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摄影:姚勇)
一个事事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中往往没有喜悦。并不是因为有一个上帝或一个菩萨在主管人世间的喜乐,而是一个对自我很执著的心之状态,自然就缺少喜悦。这是一个非常明显而重要的事实,却往往为许多人所忽略。
现今讲求竞争及效率的工商社会,往往鼓励人使自己有作一个“强者”的个性,结果是塑造了不少精明能干的管理者及办事效率很高的人。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不少人逐渐塑造了一种处处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其结果是这些能干有效率的人,心中缺少一种“喜悦”。故我以为对现代人而言,去修习心念处的慈悲观照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情形下甚至要比修安那般那法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提供了现代人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心中的爱。
心中没有爱的人,生命是枯索而无味的。一个人就算拥有了世上全部的财富或知识,他的心中若没有爱,又有什么用?
“爱”不只是一个心的状态而已,它也是一种“能力”,一般人老以为爱是一种神秘,来无影去无踪的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它来找你时,你就很快乐,而当它离你而去时,你就很难过。以佛法来看,这是一种不合乎事实且不正确的见解。有这种想法的人对“爱”存有不如实的幻想,容易在人生中成为自己幻想的奴隶。而最大的坏处,就是会使当事人忽略了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可被培养的能力之事实。有这种见解的人会一直被动地被自己生命中的一些“感觉”所拨弄,而不知道去在心中长养自己的爱。结果是自己失去了爱的能力,心中没有喜悦,而在感情上受到一点挫折,就很难承受打击。
佛法的修行人应该努力地去修行,去长养自己的爱心及慈悲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及慈悲的人格的人。有爱的心灵,是一个和谐愉悦的世界,一切的善法及善功德,也都是由有爱的心灵中生长出来。故四念处的修行人当随时明白地了知自己心中有没有爱。去修心念处。若没有,当深刻地照见没有的原因,而能克服那些原因,使爱心在自己心中升起。
佛在《慈爱经》(METTA - SUTTA)中曾说过:
“愿一切众生皆能快乐而远离不安,愿他们的心满适意。”
“恰如一个母亲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独生子,一个修行人当修习自己的无量爱心去爱一切众生。”
“让你无尽的爱心充满整个的世界——上方、下方及中间——而没有任何阻碍,没有任何仇恨,没有任何敌意。”
“无论是行住坐卧,只要没有睡着,修行人应当保持这一个有爱心的觉知。这就是在此生中修行的最高境界。”
故在修“慈悲观照法”时,修行人当检视自己心的状态,看看自己的心中有没有对众生的关爱。如果没有,则当让爱心由心中升起。如果有,则当让其加强、加深。能如此规律性地使爱充满自己的身心,修行人逐渐就会成为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了,也自然就会有喜悦由心中升起。
通常一个较有防御性人格的人,比较不容易把心胸敞开来,令爱心流露出来。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比较难令爱自心中升起。此时修行人可试着借由“行动”去克服自己的障碍。如个性内向害羞的人,可试着主动去接触他人。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可主动地为他人做一些事,或帮人解决困难。在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修行人肯精进不懈地坚持下去,再难的情况皆是可以克服的。其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借着身及心的修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格的人。
以佛法缘起的理论而言,人的生命是有着很大的可塑性的。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如果老是去修慈悲观并帮助他人,时日一久他的人格就自然转变了。这就是佛法讲的“空”及无自性的道理。而且如果真的这样地去做使自己成为慈悲的人,真正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他自己。只是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道德家所唱的一种高调,而不知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也许有人以为这样一种纯粹由心去作观想的观照法,太勉强而不够自然,不是一种纯粹由自心所生的一种自发性的慈悲。但让我们想想,这世界上有哪一件事是完全自然的,完全是“自发性”的呢?事实上对犹未断除“我执”的凡夫而言,他的生命中根本就不可能有完全纯粹而无杂染的慈悲的。但这并不代表凡夫就没有爱,也不代表凡夫就不能用爱来作修行的方式。正因为凡夫的心中没有纯粹无私的爱,故他才更需要去做好事利益他人并修慈悲观,使自己的人格转变。而越是精进去作慈悲修行的人,才有可能越接近纯粹无私的爱。以为“慈悲观”不够自然或“利他行”不够自然,而不去修的人,以佛法的立场而言,不过是人在为自己找理由罢了!
中国儒家的修身,在这个问题是也有相同看法。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这件事全看你要不要去做,你要去做,终究会是个有仁德,有爱心的人。这和佛家讲的慈悲观,可说在思想上是同出一辙的。
修慈悲观的人,当避免走入唯心论的思想胡同,以为自己只要闭起眼睛观想就好了。闭起眼睛观想自己的爱心充满整个世界,固然是修慈悲观照法的方法之一,但修行人不可忘了一切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使自己具有爱的能力及人格。当一个人有了爱的人格之后,他会去为众生服务,只是自然。故凡是没有去为他人服务而只是一天到晚在房间里观想的人,慈悲观的修行乃未完全。故我建议修慈悲观的人,当同时去从事利益众生的事,才能避免唯心论的流弊。 而由菩萨道利生行愿的实践去修行的人,则当避免走入形式主义功德思想的偏差,以为只要做了事就好了,而生出一种觉得其他的修行都只是纸上谈兵的傲慢。当配合上四念处的修行而加深如实观的智慧,使自己能有虽入一切法界而不染着的自在力。否则总是在转法纶时会被卷入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而有滞碍。同时也当修心念处及慈悲观,去坚固自己爱的人格,使自己真的有一种爱的内涵。修行人能真的有一种爱的内涵,而能和众生一起哭一起笑,方谈得上菩萨道。也正因为心中有对众生的爱,故佛菩萨的面相总是欢喜的、笑的,让人有一种易于亲近的感觉。(文/苟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