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菩提路上 > 学佛公园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智海法师指点修行之路:初学者不宜闭关

2013-12-12 16:22:56  来源:《曹溪水》

\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日渐风行。

  闭关是禅宗的术语,具备有抖擞精神、保养圣胎(佛性)、透悟佛性、成就佛性、圆满佛性之义。闭关是佛教修行法门之一,主要目的是要修行人,将妄动散乱的身心关闭凝注起来,断除纷扰俗念,养深积厚,将来能够利益群生。 从闭关时间分,有七日到二十一日的“日关”,有一月到五六个月不等的“月关”,还有一至三年的“年关”。以闭关环境分,有在不见光的暗室中修的“黑关”,和露天阳光下修的“白关”;有室内修的“内关”,和野外鹰葬场、泉头等处修的“外关”等等。现在的丛林大寺院中仍经常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

  闭关的真实意义何在呢?闭关是身居密室,集中时间修炼的一种方式。闭关的要求是身居密室或深山岩洞,断绝会客、联络、交往等,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集中精力修持佛法、禅坐、观想、诵经、持咒或念佛等,完成规定的程序,获得相应的成就。闭关也就是关闭的意思,是要修学佛法的人关闭自己的贪婪、欲望、执着与烦恼等,把自己的身心关在屋内或室内,把能够污染心灵、障碍修道的杂念都关在门外、关在心外,保持内心清净,念念与佛相应。而不是把自己关起来就叫闭关,如果只把自己关起来,而内心浮躁烦恼,得不到净化,那只是形式上的闭关而已。

  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兰房”,也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兰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兰房为原则。所以在兰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疗等等,称为“护兰”,也称为“护关”。可见,要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闭关。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当时莲池大师认识一位老法师,这个老法师修行很不错,可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堕落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老法师年轻时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了“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后来他接受信徒们礼请,在都市里建了一个道场,并做了住持,他一下山,与社会上的五欲六尘接触多了,道心就退转了。莲池大师提醒他,以善巧方便做比喻,莲池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

  莲池大师说:“过去在山隐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后一接触社会,没多久就被污染了。这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人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就去住山、住茅蓬闭关,没有经过考验,好像修得不错,一出来就变形了。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是什么人?是已经得定开慧之人。换言之,修行在何处修?在五欲六尘中修,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受诱惑,才有资格闭关;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还得好好去参学。” 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闭关呢?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年、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历代禅宗的行者,若未破本参,就不得闭关,破本参就具有明心见性的条件,依此明心见性,方得闭关。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者,一入关房,不得实际修法,、不得其门而入,生死根源不得破,唯有虚度光阴而已。吾人修行要先福慧资粮具足,才谈得上住山闭关。否则一个人在关房中,心不能自在安住,充满种种贪嗔愚痴、执着里碍,身在关中心染尘,那也不算闭关;更有严重者知见不对,盲修瞎炼而走火人魔,也时有所闻。因此真正的闭关要能做到关闭六根贼、禁遏妄想心、正观三毒贼,才有资格。

  除禅宗之外,其它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近年以来,一些修行者,修行还没有得力,下手还没有找到方便,动不动就要去闭关,有的人甚至张口闭口说要闭关,似乎以闭关的名誉来衬托自己的声望,甚至带有消极心情而闭关,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与原本闭关的含义,大有所违。也有人为了名利,为了让别人崇拜自己而闭关,把自己关上三年两载,一无所获而出关,这只是一种炫耀自己的方法与手段而已,从根本上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有的寺院还为闭关者四处张扬、大搞法会,表面上是为庆贺闭关者“入关”与“出关”,而举行隆重的仪式,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心,恐怕别人不知道谁在闭关。既然要闭关,干吗还要让别人知道,闭就是关闭、封闭的意思,为什么还去对外开放呢?记住修行人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能做表面文章,那样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学佛修道,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学得一点佛法知识,就贡高我慢、自高自大。修行也是极其漫长的路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妄求神通、开天眼,或者大彻大悟。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说:修行人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等种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着魔无疑。但是有些人才初学道,就马上要到深山闭关,逃避人间责任,成为懒惰的借口。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凡是初学在没有得到明心见性的时候,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的时候,就不要盲目地去闭关,也不能去闭关,闭关不仅要知道闭关的真实意义,也要懂得闭关的正确方法。否则方向不对,方法不当,执见错误,那就将会徒劳无功,费心劳神而不得其真实利益!(文 智海法师)

责任编辑: 胡月冉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