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尧居士:生活禅的理论构架 现实生活中的佛法

\
净慧长老和明尧居士(资料图)

  生活禅既然是祖师禅与菩萨道的完美结合,很显然,其理论构架,必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心见性之道,这是祖师禅的殊胜之处;二是日用修行之道,这是菩萨道的殊胜之处。

  一、明心见性之道

  (一)禅法心要

  关于祖师禅的明心见性之道,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一切现成,直下承当,休去歇去,无心合道。”这四句话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而展开:

  “一切现成,直下承当”要回答的是什么是道?什么是佛?道在何处?佛在何处?

  “休去歇去,无心合道”要回答的是如何合道?如何成佛?

  祖师禅的心要或者说正知正见,就体现在这四句话上。

  1、道在哪里?——一切现成

  对于修道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道在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临济禅师是这样回答的:“道流!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心既无,随处解脱。山僧与么说,意在什么处?只为道流一切驰求心不能歇。”

  另外,傅大士有一首《法身偈》,也表达了相同的思想:“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可见,道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日用当中,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处放光动地。我们的生命活动正是大道的体现。道遍一切处,它在时间上是不间断的(并不是说你修行的时候道就在,不修行的时候道就不在),在空间上是不间断的(并不是说你在寺院里就有道,离开了寺院就没有道),在心态上也是不间断的(并不是说你高兴的时候道就在,烦恼的时候道就不在)。

  崇真毡头悟道之后,曾写过一道偈子,叫做“万年仓里曾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当初寻时寻不见,如今避时避不得。”另外,石头自回禅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动转施为,是甚么人使作?眼耳见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

  过去祖师的这些开示,虽然语言千差万别,但基本的精神却是一个,无非是告诉我们要对“道在眼前”、“道在日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一点信得及,告诉我们不要离开当下试图向过去和未来寻找大道,也不要离开日常生活去某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大道。我们就生活在道当中,我们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道。宗门中讲,触目是道,一切现成,就是这个意思。

  有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道场?”赵州和尚回答道:“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全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

  2、什么是道?——第一念无为觉

  既然一切现成,既然大道就在眼前,那我们应当从何处下手,才能与它打照面呢?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逃避一切,但是有一样东西,我们永远无法逃避,就是我们那颗能够自然而然地、毫不费力地、没有任何分别取舍、无须事先作意就能如实(没有加入任何主观妄想的成分)觉了内外一切现象的灵明自在的心(佛教称之为本觉,又称常住真心),它是我们一切心理活动、一切见闻觉知(我们可以总括为意识)的基础,而一切见闻觉知、一切心理活动却不是它本身,因为它是不生不灭的,而见闻觉知、心理活动则是生灭的。这个不生不灭的、没有任何分别取舍、无须事先作意就能如实觉了内外一切现象的、并且是一切心理意识存在之根的灵明自在之心,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就是我们要体证的大道。

  这个灵明自在的无为觉,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所不同的是,众生处在迷位中,妄认见闻觉知为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而在见闻觉知的基础上不断起心动念,分别取舍,以致于离第一念无为之本觉越来越远。

  这个无为之本觉,它的灵明鉴照作用,虽然具有无为,无分别,常住不灭,遍一切时、一切处,不可思议(超二边之语言思维)等特征,但是它并不神秘,我们可以从当下的一念无分别处——又称“第一念”,来体会它的存在和妙用。

  关于这一点,黄檗禅师在他的《传心法要》中讲得非常直白和明确,他说:“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黄檗禅师所说的“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正是我们当下与大道打照面的下手处。我们修习祖师禅的明心见性之道,首先应当学会从第一念、从当下的一念不生处作功夫。

  3、如何修道?直下承当。

  当我们对“一切现成”,也就是对“道在作用,道在当下,道遍一切时处(在时间上是不间断的,在空间上是不间断的,在心态上是不间断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等产生了决定的信解之后,在功夫上,就是要直下承当。

  圆悟克勤禅师讲:“况自己本有根脚,生育圣凡、含吐十虚,无一法不承他力,无一事不从他出,岂有外物为障为隔?但恐自信不及,便把不住去。若洞明透脱,只一心不生,何处更有如许多?所以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要须直下承当从本以来自有底活卓卓妙体,然后于一切时、一切处无不逢渠、无不融摄,吃饭着衣、凡百作为、世出世间,皆非外得。既达此矣,只守平常,不生诸见。”(《圆悟心要示本禅人》)

  所谓直下承当,从功夫的角度来看,就是把修行、解脱、成佛,落实在当下、当念、当机(正在做的事情、正在从事的活动)、当处,在念头上即信即解即观即证。具体到日用修证,直下承当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在当下承当:不向过去求,不向未来求,不留恋过去曾经有过的好的觉受,也不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如果当下不能承当,希望将来某个时候能承当,那很可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妄想。

  (2)在当念承当:烦恼心念起时,当下照破,转为道用,不要贼过张弓。圆悟克勤禅师讲,“未生之前,坐断要津;正生之时,有照有用;已生之后,自救不了”。如果当念不能承当,希望换一种心境时能承当,那不是祖师禅行人应有的心态。

  (3)在当机承当:在当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承当,而不是虚度正在做的事情,把用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想要做或者将要做的事情上。如果当机不能承当,希望干其他事情或工作时能承当,那根本是一种靠不住的妄想。

  (4)在当处承当:如果你在车上,车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厕所,厕所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走路,脚下的路就是你的道场。不要错过当处,不要把修行用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想象的理想场所上。如果当处不能承当,希望在其他场所时能承当,那同样不是真正禅者的态度。

  直下承当是一种真实的功夫,是真达不疑之后的见道位、信道位、观道位和证道位。真无心,才能真承当;要真承当,必须是真无心。

  具体地说,如果你正在厨房里洗碗,厨房就是你的道场,洗碗就是你的修行。洗碗的时候只是洗碗,不起心动念,清清楚楚。不要一边洗碗一边想着赶紧把碗洗完、好早点进佛堂念经拜佛坐禅。

  如果你走在路上,路就是你的道场,走路就是你的修行。走路就是走路,心里闲闲自在的,无事人一般,对整个走路的觉受了了分明,再没有第二念。不要一边走路一边想其它的事情或者想早点回家做功课。

  当我们遇到某个不愉快的事情、内心起了烦恼的时候,这个念头就是你的道场,即时觉察这个烦恼的念头,不随它流转,当下消化它,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断相续心”,这个就是你的修行。烦恼的念头生起时,不要说“等我的烦恼过去之后我再好好修行”。

  当我们置身于异国自己并不如意的环境中时,那个环境就是你的道场,在那个环境中所遇到的每一件烦心的事、所遇到的每一个让你不高兴的人就是你修行的内容,正视它、承当它,最后转化它,不要说“等我换到一个好的环境中,我再好好地修行”。

  4、如何合道?——无心合道

  直下承当,不是一种口头表述,不是一种知识上的宣传,其具体表现就是,要让自己的心处于一种无分别、无取舍、无造作的状态。道就在这种无分别、无取舍、无造作的状态中现前。

  三祖《信心铭》中讲:“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粉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临济禅师也讲:“道流!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今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若能如是见得,只是一生无事人。……尔要与佛祖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底人。只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尔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尔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佛祖不别。尔欲识得佛祖么?只尔面前听法底。是学人信不及,便向外驰求。设求得者皆是文字胜相,终不得他活祖意。莫错!”

  可见,道不属有为之造作。道总是在一念不生处现前,在一念无心而照、照而无心处相应。关于这一点,清凉澄观国师《答皇太子问心要书》讲得非常明确:“虽即心即佛,惟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

  道在一念不生处现前。类似的观点,很多祖师都讲过。如天童正觉禅师讲,“无心体得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龙牙居遁禅师讲,“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当然,无心合道只是修行的一个阶段,属于“明体”,合道之后,还要历境验心,随缘起用,还要入廛垂手,接引众生,扫除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佛与众生等二边之相,悟无悟迹,归无所得。所以,无心不是我们的最后住处,也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5、如何无心?——休去歇去

  无心并不是一下就能到位的,而是一个从生到熟做功夫的过程。先伏粗的分别取舍,次伏微细的分别取舍,最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无心。从证量上讲,真正的“无心”,是证得空性、开悟之后的事情,没有能所之别,没有内外、色心之分,超越了“知”和“不知”,万法如如。而在未悟之前,我们所谓的无心,只不过是不能连成一片的一个又一个孤立的石火电光般的点,或者说只是相对而言的无粗重的妄想而已,但微细的妄想还存在,还有能所对待。只有当功夫由生转熟、由造作转为自然、由有意识转为下意识,在适当的机缘下,突然被截断,能所双亡,那时才是真正的无心。虽然古人讲,“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妄想一息,无心自然现前。但是,对于妄想多、执著心重的人而言,真正的无心需要通过长期地做休去歇去的功夫(古人称之为“牧牛”)才能做到;想通过有心一次性就能达到无心,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我们的念头,从生到灭,这个过程是非常微细的。佛经中讲,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执实的坚固妄想如流水一般,即便偶尔石火电光般地体验到“一念不生”,但毕竟如抽刀断水,不能见底,不可把捉,更谈不上起用。所以,从功夫上讲,休去歇去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无粗妄想——无细妄想——妄想彻尽——能所双亡。《楞严经》中讲,从破色阴区坚固妄想到破受阴区坚固妄想,乃至识阴区的最初无明,这实际上,就是休去歇去的功夫由浅入深的过程。无心的完成,一般来说,需要内外的因缘具足才行。内因就是依靠自己,老老实实地做功夫,达到一心不乱。外因就是通过广泛参学,借助明眼人的钳锤,忽然触着向上关棙,或者是在日常生活某个因缘的激荡下,前后顿断。

  从功夫成熟的角度来看,无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休去歇去的过程。休去歇去是祖师禅法的核心所在。休去歇去就是放下。通过彻底的放下,让心处于无所求、无所守、无所得、无所对治的姿态,甚至连放下的心也放下。所谓“歇得尽处,无可歇者,即是菩提”。德山和尚讲,“若也于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索。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行,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

  休去歇去的目的,就是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于前后际断、一念不生处,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休去歇去的主要内容就是——

  (1)放下世间杂务,远离名闻利养和胜负之心;

  (2)远离二边分别取舍之心;

  (3)放下将心待悟的心、有求有得的心;

  (4)放下世智辩聪,远离机境解路,摒除知见文字执著;

  (5)不住空寂之境,不住路途风光,不住修行中暂时所得。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祖师禅关于明心见性之道的几个关节点。可以说,它们是祖师禅的心要所在。

  (二)下手方法

  生活禅的用工方法,虽然以禅宗传统的用功方法为主,但它同时又在自性观和圆融不二观的统摄之下,将其宗派的诸多用功方法都纳入到其修行体系当中,从而为修学生活禅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更多的入门方便。

  净慧和尚平常在接引信众时,开示得最多的禅修方法,主要有:息道观、无门观、默照禅、念佛禅。

  1、息道观以观呼吸为最初用功夫的下手处,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不仅可以与天台的止观思想相沟通,同时也可以与南传佛教的四念处法门相对接。另外,息道观下手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很强,身心方面的受用也比较明显,学人很容易接受和坚持下去。

  2、参话头是禅门里面的传统用功方法。在诸多的话头中,净慧和尚提倡的最多的是参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称之为“无门观”。实际上,“无门观”不只是参“无”字公案,参其他公案也可以,只要是能够激起学人真实强烈的疑情,同时又能够将学人的思维分别意识逼入死胡同乃至斩尽杀绝,都可以。而这正是“无门关”的意义所在。

  3、默照禅也是禅门里传统的用功方法,曹洞宗行人用得最多。此法门强调“虚明自照,不劳心力”,以“休去歇去”为用功要则,可以与《楞严经》中的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相沟通。修默照禅能够有效地帮助现代人解除生活中的紧张、焦虑和疲劳,当下获得身心上的轻松,所以非常适合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修学。

  4、念佛禅也是一种很古老、也是很普遍的用功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净土宗,其他宗派也都提倡。早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经》、《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等经典中,念佛与见性成佛之间的关系屡屡被揭示过,因而,念佛作为“无上甚深深妙禅”而被禅门所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况且,四祖道信禅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明确把“持名念佛”当作是入道的方便要门。所以,净慧和尚继任四祖寺的中兴住持后,把“念佛禅”纳入生活禅的修学范围之内,是自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关于“明心见性之道”的四个要点和四种方法,是生活禅理念对菩提心中“上求佛道”这一部分精神的贯彻落实,旨在帮助学人更好地觉悟人生,是对祖师禅的回归和继承。净慧和尚每年的冬季禅七开示,基本上是围绕上述四句话和这四种用功方法而展开的。

  二、日用修行之道

  (一)修习生活禅两大原则

  从教下的角度来讲,一般来说,“日常修学之道”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悟前的福德资粮之积聚和戒定慧三学之修习,包括资粮位、见道位等,以觉悟人生为目标,属于自觉阶段;第二部分是悟后起修,广行六度,利益众生,包括修行位、究竟位,以奉献人生为目标,属于利他阶段。

  但是,如果从大乘的圆融不二和菩萨道的精神来看,这两个部分,严格来说,并不能从时间上作出先后划分,实际上,它们是互即互入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净慧和尚提出了在日常生活中修习生活禅的两大原则,通过这两大原则,将大乘菩萨道思想和祖师禅的精神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第一个原则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一原则实际上是对祖师禅“道在眼前,道在当下”之精神的生活化解读。

  第二个原则是;“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这一原则实际上是对菩萨道思想的生活化解读。

  (二)两大原则的具体展开

  为了把这两大原则更加具体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净慧和尚又先后对它们的具体内容一一做了揭示。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的具体内容是——“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见的归宿。”

  “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的具体内容是——“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的具体内容是——“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以及“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净慧和尚对这四句话的展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他用现代的语言,把大乘佛教的理论精华一一展示出来了,可谓高屋建瓴、切中肯繁。

  (三)具有普世价值的做人做事之“二八方针”。

  净慧和尚所提出的这两大原则及其具体内容,即是向上一路的见性成佛之道,同时也是向下一路的利他接物之菩萨道,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作为日常信众的为人处世之道,具体普世的道德价值。净慧和尚曾根据生活禅的理念,提出了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是做人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是做事的八字方针。

  净慧和尚提出的“二八方针”将生活禅的修行内容更加具体化、人间化、生活化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感染力。这些提法,对于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上关于“日用修行之道”的两大原则和两大原则的具体展开,以及在做人做事上的具体落实,是对菩提心中“下化”这一部分的落实,旨在帮助学人更好地奉献人生,是对菩萨道的活学活用。净慧和尚在禅堂之外对众的随机开示,基本上是围绕这两大原则展开的。

  净慧和尚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他擅长把佛教深奥的道理,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口号式”语言传达出来,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穿透性和适应性,令人耳目一新。从净慧和尚对生活禅的开示中可以看出,“生活禅”,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像教界某些人所批评的那样将佛教世俗化、庸俗化。实际上,它是以整个大乘佛教经典为基础的,是对整个大乘佛经经典的充分消化和活用,是当今时代将祖师禅和菩萨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成功典范。

  生活禅修行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生活禅理念,是中国传统佛教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在现代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智慧选择。它不仅是对中国禅宗传统精神的全面消化和吸引,以及极富创意的生活化解读,同时也是对人间佛教理论自它被提倡以来所作出的最为充分、最为系统的一次实质性的展示。它为中国佛教的现代振兴和未来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的历史已经昭示了这一点,而未来的历史也必将证明这一点。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