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各种坐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是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的要点是足背(即“趺”)须置于另一腿的股上,足心朝上。这种坐姿虽有个俗称“盘腿坐”,却与我们老百姓的脚掌立起的散盘不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结两足和结一足的不同,结跏趺坐可分为全跏坐和半跏坐,而在全跏坐和半跏坐中,又可据左足在上或右足在上再细分为降魔坐和吉祥坐。 全跏坐须结两足,俗称“双盘”。若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两小腿交叉,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为降魔全跏坐;若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则为吉祥全跏坐。据说诸佛坐时多采用全跏坐,如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就是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我们今日看到的诸佛坐像大多也采用这种坐姿。因而,全跏坐又被称为“佛坐”、“如来坐”。当然,它还有另外几个常用的别称,如“跏趺正坐”、“正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等,那是因为这种坐姿为圆满安坐之相,庄重安稳,使坐者容易入定而不易疲倦,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一般天台宗、禅宗等显教诸宗修行者多用降魔全跏坐,密教修行者则多用吉祥全跏坐。 半跏坐只结一足,俗称“单盘”。若以左足加于右股上、右足置于左股下,为降魔半跏坐;若以右足加于左股上、左足置右股下,则为吉祥半跏坐。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菩萨坐像大多为半跏坐像,所以半跏坐也被称为“菩萨坐”,并有“半结跏趺坐”、“半跏趺坐”、“半跏正坐”、“半结跏”、“半跏”、“半坐”等别称。据经律记载,半跏坐是佛陀为照顾比丘尼的生理特点而特许的,但后来其他修行者也采用了此种坐法,一般禅宗修习者多用降魔半跏坐,密宗则多用吉祥半跏坐。除正规的半跏坐外,我们还经常会看到一种与此有关的菩萨坐像——半跏思惟像,呈现的是一足垂地、另一足盘腿的混合姿势。一般是左足下垂于地,右足横叠于左膝上,结半跏,左手置于右足踝上,右手支颐或下颚作思惟状。这类菩萨像大多塑造得体态优美,很有人情味。 坐是佛教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一,很受重视,故佛教要求信众结跏趺坐时要整衣正容、身端心正。具体说来,欲坐时应先用双手将衣服撩起,然后徐徐坐下,再将衣服后幅下端铺平,双手将前幅稍微提起,遮住膝盖;坐定后宜端然正坐,不偏不倚,不仰不合,背部伸直,肩部放松,心态上也要轻松自然,不可紧张,也不可懈怠。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修习佛教静坐对一个人的身心皆有益处,既能使心静神宁,又有益于脑部健康,正所谓“坐禅是安乐门”。(文:杨宝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