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盈与丰富。然而,物质文明发达的代价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失衡,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是愈来愈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最主要的诱因。所以,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并且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历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佛教所蕴含的环保意识,在佛教经典及历代佛教徒的行为实践中,都可清楚地看出。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而且将这些思想作为佛教的基本精神引导和感化社会各阶层民众,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这些思想在当今全球的环保事业中仍然闪闪发光,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从三个方面略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环保责任和实践方向。
一、戒杀护生,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维摩经·佛国品》有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依据佛教缘起的观点,整个世界处在圆融互摄、共生互动的网络中,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形成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的生命体,世间一切众生相互依存,在这个共同的大生命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权利,个体也必须依赖其他生命才能够存在并发挥其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而肆意践踏、剥夺其他物类的生命。当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增,加上人口膨胀,使大量动物失去了栖息之所,尤其是人类为了商业利益和满足口腹之欲,对于动物几乎到了无所不杀、无所不吃、竭泽而渔的地步。另外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御寒,裘皮及各种皮类时装的流行,直接威胁到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命,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而遭到残酷捕杀,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也导致了人类遭到各种疾病的果报。因此素衣素食历来为汉传佛教的优良传统,以食用植物为主的素食方式,是落实不杀生的有力保证。《楞伽经》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素食的根本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人的慈悲佛性种子,对生态问题而言,素食具有积极作用。今天,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动物种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类捕杀,所以主张素食对于保护动物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佛教以戒杀护生的慈悲精神,教导世人小到虫蚁也不忍伤其生命。《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古代一些高僧能够做到“入兽不乱群,入鸟不惊飞”,并以呼野鸟于掌中取食为修行境界的标志。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正是佛教对生态的最大贡献。在戒杀放生的基础上,佛教进一步提出的护生精神,引导世人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去,保护濒危动物,关注动物受虐,为苍生谋求福祉,使生态得以平衡。
二、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创造人间净土
无情有性,法体恒遍,这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大乘佛教将一切万物都当作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这万法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没有情识的植物、无机物。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入菩萨行》中说道:“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佛教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和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基于这一缘由,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因此,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应当努力去维护、美化,不要对大自然无休止的贪婪攫取。
中国佛教界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弘扬佛教教义中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引导大众的力量去保护环境。在实践方面提出了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文明进香,鲜花供佛;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惜福知足,资源回收;心灵环保,清洁环境等口号。中国佛教徒不仅用心维护寺院及周边的环境,而且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很多寺院已经开始倡导文明进香,禁止烧有污染的香,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提倡用鲜花供佛,不使用塑料制的假花,以解决废弃假花难回收,不易分解的难题。佛教倡导的惜福观念深入人心,节水节电的提示语在寺院随处可见,提倡的资源回收,不仅使废物有了重新利用的机会,还减轻了一系列处理垃圾的工作。以上所举的这些,都是广大佛教徒对于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地自觉行为,也是为创造人间净土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