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位于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佛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后几经兴废,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重修。
重修后的齐云塔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据说齐云塔有一奇,当您站在齐云塔南面,大约二十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处发出“哇哇”的叫声,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这也是齐云塔独特造型所致,一种声学的物理现象,因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声不齐所致。
齐云塔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据《释源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腾、兰二位印度高僧。据说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丈余,人们把它铲平,接而复出。其上时放光明,百姓皆以为奇,故称“圣冢”。
东汉之后历经战乱,齐云塔几度兴毁。五代之后,庄武李王曾造9级木塔1座,高500余尺。
据考证,北宋初期的李继勋,自宋太祖开宝三年起,创建“东白马寺”,同时也建造了一座木塔。北宋末年,木塔遭“劫火”焚毁。
金大定十五年,临济宗僧人栖岩彦公重新建造了一座砖塔,人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或白马寺塔。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对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区金代砖塔结构特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清代的如琇和尚,称此塔为齐云塔,这一名称此后被人们广泛接受。
齐云塔平面为正方形,座北朝南,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高约25米,共13层,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通高35米。塔的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塔身周长最大处在塔的中腰,塔顶覆以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由下至上略呈抛物线状,造型别致,线条柔和流畅。塔内部结构采用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等建筑造型,结构用材巧妙地将砖木石结合起来。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塔前还保存有金大定十五年和明重修碑记3通。
齐云塔下的齐云塔院,于一九八九年始,由白马寺方丈海法法师集资修建,占地面积四十余亩,成为河南当代第一座比丘尼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