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贴金是佛教很传统而重要的佛事,佛教徒很重视给佛像贴金。有人说,贴金代表最高的崇敬,因为金非常难得,所以可以显示出对佛的礼敬。并且用金装饰过的佛像非常庄严,会让人生起欢喜心,近而想亲近佛法。从实用的角度讲,透过金的金属稳定性,可以让佛像保存更久。人们希望通过贴金来祈求好运,祈求顺利或是消灾免难等。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其实贴金的传统和佛教本来重视黄金有关系。
首先佛教在古印度产生,佛陀的故乡对黄金尤其偏爱。
释迦牟尼佛降生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印度人天性喜欢佩戴首饰,从头饰、耳钉、鼻环、项链、戒指、手镯,只要能买得起,都会买来戴上。在印度,女性出门不带首饰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表现。甚至那些在路边乞讨的小姑娘,虽然衣着肮脏,蓬头垢面,鼻翼上也有一颗金色的小钉。印度男子带饰品也相当普遍,一只手上带3个金戒指的男士大有人在。印度人肤色较黑,也更适合黄金的颜色。家中如举办婚礼,父母普遍会选择金饰作为女儿的陪嫁,既衬托了女儿的漂亮,又可当作未来生活的经济基础。亲朋好友也会以金饰作为礼物,表达心意,增添喜事气氛。金在印度教的信仰中是财富与繁荣的象征。我们见到的印度神像所佩戴的饰物都是黄金做成的。直到如今,印度不仅是人口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
佛经记载我们居住的环境是盛产黄金
在佛教的观点中,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四大部洲中的南瞻部洲,又称为南阎浮提。阎浮是梵语,为树名,是一种生长在印度南方的大型乔木。提,是洲之意。此地因盛长阎浮树而得名,在须弥山之南,故又称南閰浮洲。《阿含经》称“南面有洲,名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阿毗昙论》:“有赡部树,生此洲。北边泥民陀罗河南岸,正当洲之中心。北临水上,于树下水底,南岸下,有赡部。黄金古名阎浮檀金,树因金而得名,洲因树而立号,故名赡部。”《起世因本经》卷第一、阎浮洲品第一中说:“诸比丘。此阎浮洲,有一大树,名曰阎浮。其本纵广,七由旬,乃至枝叶覆五十由旬。而彼树下,有阎浮檀金聚,高二十由旬,以金从于阎浮树下出生,是故名为阎浮檀。阎浮檀金,因此得名。”由此得知,佛教认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是盛产黄金的。
金为佛教七宝之一
佛教有七宝之说,七宝即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不同的经典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祗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虽然不同经典对七宝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于金而言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当属七宝之首。
佛陀的重要弘法道场是用黄金铺地买来的
大家看过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人,应该知道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师徒们正说话间,却倒也走过许多路程,离了几个山冈,路旁早见一座大寺。三藏道:“悟空,前面是座寺啊,你看那寺,倒也不小不大,却也是琉璃碧瓦;半新半旧,却也是八字红墙。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潺潺听流水鸣弦,也不道是那朝代时分开山留得在。山门上,大书着‘布金禅寺’;悬扁上,留题着‘上古遗迹’。” 行者看得是“布金禅寺”,八戒也道是“布金禅寺”。三藏在马上沉思道:“布金,布金,这莫不是舍卫国界了么?”八戒道:“师父,奇啊!我跟师父几年,再不曾见识得路,今日也识得路了。”三藏说道:“不是,我常看经诵典,说是佛在舍卫城祗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祗园,才请得世尊说法。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八戒笑道:“造化!若是就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他块把砖儿送人。”
这里所说的布金禅寺就是著名的佛教弘法场所——祇树给孤独园,这是舍卫国的须达长者奉献给佛陀的一座精舍,一般称为“祇园精舍”。须达长由于感恩佛陀的亲身度化,发愿迎请佛陀带领弟子们也去舍卫国说法,教化国人。他向佛陀承诺,要在国中启建精舍,以供比丘们住宿,来往说法。在舍卫城南郊二公里处,有一园林,景色宜人,清雅幽静,正是设立精舍的理想地点。然而这处园林属祇陀太子所有,须达长者即与太子商议,请他让渡。太子心中不愿,于是为难他说:“只要你用黄金铺满园子,园子就属于你的。”须达长者丝毫不以为难,全心诚意照办,终于使祗陀太子感动而献出树林,由长者捐资兴建精舍。后来佛陀很多著名的经典都在在这个地方讲述的,成为佛陀弘法重地。
佛的净土是黄金遍满的
极乐世界在《阿弥陀经》中所叙述的是黄金布地,经中这样说:“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
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胜境是著名的金色世界,关于五台山“金色界”的情况,在一些《憎传》中曾从不同角度作了记述。比如:释无著入五台山,观圣人之境界,“见其地尽是瑶璃,堂舍廊庑皆耀金色,其间华靡,非人间之制度”。释法照先睹“(粥)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山诸寺,尽是盒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后入山瞻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者: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花树,充满其中”。称五台山为“金色世界”的根据,应当是《华严经》所记“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
不禁佛菩萨的净土与黄金有关,四大天王中西方光目天王所居也是黄金为地。四大天王,又叫作四大金刚,亦称“护世四天王”,有各自的名称和形象,各守一方。东方持国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魔礼海,掌碧玉瑟琶一面;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西方广目天王,名提多罗咤,居须弥山腰东,黄金为地,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魔礼红,管混元珍珠伞。
佛的身体是金色的
大家最熟悉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身体是金色的,在《赞佛偈》中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很多经典都记载,佛是身体是金色的。比如《法华经》里说“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大般涅盘经》遗教品中佛这样告诉我们:“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以真金手,却身所著僧伽梨衣,显出紫磨黄金师子胸臆,普示大众告言:汝等一切天人大众,应当深心看我紫磨黄金色身。尔时四众一切瞻仰大觉世尊真金色身,目不暂舍悉皆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难生是中。尔时世尊以黄金身示大众已,即放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大涅盘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日月所照无复光明。”既然佛的身体是金色,给佛像贴金就最恰当不过了。
由此看来,佛教和黄金有诸多不解之缘,因此佛教很重视用黄金器皿来供养佛菩萨,用黄金来为佛菩萨像贴金。从记载来看贴金确实功德不可思议,佛的上首弟子大迦叶在前世修行的时候就曾经为佛像贴金,感召今世身上的光可以把其他光隐没,因此大迦叶有“饮光尊者”的雅号。(文/然教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