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基书法
南人许鸿基对北方的艺术风致倾爱有加,他苦练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便是一例。对于佛与书法的他有着深刻的体会。通过反复抄经,他坚定了对书法经典尊崇和继承的信念。
许鸿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书法不能轻言顿悟与创新
收藏周刊:弘一法师的书法是佛门艺术的典范,您怎么看他的艺术成就?
许鸿基:书法艺术分技、法、理、道,其道与宗教相通,这也是弘一法师书法艺术珍贵之所在。他出家前在文学、绘画、戏剧、音乐、书法等领域皆有成就,出家后唯独保留书法爱好。就书法而言,他出家前的魏碑体十分精到,阳刚之气逼人;出家后的楷书清静含蓄,蕴含佛家境界。万物本源本清静,书法亦然。弘一法师以其修佛境界写出了书法艺术的“如是”。
收藏周刊:您多年研习僧人所书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可否谈谈佛教与书法艺术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许鸿基:依我浅见,就该碑而言,书法艺术的高深之处与佛教关系密切。该碑真、草、隶、篆笔意乃至字体俱全,结体端庄、宽博、空灵,风格独特,历代多有“蕴含佛理”的评价。说实在话,我学到的仅是皮毛。该碑作者是北齐的僧安道一,书丹者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和佛教的自觉、自在而书,后人望尘莫及。我倒有一点见解,其书法结体上也有儒理的依托。
收藏周刊:可否谈谈您学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体会?
许鸿基:佛教尊重万物本源,书法本源是其特性。该碑作者作书的心念,不离书法正道,因而其“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地位无法动摇。学习过程使我对包括此碑在内的书法经典坚定了尊崇和继承的信念。该碑的风格独特显示了一千多年前的书法创新,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在不是人人皆书的今天,我辈等实在是小学生,对书法不能轻言顿悟和创新。
当前的书法界受困于相
收藏周刊:佛教题材的书法如何能写出境界?
许鸿基:能达到一定境界的,书法不仅仅是书法,而有作者哲学观的依托。对今人抄经的要求不能太高,但也有起码的要求,就是对大智慧的佛教要敬畏,书写要有平常心态,技法上要保持协调。过于执书法之相,倒是没有必要。宽一点来说,书法本可养静养正养和,有的人学书却陷入浮躁,是因为当前的书法界受困于相。
收藏周刊:您自己对书写佛教题材的书法有什么打算?
许鸿基:近期,我与山东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体研究会会长孙启新先生将先后在广州和泰山两地举办泰山金刚经体作品联展,届时将展出孙先生书写的五千多字的《金刚经》全文以及我书写的《心经》和通临的《经石峪金刚经》全碑等作品。目前,我探索把经典的书经体、楷书技法,运用到行书中去,此类探索性作品也将在此展中展出,期望方家和观众赐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