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刘禹锡《佛衣铭》解析

2013-06-06 15:09:34  来源:大公网佛教

  刘禹锡(772-842)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其诗歌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刘禹锡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佛教结缘是源于他的屡次遭贬。在长期被贬谪的日子里,刘禹锡所担任的大多是有职无权的闲官。他无事可做,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而内心十分苦闷,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排遣内心忧愁苦闷的方法。在这种苦闷的心境之下,他开始研读佛经,频繁与高僧往来,从中寻求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随着对佛教理解的日益深入,他从当初的好奇,已经变为深深了解个中三昧,以至达到了“事佛而佞”的地步。

  刘禹锡在研读佛经和与高僧往来的过程中,还经常以诗文作为弘法的工具来宣扬佛法,表达自己的修行体验。他一生写了大量佛教诗词,对弘扬佛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刘禹锡还应邀为六祖慧能禅师撰写了《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在碑铭中刘禹锡详细介绍了六祖慧能大师的生平业绩,并对慧能大师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刘禹锡在撰写《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之后,又作了《佛衣铭》并序以论述佛衣不传之事。

  《佛衣铭》并序全文如下:

  吾既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且思所以辩六祖置衣不传之旨,作《佛衣铭》曰:

  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忽近贵远,古今常情。尼父之生,土无一里。梦奠之后,履存千祀。惟昔有梁,如象之狂。达摩救世,来为医王。以言不痊,因物乃迁。如执符节,行乎复关。民不知官,望车而畏。俗不知佛,得衣为贵。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由之信道,所以为宝。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初必有张,传岂无已。物必归尽,衣胡久恃。先终知终,用乃不穷。我道无朽,衣于何有。其用已陈,孰非刍狗。

  在《佛衣铭》序文中,刘禹锡介绍了自己撰写《佛衣铭》是因为在撰写过《曹溪第二碑》之后,念及六祖慧能之后佛衣不传之事而作。

  在《佛衣铭》开端四句“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忽近贵远,古今常情”中,诗人认为,佛陀住世之时,佛弟子都是以佛为师,佛陀的旨意大众都会遵照执行,而在佛陀入灭之后,由于没有佛的言教约束,很多人都不能严格按照戒律的要求来做。于是便出现了戒律松弛的状况。很多修行人开始关注名闻利养,为了得到禅宗传人的正宗地位,他们都开始把目光投向代表禅宗接法信物的衣钵。这样,衣钵就成了后世禅子相互争夺的对象。诗人在铭文中不无感慨地说,“忽近贵远,古今常情”。诗人认为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忽视近代的东西,而重视远古的东西,衣钵之争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佛衣之争,在佛世之时并不存在。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以心印心”的微妙心法传付给摩诃迦叶。同时将代表接法信物的衣钵传付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很自然地成为大家公认的这一微妙法门的传人。

  达摩禅师传法给慧可禅师之时,也传付了作为接法信物的衣钵。慧可之后的传法也都传付了衣钵作为信物。

  佛在世时传付衣钵并不存在争端,到五祖弘忍之时,由于弘忍将衣钵传付给六祖慧能,引起了神秀及其他弟子的妒忌,于是在僧徒之间便有衣钵之争。弘忍禅师在传付衣钵之时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传法给六祖慧能时说: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六祖慧能接法之后,遵从弘忍大师的教导,在传法给弟子之时,只传付心法,不再传付衣钵,免除了衣钵争夺之患。

  铭文“尼父之生,土无一里。梦奠之后,履存千祀”四句,是为了说明人们“忽近贵远”的心态而作。诗人认为,孔子当年降生之时,家境贫寒,所居之地非常狭小。但是此后他的名声渐渐为人所知,成为当时著名的教育家。他培养的很多弟子都在各地为官。由于孔子的名声很大,所以在他死后,很多政要名流都亲自来为他祭奠。在他过世后很多年,一直有人来祭祀他的功业。这说明,孔子虽然过世了很多年,但人们仍然在纪念他。

  “惟昔有梁,如象之狂。达摩救世,来为医王”四句,以比喻的手法说明禅宗之所以能在东土传承,是因为达摩禅师的东来,他就像一个大医王,来救济中土处于苦难的众生。

  达摩大师在来东土之前,其师父达摩多罗叮嘱他,将来应当到中土弘法,那里有很多人需要救拔。达摩禅师在接法之后,便听从师父的教导泛海来到中国,先见到梁武帝,因言语不契,于是北上嵩山面壁九年,传法给弟子慧可,使“直指人心”的微妙之法得以在东土弘传。此后形成一花开五叶的繁盛局面,使很多人得以明心见性。

  “以言不痊,因物乃迁。如执符节,行乎复关”四句,是对达摩东来的进一步论述。铭文说达摩禅师因与梁武帝见解不同,话不投机,达摩才一苇渡江,来到嵩山。这就像一个奉命出使之人,虽到异国他乡,因为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不能达到真正出使的目的。铭文中的“符节”是出使之人在出使他国时所持的代表王权的信物。

  “民不知官,望车而畏。俗不知佛,得衣为贵”四句,是说持节出使的官员,虽然官位很高,但因所到之地的百姓并不知其真实身份,看到车辆到来,便心生畏惧,悄悄离去。诗人用“民不知官,望车而畏”来比喻世俗之人不知佛陀传付衣钵的目的,是为了传付“直指人心”的心法,而他们却舍本逐末,误认为得到了衣钵就等于明了佛教心法之旨意。所以他们把衣钵看得非常重要。

  六祖慧能禅师认为衣钵只是代表得法的信物,而真正传付的是以心印心的心法。如果真正得到了传法,是用不着担心别人不信。所以,他在传法时,只传付心法,不再传给代表信物的衣钵。慧能大师在传法给青原行思时说:

  “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心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见《五灯会元》卷五)”

  刘禹锡在铭文中说“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由之信道,所以为宝”。这四句告诉我们,道并不在衣上。衣只不过是种信物而已。二祖慧可得法时对达摩禅师说:

  “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

  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达摩禅师告诉慧可禅师说,袈裟不在法上,法也不在袈裟上,但是三世诸佛递相传授,袈裟是作为信物,让今后的传法者有所依凭。但是一般人却认为有了衣钵就等于得到真正的传承,所以,他们都把衣钵作为至宝。

  “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还狼荒,憬俗蚩蚩”,以六祖慧能的经历告诉人们,六祖禅师在还没有为人所知之时,其出身寒微。到黄梅之后,还被人看不起。到他后来接法之后,又回到南方,才逐渐被人所知,那些原来不太重视他的人也猛然觉醒。这说明,人们通常只重视代表名声的东西,而不注重实际。

  诗人又从另外的角度认为,佛教传法之所以用衣钵这样的信物,是让后世传法者看到信物,有所依归。这是佛陀和历代祖师为了接引众生而开设的方便之门,并不只是为了传付衣钵。因此,诗人在铭文中说:“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

  诗人在铭文中说:“初必有张,传岂无已。物必归尽,衣胡久恃。先终知终,用乃不穷。”在这段铭文中,诗人指出,虽然传付衣钵广为人知,但这种方式也应该有结束的时候。世间的万物都有生灭,作为传法信物的袈裟也不能作为长久的依托。衣钵以后不传了,心法依然会流传不衰。

  诗人在铭文最后说“我道无朽,衣于何有。其用已陈,孰非刍狗”。这是对佛衣的总体评说。诗人认为,佛从灵山会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法永远不会坏朽,但是现在传付袈裟作为信物的形式已经没有了。这种传统的传付衣钵作为信物的形式已经显得过时了,这与用来祭祀所用的草扎成的狗没什么两样。刍狗等到祭祀一结束就被扔掉或烧掉了,而衣也不再会用作传法的信物了。

  刘禹锡在《佛衣铭》中,通过各种不同修辞和论证方法论述了佛法不在衣上,衣也不在佛法上的道理。由此,作者认为,衣钵作为传法信物的历史,应当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若一味地坚持用衣钵作为信物,不仅会引起争端,而且还会引起传法的混乱,衣钵也起不到信物的作用了。所以,刘禹锡主张传付心法最重要的是在于内心,并不需要在乎外在的形式。
  (作者:思齐)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