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缅甸曼德勒拥有世上最美的日出和日落。明光在蒲甘开放,曙雀在乌本桥敛翼,随日升月落、潮涨潮落,安宁的禅意在曼德勒人的生活里缓缓流转,微小似沙,却绽放如花。
将一缕佛光拢入怀
小客车在曼德勒历史古城蒲甘的林间穿行,树影婆娑之间,好像有巨大的花蕾从树梢上露出。细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些酱红色的热气球,上面勾勒出蝴蝶的花纹。在蒲甘低矮的树丛缝隙里,静静现出轮廓的,还有那些静默的佛塔。这些佛塔正是蒲甘人内心绽出美好之花的源泉。伊洛瓦底河中游倒映着缅甸古老的佛教建筑艺术,在这个位于缅甸中心的小城里,凝注着人们心中的景仰。
蒲甘人常常把毕生所得都用于侍佛,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捐献一座佛塔,宁肯自己住草棚,也要奉佛住庙堂。于是,在大约25平方公里的蒲甘,各处都能见到佛塔。有人说,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鼎盛时期,蒲甘曾经有多达上万座佛塔,难怪这里被誉为“万塔之城”。千百年时光在缅甸最悠久的古都蒲甘流转,战火与地震带走了千余座佛塔。保存至今的2000多座珍贵的佛塔和佛教遗迹,是游人们的心之向往。每一座佛塔都有独特的韵味,用红砖砌筑,或是涂抹成白色,或素雅,或华贵,塔内的佛像形态各异,别具匠心。正午的阳光洒向如林的佛塔,高低错落,穿行于佛塔之间,也像是穿梭在11世纪到13世纪时的蒲甘。
下午五点,烈阳已渐渐温和,薄暮盘绕塔林深处。如果说吴哥窟的佛塔适于近近地欣赏,那蒲甘的佛塔更适于远远地琢磨。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离佛塔最近,还能将暖橘的夕阳和朦胧的塔林尽收眼底,那一定是Shwesandaw Paya佛塔。在千座佛塔之中,这是唯一允许游客攀登而上的佛塔。
当天际线擦出越来越浓重的橘色,很多游客与我一样,兴奋地向佛塔的顶层爬去。这座有将近1000年历史的佛塔共有五层。不一会儿,我已坐在了层叠的佛塔之上。放眼四周,茫茫塔林在晚霞与云雾间若隐若现。虽然塔上坐满了人,但静谧包围着每一个人。眼前的美景令人屏息,每一次向更远处的凝望都像是把自己带入了更广阔的世界。二十分钟过后,不足25平方米的塔顶被红霞笼罩,我们沐浴在如纱的霞光里。我伸出双手,几乎要把那光拢在怀里这光似佛光遍照四野,把塔顶的人、把整个蒲甘都捧在温润的手心里了。
禅意在花与沙粒间
密林里,小僧人的脚用力一踢,足球激起细白的沙子,撒在红袍的边缘。佛号响起,少年腼腆地对我笑笑,收拾收拾红袍,掸落沙土,向我敬一个佛礼,重新回到寺庙的读书厅堂,变回安静的自己。
缅甸各地都可以见到这样身披红光法袍的僧人,他们大多有着年轻的面庞。曼德勒有很多正在学习佛法的学生,因为缅甸佛学的最高学府,就位于曼德勒附近的山上。这座佛教学院的建筑有百年的历史,全柚木结构细腻坚实,透露着庄严肃穆。
礼佛者重视赤忱、含蓄且谦恭的心境。自凌晨三点至次日十一点,他们均修持自警。慎取粮食,一餐足矣。早晨六时起,佛号在身边萦绕达一小时。曼德勒人在其中汲取一日的能量,充盈自己的内心。在外界看来,他们过得贫瘠,却始终心安。所谓心安之处便是家,为自己的内心寻一处安宁的居所,比找一角屋檐栖身更重要。
山中得空灵,孩童有赤心。在佛教学院最常见到的景象,莫过于小僧人捧着佛经,读着经文,试图理解其间的真意。几乎每个孩子都要被送到佛寺中修持几年。缅甸人追求灵魂的纯净,把至真呈献给佛。所以,即使身处看似变化万千的现代世界,他们仍执著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英国学者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向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充分的敬意。“小的是美好的”,我们向往那隐藏于喧嚣背后的静谧之美,而这近乎神秘的美是如此含蓄。小小的、害羞的微笑和他们宁静平和的生活,是如此动人。
在曼德勒,任何一条不起眼的小路都可能带领你通向一座小小的寺庙。被细沙覆盖的小庭院不时地出现在佛林深处。丛林出身的孩子们在这里玩着足球,他们的身体如藤萝般伸展。之后,孩子们会露天迎接清泉的洗礼。每一幕都放大着微小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