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生活有多个层面,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都有各自的偏重,理解社会的不同层次,及其在不同层次的规则,对于不同层次的问题要善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才能逐渐的走向圆满的人生。因此特摘选此文,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我们应该把如下三个范畴:感性、理性和佛性,放到一起来理解和区服。
佛性,不信佛的人也可以笼统地说成是“神性”,总之是与信仰有关,与生死有关,要有敬畏之心的那部分。佛性的范畴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来对待,因为它直接涉及到生命最根本的问题——生和死转依的问题,这是只有宗教的先知者才能帮我们解决的。
感性、理性的区分,大家就很常见了。在世俗谛的暂时存在中,我们要相信有规则:
感性的规则是情感的规则,不允许有太多理性成分参与。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不需要清官断,它是不需要“道理”的,没道理可言!一旦进入情感范畴,那就是因缘。这因缘,不允许用理性的方式去选择对或错,所谓的“对”或“错”也都是错,就是随缘比较好。“随缘消旧业,不复造新殃”,替未来播下好的种子,多做善事,少做恶事,就是如此。
理性,那就不是家庭的,而是在社会的、工作的、伦理的范畴中。
至于规则,就是它们“三者不能互相越位”:
不能时时将理性的规则往感性的范畴中运用。时时运用会伤感情,伤得过分彻底以后,感情就没有了。没有感情的氛围,那就只有一个失败的结果了。
而在理性的生活氛围中,不允许太感情用事,或者以过于神秘性的思考逻辑去用事,这样用心也会出事。所以,在做工作或处理世间伦理关系时,不应该太凭着个人意气去考虑、用事,否则会有麻烦。
而佛性的部分,是超乎感性理性,又基本驾驭感性理性的,它是这个层面的问题。因为生命问题一定解决感情和“道理”的问题,但也不能降格到感情和道理之中,所以它需要有特殊的尊重,不能听之任之,因为此版块一定要谨小慎微才能处理好。
这是个界别的问题,一旦区分不好,势必形成越位,生活就会乱套。
比如,关于信仰的原则性,我们要勤修习恭敬三宝或劝善改恶。但如果在一个十分严谨的伦理氛围中,见人就实施“佛教政策”,那这样也会出问题。
有不少的路人曾问我:“为什么你们那些居士在放生的时候,使劲地念阿弥陀佛,一定要让所有的过路人都听一遍?路过的人有些愿意听,有些不愿意听,是不是必须得听?是不是念阿弥陀佛时就不用遵守社会公理呢?”
我说:“可不能这样做,因为每个人的行为要求各有区别。相信社会公理有社会公理的需要,而信仰有信仰的氛围,各有适用范围。”没有区分好这些界别之前,生硬地拼凑或移植,烦恼就产生了。
让一个人在梦中也能很心安,没有这种越界的烦恼,一定是生活中的“界别”定位得十分合理。所以我相信,关于感性、理性和佛性界别的确定,会帮助我们在修行中进步,也一定会帮助我们将世俗的生活处理好。“无正世俗梯,无上正高楼”,不善世俗谛,不得第一谛(胜义谛)!
(作者:明贤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