大公网

佛教频道 > 佛教动态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佛光山举行“对话云时代”的中华文化研讨会

2013-09-27 10:08:59  来源:佛光山全球资讯网


佛光山举行“对话云时代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传播研讨会”

 
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表达观点

合影留念 

  2013年9月24日,由大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对话云时代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传播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如来殿T型会议室展开,两岸三地关心中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学者、媒体人和企业主齐聚,透过思想激荡,交流彼此意见。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佛光山住持心保法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佛光大学中文系教授暨研发长谢大宁等分别就相关主题发表观点。

  主讲者和对谈人同声呼吁:在全球化的时代,十数亿华人世界转型向上的过程,势必波澜壮阔,需要号召“以天下为己任”的菁英热情奉献,统合中华文化优质底蕴,把华人世界推上“云时代”;而宗教将扮演让转型过程更平顺的角色,并推崇星云大师致力推动“人间佛教”,正是传统知识菁英捍卫价值观的最佳典范。

  佛光山住持心保法师以地主身分致欢迎词,为座谈揭开序幕。“e化时代,媒体传播讯息迅速又无远弗届,大大缩短世界的距离;因而传媒的品质,将影响整个世代看世界的角度。”心保法师勉励媒体成为安定社会的力量,传播正确讯息,在人心播下善美种子,尽媒体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一大功德。

  星云大师:文化要包容、平等

  对于“文化”,星云大师说,“文化先讲求平等,要与全世界对等的交流。”星云大师表示,文化是一种生活,包括语言、习惯,是一种新的看法及思想,是好意的。并以赵太后见他国之臣,先问税收故事为例,说明文化要有包容、平等,各民族都是一家人,而两岸和平,也必须先对等,才能达到真正的和平。

  星云大师以“义工”和“志愿者”,“练武”和“练心”作对比,阐释中华民族重视“忠孝仁义”、儒释道一家,指出文化的高雅和净化作用。星云大师进一步说,佛教强调“无我”,如果每个人都以“我”为中心,战争、决斗就会不断产生,提倡文化的同时,亦要提倡仁爱、和平及包容。

  对于“如何做到无我?”星云大师以欧洲足球赛故事为例。指出“无我”境界为尊重、和谐,善世的价值至上,并引述太虚大师所说:“无我与慈悲,能维护世界和平。”大师笑著说:“说比做容易”,勉励众人要无我、为大众、为文化、为世界做出切实的努力。

  “生命都是一样的,因为世界仍有不平等,所以我们希望平等,也必须为平等而努力,”星云大师说,我们不必灰心,要继续努力提倡文化及教育,尊重、包容不同的存在,好比五官各司其用,长久下来就能净化人心。

  佛教强调人人有佛性、人人平等,星云大师表示,佛法的真谛就是“大家自在快乐,没有烦恼。”人间佛教也倡导幸福安乐,都是今后佛教的核心价值。生活中必然会有苦,而苦是现实、教育、增上的力量,如钢铁经过烘炉,如金玉经妙手磨、种子经奋力出土一般,若众人可以视苦为乐,身心得到解脱,必然会自在快乐,有快乐自然也没有焦虑。

  “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星云大师最后勉众人,“钱财不是唯一,要会用钱。”金钱只是用来造福人间、广结善缘,播种用的,满足比金钱重要,就如健康、人缘、和平都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并强调“人要快乐,享有比拥有和占有好,吃亏也不要紧,要相信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因果不会辜负我们。”

  张颐武:“人间佛教”将获得最好的传播时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华文化之路”主题演说中,旁征博引,结合近日火红的《小时代》、《泰冏》、《天下无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热门电影,解析大陆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困境与人心苦闷,并归结出,这些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都有待文化手段寻找出路。

  “云,代表飘忽、轻灵、超越现实世界、追求向上提升的想望,正是中国人面临转型、心灵焦虑、渴望精神寄托的最佳写照。”张颐武以行动艺术家蔡国强“农民达芬奇(达文西)”特展为例指出,习于扎根土地的农民却梦想造飞机,试图超越重力束缚,飞上青天如化身为云朵;这些农民的梦想,正足以表征中国人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巨变下,追求轻灵、超越、向上的想望。

  “社会结构扁平化、物质生活精致化、精神心灵超越化”,张颐武如此分析大陆中产阶级扩大后的社会现象,而“有远见的菁英团体、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向上提升的主流社会”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力量,此时宗教的超越信仰、尤其是“人间佛教”将扮演重要角色。他预言,在不久的未来,“人间佛教”将获得最好的传播时代。

  谢大宁:把佛法带入生活

  佛光大学中文系教授暨研发长谢大宁十分认同张颐武“宗教可以解决中产阶级焦虑”的说法,但是“大陆学者佛教研究蓬勃,只见佛教,不见佛法,却是一大危机。”他认为必须确实把佛法带入生活,才能超越西方线性、进化的世界观,重建中国人的价值世界。

  谢大宁进一步分享80年代台湾佛教成功发展的关键,一是大批选择过修行生活、表达强烈精神渴求的大学生出家;二是由民间发起的读经运动,让语言精致化,成为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工具。这些现象,成功且大规模地翻转了中产阶级的“价值生活”。

  张亚中:建构有别于西方的中华文化信仰

  “试问当今大陆的知识菁英在哪里?”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肯定“菁英群体”在社会转型过程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台湾为例,国民政府来台之初,知识精英即发挥关键力量,而星云大师在逆境重重中,全力捍卫“人间佛教”的信仰价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菁英典范。

  张亚中分析,西方向来以拥有中产阶级为主的“公民社会”自豪,然而历史已证明,公民社会不必然导向更好的社会。他强调,比起只关注自身利益的中产阶级,华人世界应该培养、召唤更多的“贵族”──传统语境中具价值信仰、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士大夫”或知识菁英。

  张亚中语重心长表示,期望两岸在中华文化统合上发挥互补作用,保留中华文化底蕴,建构出有别于西方价值框架的中华文化信仰。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