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塔林 (图片来源:资料图)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也包括外籍高僧的圆寂之地,又是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塔古建筑。按佛教所规定的礼仪,寺僧圆寂后,少林寺即按其佛学修养、在寺地位及本人威望、弟子多少来建造不同等级的佛塔,以彰显他在佛教中的功德。
相传,乾隆皇帝游嵩山少林寺时,住持向皇上秉报寺西有无数宝塔,引起了乾隆的浓厚兴趣。第二日乾隆漫步寺西,见其宝塔林立,真乃千姿百态,造型各异,即询问在旁住持:“这里共有多少佛塔?”住持说:“至今还没准数!”乾隆帝当即令400御林军各抱一塔,不够,便又遣50人,还是未抱完。乾隆即挥手撤军赞叹道:“实乃塔林也!”从此,塔林声名雀起。
据资料记载:“少林寺塔林现占地2.1万平方米,佛塔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现存砖石墓塔227座,多为明代和元代墓塔,其中明塔149座,元塔53座、金塔11座,清塔10座,唐、宋塔各2座。”墓塔多由砖砌成,大小各异,形状不同,层次为一级至七级,高度多在15米以下,最低约2米,造型各异,丰富多彩。佛塔上精美的雕刻和题记,是综合考察佛教历史,研究古代建筑、雕刻和书法艺术的珍贵宝库。塔林中的西堂塔、法玩禅师塔、中林禅师塔、坦然和尚塔、彼岸宽公禅师塔等,是一批自唐代以来各时代的代表性佛塔作品。
西堂塔是我国最早的一座金代塔,建于1157年,为正方形亭式塔,由石灰和水磨砖建造。其中塔刹有精美的仿木结构砖雕装饰及石刻云盘、仰莲图案,给人以大气、壮观之感。坦然和尚塔建于明万历年间,是由11块精雕细刻的青石砌成,形制特异,塔身呈圆形,给人以秀丽玲珑的感觉。彼岸宽公禅师塔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一座六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造型独特,塔身丰满庄重,是塔林中最富代表性的清代高塔之一。
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也是塔林中的名塔之一。任何寺僧均可将骨灰安放于此,这是它的特别之处。众多曾在少林寺修行的普通僧人,来自天南海北,把毕生献给佛门,圆寂后在此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