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熟悉越感陌生? 人与人如何相处才是有缘?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很是微妙。太熟悉的话,要保持分寸得体,谈何容易!但若又太过于陌生,反倒觉得又何须相识?

  佛法谈缘起,说众缘和合,亲疏缘份怎么分?有些时候缘深却反而感觉陌生,相反的,偶发性的擦身而过却倒又彷彿似曾相识。到底这般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在这趟远赴美国难忘的记忆之中,除了有好几位曾听过“成佛之道mp3”而主动前来向我道谢的居士之外,应算是来自圣地亚哥一位老菩萨的铭谢语了。这位老菩萨在我最后一天的上课之前怀着满心的欢喜特地来到我的眼前,很诚恳地向我道谢说:“很感恩师父的开示,我听的很欢喜;另外,也代一位无法亲自前来道谢的居士致谢,因为她跟我说,学佛二十几年,不曾遇到过像师父您这样的开示,她喜不自胜,千交代、万交代一定要我代她向师父致谢…”我合掌向这位老菩萨回答说:“不谢,不谢。好好继续用功。”当时,我内心无比的感动,也深深的自我惭愧。当课程结束后,不管手中握着什么礼物、什么供养…,彷彿都没有一样东西能媲美这位老菩萨的双掌合十,以笑容为感恩的礼物了。

  为什么我会突然插进这则经历呢?因为当我回到熟悉的人事物之中时,我才发现我需要及真切祈求的佛法,就是“真诚”而已。我到过很多场所与人分享佛法,久而久之,会慢慢察觉这句话的奥妙──“越是熟悉,越感陌生”,因为缘起的生命,谁真正的与您有缘,端视彼此相待有没有“真诚”,即可了知矣。

  我不敢说我有什么智慧,也从不敢想象自己有何等的慈悲,但我却敢大声说自己绝对“以诚待人”。有些时候别人看我是如云似雾,摸不透(有人形容为“变脸”,哈!),但若比起“背对背”的交际,我想一定好上许多!

  世间人的想法大多觉得与人相处若是零距离的话,则优缺点就会彼此摸得一清二楚,所以有时如何保有隐私权,就成为彼此共存的手段了,似乎深怕若人际之中连一点“隐私”都没有的话,感情将无法继续维系下去(这也许是一般人所谓的神秘感吧?)所以,自古以来师徒间的武功或技艺的传授总是要偷偷地保留一招,以防万一哪天师徒关系生变时,才不致屈于下风。这应是自我妄执在作祟吧!

  与人相处时间的长短与否,其实并不绝对代表彼此熟稔程度的深或浅,因为从佛法“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来看,很多时候修行者外表看来既严肃又冷酷,其实,这完全是因行者的正念正知所使然,而能无时无刻不断提醒自身莫为“有所求”而与人相处,否则一旦无常变迁,自心难免就会受影响。如何维系僧俗之间的法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非三言两语即可说明清楚的,但若彼此存有“私欲”(不管是喜欢驾驭别人或是被人驾驭),则显然就是在为自己埋下苦恼的种子,何时要收成,唯有自心清楚了。

  或许我们也会立即联想到,那些脸上满是笑容可掬的人,也不一定是真心对我们慈祥真诚的人。其实,就佛法而言,世间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所生,所以,世间人只要心念是杂染不净的,则彼此间所共处的环境自是免不了会埋下随时引爆的炸弹,但这并非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念念都充满争斗与虚伪,而实是因为若彼此间心有不真不诚,则感应所至的,自然就少了一分清净了。

  这次在纽约期间,有位上海的老中医给我看诊,边把脉、边看相,当然也边说个不停了。她描述我的个性是直率、做事不拖泥带水,说话简捷有力、不拐弯抹角。我回以微笑道:“您看得很准。”虽然她讲了好多,但临走前还是不断地劝勉我,为了将来长久之计,要我得好好保重身体。为什么我对她描述我个性的话如此深刻呢?这并非我相信命理,而是因为我确实就是属于这种个性的人。

  有些时候人的知识到了某种程度,往往会自我膨胀,以为只有自己才能挽救世间,认为天下人皆醉,而唯其独醒,更甚者,还以为自己的修行才是与正法最相应的。

  世间人,越是在意自身的成就,其内心往往越是离不开苦的纠缠。相对的,越是有办法舍下我执我见的人,其无私的悲智,才会从生活中显露无遗。此时此刻,让我想起印顺导师的一段话:

  “我逐渐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可思议的因缘,启发了我,我在内修与外弘的矛盾中警觉过来,也就从孤独感中超脱出来。所以说:“古今事本同,何用心于悒”!五十三年(五十九岁)的初夏,我移住嘉义的妙云兰若,恢复了内修的生活,但那是个人的自修。我偶然也写一些,又把它印出来。但没有想到有没有人读,读了有没有反应。我沈浸于佛菩萨的正法光明中,写一些,正如学生向老师背诵或覆讲一样。在这样的生活中,我没有孤独,充满了法喜。”

  修行人绝不能有孤芳自赏的傲慢,也不可沉溺于自我的享乐,更不可陶醉于名闻利养之中。人际间的相处之道,谁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我体会的,并不表示有什么了不起的境界,只是众生既然被称为“有情”,当然事事就都不离情感,这也就难免有亲疏之分别了。

  我想,导师会提及“古今事本同,何用心于悒”,应该是与人际有关的体悟吧!我深刻的体会到,在我们掏心掏肺与人的付出中,又有几人真不求回报呢?一个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你对他是无话不说、无事不谈的,忽然有一天被您发现他是个会藏私的人,纵使是那么的一点点,请问,您的感受会好吗?虽然最后都会以“尊重个人隐私”为由而给对方台阶下,不过,个人内心已造成的创痛,却往往非那位好藏私者所能领会的,如此久而久之,彼此间的距离感便油然而生了。一味指责他人的对或错,有时并不是很理想的处理之道,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通常对此皆会选择默然以对,因“古今事本同,何用心于悒”!身为一位修行者应将心力全放在佛法上,要尽量远离人我是非,导师也曾说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所以,他老人家会回到静修的生活,是何其明智的选择啊!

  除了上述以“人”为主轴的讲了一堆之外,最后,我想以“法”作为结束。修学佛法的这段日子里,发觉自己明白的越多,然而做得到的反而越少,因为我见无明的随眠,似乎从来不曾远离过我。请问,这不是“越是熟悉,越感陌生”,又是什么呢?

  要做到像导师那样“沉浸于佛菩萨的正法光明中”,肯定不能但以理解教理为满足而已,必须要将自我抽丝剥茧而出,彻底放下“自我”,放下“享受”与“欲望”,要提起的是古道热肠,是菩萨为众生而学的悲愿,如此,才能真正领略佛法“越是熟悉,越感安慰”的境界。(文/开仁法师)

责任编辑:DN019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