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僧人行脚图(图片来源:资料)
2012年明海大和尚出关迎请现场,正中带僧帽者为明海大和尚(图片来源:柏林禅寺)
法师简介:释明海法师,1968年生,俗姓肖,祖籍湖北潜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净慧长老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2000年于净慧长老座下得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承。2010年11月赴五台山圣宝山闭关中心闭关,2012年11月10日出关。法师出关时,参加迎请的已故中佛协副会长,柏林禅寺前任方丈净慧长老说:“大和尚闭关,是以身作则,将身垂范。加强道风建设,对今天的佛教界来说,特别是在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滑坡的形势下,具有特别深刻的警示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明海大和尚现任柏林禅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
禅僧行脚生涯的启发
(明海大和尚于2003年7月24日夏令营苍岩山行脚开示)
在中国历史上,禅僧行脚是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的。古代中国寺院有讲寺、律寺、禅寺,一般地说,讲寺、律寺这些寺院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在唐朝以后勃兴的禅寺,禅僧行脚才是真正蔚然成风,而且是每一个禅僧修行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中国,虽然交通工具不太发达,但是中国公路的大致路线还是具备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官道、有驿站,而行脚的禅僧还不仅仅在官道、驿站和一马平川上行走,也有很多时候是披荆斩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到那里去拜访修行人,寻找或开辟新的修行道场。
禅僧的这种行脚生活,从印度佛教来讲有它的渊源。我们知道《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经里讲,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你仅仅发起菩提心还是不够的,你对这个世界上法的差别相还没有通达,很多差别智还没有学会。所以你应该到各地去广参博学,请教那些修行的菩萨们。”这样善财童子就离开了文殊菩萨。他向南边行,经过 110个城市,拜访了 53位修行人。在他所拜访的 53位修行人里,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弥,也有在家人,如国王、做生意的长者,甚至还有妓女,各种各样的修行人。当他五十三参结束的时候,最后来到弥勒菩萨的面前,登上弥勒楼阁,成为一个通达华严境界的大菩萨。所以佛教里有一个词叫“百城烟水”,指的就是善财童子经过一百多个城市去参访善知识,这个故事成为佛教里广参博学的一个典范故事。
在印度,出家人的生活更有行脚僧的特色。印度的季节比我们中国的中原要单纯一点,一年大概是三个季节。雨季出家人会结夏安居,在一个寺院、在居士们供养的一个道场安住,其他的时间就会游行教化,带着自己简单的行囊、衣钵,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印度传统的比丘修行生活里面,有一种最艰苦的修行就是头陀行。头陀行就是把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极限,而头陀的最大特点就是到各地云游,没有固定的居处——即使在一棵树下也不会连着住两个晚上,他住一个晚上就会离开那棵树,换一个地方。这是为了在这种居无定所的修行生活里,培养心灵的力量,直至道业成就。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一开始的时候,出家人的生活也是居无定所。禅宗是在南北朝的时候由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他从印度坐船来到广州番禺,后来在建业[今南京]和梁武帝讨论修行,不太投机,又到现在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在那里静坐九年。此后得到一个传法弟子,就是历史上的二祖慧可。达摩祖师以后的这几代祖师,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一直到四祖道信,他们的生活都是居无定所,即使在寺院,住的时间也不长,而且有的时候这些祖师还会到街上、人多的地方混迹于人群。
二祖慧可的道场在中国南北都有。河北邯郸成安县有一个元符寺,在安徽有二祖寺,都是二祖住过的地方。从河北到安徽,距离也是很长的,说明他那时候的生活是非常不稳定的。
六祖以后,禅宗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禅寺越来越多。在水边林下修行传法的禅师也越来越多。六祖以后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禅师,一位叫马祖道一,他在江西洪州[现在的南昌],《滕王阁序》言“洪州新府”,就是南昌。另外有一位叫石头希迁,在现在湖南的南岳。这两位在当时的佛教界是最有影响力、最有威望的禅师,所有修行的禅僧都会去向他们讨教,不是去江西就是去湖南,或者在江西和湖南之间跑来跑去,后来就称之为“跑江湖”。我们现在民间口语里的“跑江湖”,就是从禅宗这里来的,不过后来成为对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为了糊口而到处奔波的生活状况的一个概括和描绘,这是后话。
我们看历史上的禅师,比如我们所在的赵县柏林禅寺,舍利塔的塔主赵州禅师,他是 80岁时才在柏林寺[那时叫观音院]住下来的。 80岁以前,他都是在南北各地行脚。从他的语录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拜访过全国几乎所有的禅寺、禅师,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南北的各地丛林,乃至于深山老林里的那些“草庵”[那时候修行人在深山老林里搭一个草棚子,叫“草庵”]。赵州禅师十几岁就出家,在安徽的池州[现在的池阳],离九华山不太远,年轻时就在南泉普愿禅师的座下悟明心地,在其门下住了一些年头。普愿禅师去世以后,他开始行脚,一直到 80岁。这中间的时间,相当于有的人一生的光阴。 80岁开始在柏林寺住,一直住了 40年,到120岁才去世。据说赵州禅师上五台山就上过九次,古代到五台山要走灵寿、阜平,是走山间小路,那困难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可是他一生去过九次。宋朝的大居士张商英写了一首诗,讲赵州禅师的修行:“赵州八十犹行脚”,80岁还在各地参访;“只为心头未悄然”,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还有一些疑惑,没有彻底放下。“及至归来无一事”,最后到家的时候发现本来没有什么,没有什么疑惑,也没有什么问题,什么都没有;“始知空费草鞋钱”,才发现参访几十年走坏了很多草鞋,白白地浪费了草鞋钱——实际上这个钱是不会白费的,不经过这个过程,也不会发现无一事,也到不了这个境界。
历史上行脚修行的禅师是非常多的,到近代,这种传统依然还在延续。比如我们的虚云老和尚,他一生走遍中国南北,曾经从浙江的普陀山三步一拜到山西的五台山,开悟以后住在终南山,后又离开终南山到四川、云南、西藏、尼泊尔、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福建、广东,他也都走过。在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他自述了行脚的种种艰辛和他内心的体验。他那时候行脚的艰辛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的,而且奇怪的是,在行脚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与他过不去的事,中间特别不顺利,比如说过河的时候,要上船,他靠后,让别人先上,轮到他要上时,跳板突然翻了,把他翻到水里去了。在水里,他抓住船梆子,因为船上坐满了人,他又不敢动,一动,船就会翻掉,所以他就泡在河里过去了。上岸以后,身上全湿透了,又是冬天,他跑到一个寺院去挂单。寺院偏偏不收,天也黑了,他只好找了一个戏台,在上面铺了些湿草,过了一夜。这样的经历在他的行脚生涯中经常遇到。他在年谱中说到,他走过了很多山水,外面的境界在不断地变化,但是他自己的内心却越来越清明,内心的觉受越来越坚固。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还有一位以行脚著称的在家居士。他叫高鹤年,江苏人,家里很有钱,他学佛以后,变卖家产,把家产、钱和时间基本都用在行脚上。他走了 35年,游历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名刹古寺,参访过他那个时代许多的高僧大德,如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大定禅师、智纯禅师、赤山法忍禅师、月霞大师等。他到过终南山,上过峨眉山,去过五台山,普陀山、南岳等更不在话下,最后写了一本《名山游访记》,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史料,记叙了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情况,特别是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的那些大德的风范。当然书中也描绘了他在参访过程中的种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