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迎合自己的执着烦恼 还是在对治烦恼?

\
心平法师

  我们中国的佛教,大多遵奉的是大乘佛法,修学的是菩萨行,所以古今大德们常说中国的佛教是“菩萨佛教”,是大乘佛教、一乘佛教、最上乘佛教。谈到菩萨行,就应该先了解什么是菩萨的心?佛陀祖师们常说的“菩提心”即是,为自他的解脱而生起的觉悟之心,第一肯定是没有自己的私念的,因为无私,才能慈、悲、喜、舍,以通达无我。但凡有自私就会有挂碍,有挂碍就有烦恼,人我是非,心胸就不够坦荡,处处都是我之我见,将自己紧紧系缚在苦恼之中。

  谈到自私肯定是由我执而生的,要想除去自私当破除我执,这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也并非不是不可能,伟大的佛陀以及菩萨们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既然皈依了三宝,奉行大觉世尊的教诫,当以破除我执为第一要务,诵经持咒、参禅学教、持戒念佛,目的都是为了破除我执,这样才能扫荡烦恼。佛陀成佛以后最先说的,就是四谛之法:有漏皆苦、苦之原因、苦的灭除、灭苦之道——佛弟子当谨记,一切的修行,都是要踏上这条“灭苦之道”的。否则便不为佛法,真的应了《法华经》所说的,“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只不过是在烦恼苦海中腾挪,偶然暂得喘息,实则“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求出无期,辜负了佛祖出世的婆心。

  自无始以来,我执根深蒂固,仅凭了解一些“四大皆空、五蕴非实”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听的时候也许觉得明白,一旦境界现前时,恐怕也是稀里糊涂措手不及,完全由不得你内心自如的去控制。甚至,连个三宝的信念都没有了。这种的信仰,谈不上真正的信仰,只能说一时相信言之有理罢了。真正的信仰,必会产生一种能量,能使人及时的悬崖勒马,能使人苦海回头,能使人当下观照,所以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虽然我执依然在,应不会有执迷不悟一错到底的事,而是在生活中不断去觉察到“我执”的存在,将这一套根深蒂固的“轮回机器”一点点地消融、破坏掉。

  佛陀教人念佛菩萨名号,就是希望能和佛菩萨心心相印,直接去体认佛菩萨的心境,故经中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用佛心——菩提心去转化凡夫心——执着烦恼心。若有自私念头存留心中,与佛菩萨心相违背,也就是与佛菩萨结缘而已,欲求熄灭烦恼几乎不可能,所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念佛号须念到情忘境绝,万缘放下,才会有道交感应分。”

  作为一位佛弟子,生起菩提心,行菩萨道,才能真正走上圆满觉悟之道,比如修行佛菩萨传下的“自他相换”、“七支因果法”等观修法门是生起菩提心的法门,而我们在修行中除了研习大乘经典之外,持戒念佛参禅等行门十分重要,尤其选择一门与自己契机者专修,这所有的方法,都是指向觉悟、断除我执烦恼、成就众生真实利益。平常心的眼光看世相,看别人照自己,也是一种方便的工夫,但凡是眼见耳闻,当反躬自问,看见别人善时勉励自己,看见别人恶时警策自己,时间久了定然也会受用。

  虽然我们都是慧眼未开的凡夫,难以辨别菩萨的真伪,但是菩萨与凡夫的区别很容易看到,一个是自私自利,一个是无私无畏的去利益他人,我们首先看生活上的享受是不是以“我”为中心,第二个是细心的去体察他的行为是不是在方便善巧地利益众生,当然我们很难去了知别人的心念,对众生要当成菩萨示现一样去恭敬,更要以人为镜去照见自己。一个但凡真正的学佛修行者,若刻意去索求取欲乐的满足,念念不忘照顾自己,就算他是“活菩萨”,最好的方法就是敬而远之,免得受邪伪的欺骗,引入歧途。

 \

圣辉大和尚与心平法师 

  末世佛门,千奇百怪的事情随时发生,许多人没能真正地与降服自我,却更多地用佛教来装饰自己的虚荣心,这与众生的安乐利益无关,如此种种都是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共业所感。佛教本是出世间胜义法门,旨在消融众生那个强大的“自我”,许多自欺欺人的社会现象,不由得让人担忧,故恩师圣辉老和尚常说:“我们要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就要有忧国忧教的情怀!”诚心希望净信的佛教三宝弟子们一定要依靠清净的僧团道场善知识学习佛法,不然越走越远,最后迷失了自己。佛菩萨一再教诲,无论外在形象如何,依贪嗔痴所生之业即为恶业,无贪嗔痴所生之业即为善业,善业会感召乐果,恶业会感召苦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加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心念是在迎合自己内心的执着烦恼,还是在对治自己执着烦恼?这就是佛法修行的诀窍!

  最近一个皈依多年的居士来信,说有一位她的朋友,由于工作压力甚大患有精神抑郁,去当地的庙里拜佛求仙,那里的人却告诉她狐仙附体,需要做法驱赶,一句有灾有难,就可以轻而易举骗取到施主的很多钱财。这样的现象真的很可怕也很可悲,不去在佛教的解脱上下工夫,不去正视佛教普世生命的价值观,真是可悲可叹。

  抉择善知识关乎自己法身慧命,有海量的福德才能感召善知识的接引,而善知识全然是因法而显现,只有以佛陀解脱之法为核心,善知识才会出现,也才不会与你擦肩而过,在生命中起到指导的作用。或许我们很难遇到证悟的大德,甚至常常遇到一些人,看似是讲佛法,其实根本不能用佛陀亲自讲授的“三法印”来验证,而是变着花样来迎合人内心幽微的贪婪和执着。如果一定说寻求善知识有什么标准的话,那就用“法”来衡量吧:自己是否为了佛法、为了解脱寻求善知识?善知识是否有佛法的正见与修行而不是唬人的把戏?善知识是否为了佛教、为了众生在付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享受?

  佛法是重于智慧与慈悲的双运行,也不要妄求神通,以免招邪引怪,一切都是人心作怪出来的。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去觅取践行自己的菩萨心,当你慈悲心愿力弘大的时候,随愿所成,心想事成。正信因果的规律,行人间菩萨愿行,证悟佛法实相,一切众生悉成正觉。

责任编辑:王冠 DN019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