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公佛教前往青海无畏如来芽闭关(禅修)中心,聆听慈成加参仁波切的智慧。慈成加参仁波切得到阿秋法王等大德传授窍诀,并发愿一辈子为成就众生的解脱利益而活着,将大圆满的教法传给世界各地的具缘弟子,在语默动静中,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当代菩萨的人格。(大公网记者 史利伟 王丽君 摄影:徐上杰 编辑:王冠)
·这位仁波切不一样!
曾经执着地相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唐诗中最富画意、惬意和禅意的句子,引为人生之至上境界,时常感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一次,前往无畏如来芽闭关(禅修)中心的朝圣之旅,却给了我当头棒喝,没有真正的身临其境,仅从纸上得来的东西,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足之所至、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然后心之所悟,才是真正的个中三昧。我们从海拔五百多米的成都出发,绕山前行、溯流而上,直达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奔腾的江水瘦身为潺潺溪流,雍容的白云在蓝天下自在祥和,最美的画意、惬意和禅意似乎都在眼前了,只是我的心里所能强烈感受到的,却只有那挥之不去的无力和晕眩。闭关中心慈成加参仁波切开示我们,佛教的灵魂是以慈悲的心灵和智慧的行为造福众生,重在实证实修,诚如慧能大师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仁波切语不惊人,但确实醍醐灌顶,让我在知与行之间有了新的把握。难怪一直有人说:这位仁波切不一样!
·悲智天赐 圣者再世
在美丽纯朴的达卡乡,我们见到了听闻已久的慈成加参仁波切。一袭藏红色的僧袍,在绿色的草原上格外醒目;一口流利的汉语,让沟通变得顺畅;一脸慈悲的微笑,让彼此心灵的距离化为乌有;还有一句“你的肤色很像藏人”的玩笑,让我瞬间从高原反应的漩涡里挣扎出来,轻松了许多。在一片草地上,大家席地而坐,仁波切亲切而且稍显幽默的话语,让人满心欢喜,就连不远处的溪水,都欢腾了,浅吟低唱停不下来。真正的信仰是谦卑的,真正的道德是简单而质朴的,我们见到了真正的圣者。
仁波切的祖辈生活在清凉的雪域高原,是具有优秀血统的藏族大游牧部落后裔。家族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部落首领和大德高僧,至今不断。家风传承心性善良:对佛法三宝恭敬诚信,对无量众生欢喜布施,对恶业谨慎提防,对善业精进奉行。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仁波切从小就敬信三宝,天生菩提悲心。他说,小时候碰到有些人杀牦牛的话,他会悲伤的哭上一天,甚至看见幼虫死亡,都忍不住眼泪。所以童年的仁波切放牧时,总有许多野兽会自然地、依恋地围绕着,并且不时礼绕!其中一只可爱的小山羊,更与尊者形影不离,白天陪他上山放牧,夜晚依偎他脚边而眠,尊者爱怜地称呼它为“洛洛”。更加令人赞叹的是,八岁时他无师自通,毫无困难地掌握了一切藏文行楷书的读写。所以,后来多位藏地大成就者授记:善知识无畏如来芽尊者,于今斗诤五浊横流的时代,化身为善知识慈成加参仁波切。
·博学广闻 大器玉成
仁波切告诉记者:“藏地生活跟汉地是有区别的,藏民特别希望最优秀的孩子能够走出家的道路;出家能为大家服务,而在家仅能照顾小家。在我很小的时候,一见穿红色僧服的喇嘛,就满心欢喜,那时我不懂佛教是什么!”所以,八岁时他果断地选择剃度,皈依佛门。他补充说,父母特别自然的尊重了他的选择。十四岁时,他在鲁萨堪布杰旺处受取沙弥戒,从此走上了努力闻思修证的出家生活。
“在没学佛之前,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但学佛以后,真正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珍贵。依止善知识之后,明白了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自利利他。” 仁波切回忆初入佛门的情景,言语中满含坚韧。他深刻领悟:万法无常,没有任何实有不变的存在。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把想做的事情变为现实。所以,他非常推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修学故事,决心像善财童子一样,依止众多善知识,广闻显密法要,苦修正法。
戒满一年后,十五岁的他修学更切,当他听闻色达堪布夏札贝多玛曲恰仁波切的名字,就决定前去依止。他在这里一住六年,以清净身口意三门依止曲恰堪布,广修显密法要。大堪布慈悲摄持,并赞叹他:“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弟子,我真是太高兴了!”
二十一岁那年,他来到喇荣五明佛学院,朝觐南瞻部洲的教主法王晋美彭措;因缘殊胜,法王以无比的悲心观照之后对他说:“找一个地方住下,然后做一定的闻思,将会有一定的利益。”随后,法王以倾瓶的方式为他传授了自己所有传承和灌顶。此间,他还从堪布慈诚罗珠等处受取了近圆比丘戒,取名为图登慈诚勒谢。
五年瞬间而过,二十六岁的慈成加参梦中受智慧空行母“一路向南,寻找根本上师”的启发,振锡往南。在亚青邬金吉祥山的刹土,首次觐见阿秋法王。他一见到慈悲而庄严的法王,顿生起无比的信心,法王慈爱地说:“孩子,我是你生生世世深具善缘的根本上师,住在我身边,我会给你传授所有殊胜的甚深密法”。从此,他恒时以三欢喜承伺法王,如法依止,丝毫未违师教。
此后的三年,仁波切也不分昼夜地精进实修了法王传授的全部殊胜窍诀法,他的观修实证得到了法王的赞许,并亲昵地对他说:“你是我的最胜心子!” 法王还为他耳传了光明心要灌顶和引导为主的特有殊胜密法,交付他光明大圆满的教法,授予大圆满教法主名。
·法音宣流 广弘正法
仁波切在阿秋法王慈悲摄受下,二十七岁开始朝拜神山、礼拜圣地。先前往十多处藏地湖山圣庙,然后到汉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等名山宝刹。
从2000年开始,他开始用中文、藏文、英文在香港、越南、新加坡、英国、德国、巴西、瑞典等海外国家或地区弘法度众,同时在内地众多城市举办禅修班、共修法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广转显密法论,为有缘人擎起一盏导航明灯。
虽常年海内外奔波,但仁波切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慈悲智慧和坚固道心,令无数有缘人转迷为悟、大悲心起。回首过去,他曾经的梦想就是像无畏如来芽一样,终生在山洞里闭关苦修,后来阿秋法王的开示令他顿悟,如今法王的言语犹在耳边:“你还没有具备成熟完整的菩提心,闭关谁都做得到,但怀着自利利他的心却很难。你不觉得其它众生更苦吗?”于是在上师面前发愿一辈子为成就众生的解脱利益而活着,将大圆满的教法传给世界各地的具缘弟子。
对于藏传佛教的修行,仁波切格外强调次第:“藏传佛教的教育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幼儿园,然后读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经历有次第并且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学习。”他建议修学入门的课本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入菩萨行论》和《佛子行》,这是初步修行人的应首选的课本,建议大家多看看。他特别强调:千万不要随意修炼和盲目崇拜,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因缘和合 启建圣域
近年来,佛教弘扬遇到难得的机遇。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国家领导人重视信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佛法的弘扬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仁波切认为,佛教文化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出可以造福众生的举措;但他强调:“无论怎样发展,初衷一定要正确,要有大乘精神,对社会、对大家有责任、有担当。佛陀自己的醒来和觉悟是以心怀众生解脱安乐利益而成就的,希望我们的醒来也一样继承这种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精神不要变。带着这种精神,去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013年9月,仁波切与俄才活佛迎请莫扎法王等噶陀寺大活佛与堪布来到达卡乡卡昂寺。第二天早晨,法王率噶陀寺活佛一行人,来到距离卡昂寺六七公里的地方停下。法王授记:“未来无畏如来芽闭关中心将在此兴建,这里是阿秋法王打开神山之门,开取伏藏之地,这里也是慈成加参仁波切前世闭关弘法和今世出生的地方。”听了法王的授记,仁波切发愿:“为了众生的解脱利益,一定遵照法王的授记在圣地建起闭关中心。”
仁波切还告诉我们,佛陀的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要圆满闻思,证法要落实实修实证;没有了证法,教法随时可能坏灭,因此为了弘扬佛陀的证法而去修建无畏如来牙闭关中心。他说:“现在很多人注重外在形式的修炼而忽视内在的实修,这样不久佛法就得坏灭了。所以我希望通过闭关中心让大家更有条件实修,可以真正的将佛法应用到生活当中。同时,我还要在闭关中心建立汉藏文化交流中心,为藏汉文化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倡宗教和平 促藏汉融合
纵观历史的发展,文化融合一直是大势所趋,对于闭关中心正在建设的藏汉文化的交流中心,仁波切非常期待,他说:“许多教派与宗派之间的冲突都是源于互相不了解和不理解。”“如果我们在通达自宗的同时,也深入了解学习其他宗教和宗派,这样就会发现对自宗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会更加尊敬其他教派和宗派,绝不会产生分离、独立、冲突的思想。”
回到佛教上,他说藏汉佛教的发展使命不是竞争,而是相互补充。佛教在传播之初并没有呈现所谓的区别,都是来自菩提树下的佛陀正法。佛法在藏汉地区的不同发展,这只是民族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表面上有区别,其核心思想却完全一致。他希望通过交流,打破障碍、增进了解。
他认为,藏汉交流也不要建立在民族的差异上,而是断除习气上,这才是根本。他建议藏汉佛教的交流首先从超脱习气束缚上下功夫。当然也要解决语言交流障碍和促成生活习惯的互相尊重,彼此在生活上的走近会更好的促进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