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马祖穿越千山万水,到达江西石巩寺,感慨此地可承载千年法脉。今天,崇度法师从山门口的古道一路走来,走进石巩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祖师选址的的智慧艰辛。至此,法师发愿振兴祖师道场,在这方土地弘扬恩师净慧老和尚的“生活禅”,传承慧藏禅师“拉弓射箭“的因缘,开创独特的禅修模式,践行人间佛教。今日,大公佛教将带您走近江西石巩寺住持——崇度法师。

一、马祖四处参学 感慨此地可承载千年法脉

  马祖本身是四川人,他出家后四处参学,从成都到福建,又从福建到江西石巩寺,最终在此住下来。专访中,大公佛教记者问到马祖与石巩寺如何结缘以及为何马祖要选择这里作为道场?崇度法师告诉我们,当年,马祖看到这里的众山气象,脱口而出:“此地可承载千年法脉。”马祖在石巩寺安住之后,发生了一桩公案,当年慧藏禅师是一位猎人,追逐一只鹿到达石巩山下。当时马祖正在打坐,看到慧藏,迎他过来,他就问:“你有没有看到一只鹿跑过去?”这时候,马祖并没有接他的机,反问他:“你会射箭么?”慧藏说:“我会射箭。”马祖又问:“你一箭射几只?”慧藏说:“我一箭射一只。”这时,慧藏又反问马祖:“老和尚,你会射箭么?”马祖回答:“我会射箭,我能一箭射一群。”慧藏就惊讶了,他说:“都是众生,你怎么能射一群呢?”这个时候,马祖就观察慧藏心性,发现此汉的佛智就在这时候觉醒,问慧藏:“你为什么不射你自己呢?“慧藏禅师看了一下自己,说:“我找不到我自己,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慧藏就开悟了,这就“慧藏逐鹿”的因缘。

  之后,慧藏又在石巩寺安住三十年,接引学人的方式就是张弓搭箭,这正是当年马祖引他开悟的方式。学人来了,接不了慧藏的机,就走了。后面来了一个三平和尚,三平和尚听说过石巩禅寺后前来参访。当慧藏禅师张弓搭箭面对他时,他拉开衣服,指着自己说:“朝这里射。”然后,慧藏禅师将弓弦崩了三下,说:“我驻山这么多年,只射到半个僧人。”

  “慧藏逐鹿”、“石巩张弓”、“三平受箭”的公案都发生在石巩寺,石巩禅师接引人的方法就是这一招,一箭中的,直指心性。唐以后,大概有将近百位大师在禅悟,开示和教化中都用过“石巩张弓”这个公案,可见,石巩禅寺给人的心性指引是直指当下。

当年,马祖看到这里的众山气象,脱口而出:“此地可承载千年法脉。”

二、出家前就成了净慧老和尚的侍者 算是我的福报

  崇度法师跟随净慧老和尚多年,记者问他是如何与长老结缘?与佛教结缘?答案既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崇度法师说,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家?十四岁,对佛教懵懵懂懂的时候,在明基大和尚的带领下,入柏林禅寺见净慧禅师,当时天很热,但是见到老和尚,有一种很清凉的感觉。净慧禅师得知他要发心出家,一把把拽住他的手,说:“好啊,在这出家好啊。”自那以后,崇度法师便在柏林禅寺安住下来,跟着大家一块行堂、打扫卫生、搬东西……三个月之后,得知自己能够成为行者,崇度法师内心很是欢喜。在做行者期间,他常去亲近老和尚,经常帮老和尚打扫卫生、端茶递水……久而久之,便在净慧法师身边住下了,崇度法师感慨:“我出家前就成了老和尚的侍者,算是我的福报吧。”

崇度法师感慨:“我出家前就成了老和尚的侍者,算是我的福报吧。”

三、对老和尚的感情没有言语可以形容 用感恩都会觉浅

  当记者请崇度法师举几个例子谈一谈他从老和尚身上获得的受用时,崇度法师平静地告诉我们,几个例子很难表达他的尊敬,他只能说如果当时没有遇到老和尚……话未说完,崇度法师暂停采访。他几次欲言又止,然后低头整理衣襟,闭眼静坐。

  待整理好情绪,崇度法师平静地说:“遇到老和尚后,我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年,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崇度法师跟着净慧老和尚第一次去北京,明显地感受到,农村与城市与寺院的生活的那种差别,他坦言,接触到老和尚后,慢慢地,世界观、人生观,包括对人的一点一滴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可以说,影响了自己生活的轨迹,影响了自己的生命的轨迹。他认真地告诉记者:“真的没有一个词能够表达我们对老和尚的感恩.感恩,有点浅薄,不能用感恩来表达我们的心。”

  当记者再次追问,是不是没有语言来形容这种感情?崇度法师非常干脆地告诉我们:“没有。”他接着说:“虽然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当你遇到明师,尤其是当你还不知道他是明师的时候,这种影响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知道他在佛教界的威望,他的德行,对整个中国佛教的思索。但是,当时我的认识没有这么多,只是知道他是个僧人。”

崇度法师平静地说:“遇到老和尚后,我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四、“生活禅”是人间佛法的大趋势

  在《石巩寺县志》中有一段关于石巩寺的记载,当年石巩寺有十二处景观,其中有一处景观叫赵州桥。当年,崇度法师就是在赵州柏林禅寺出家,能够来到这里,崇度法师感慨,因缘真的不可思议!说到赵州,崇度法师告诉我们,赵州和尚的影响,赵州的禅法,也是代表了唐朝禅修的高度。比如,在云居山有赵州观,也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谈到是否继承净慧老和尚所提倡的“生活禅”,崇度法师说:“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并不是某个人的,而是人间佛教的一个大的趋势。”

崇度法师说:“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并不是某个人的,而是人间佛教的一个大的趋势。”​

五、震撼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祖师选址的智慧

  去年的这个季节,宜黄下着小雨,崇度法师顺着山门口的古道一路走来,走进石巩寺。初入寺庙,他说:“感觉特别清爽,跟我想象的江南寺庙是一样的。”在石巩寺久居之后,崇度法师从当地的居士口中得知,这里曾是马祖道场,马祖在这住过,这让法师觉得更是不可思议。他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就爬上了那个巩上面,看到水稻、看到水田,感受到当年祖师对农禅并重的思想真的是不可思议。

  从山下到山上,法师说,第一次看到这个石巩的时候,非常震撼。震撼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创造力,还有祖师选道场的智慧和艰辛。早年,石巩寺地处临川,是文化的故乡。比如,曹洞宗的祖庭、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竞无,宋朝欧阳修的祖籍都在宜黄。所以,这里是佛教的一个重镇。

初入寺庙,他说:“感觉特别清爽,跟我想象的江南寺庙是一样的。”

六、超脱胜负,打破物我

  讲到石巩寺禅修,法师说这是最早的弓与禅的结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君子六艺里有对于礼射的一些要求,除了礼仪之外,对做礼射的人的心性要求也很高。关于这一点,法师解释说:“就是要超脱胜负,没有胜负,打破物我,这也是儒家里面强调的君子六艺的射,不仅仅是要求我们会武术,还是要我们通过这个消除胜负之心。”法师还告诉记者,以后,石巩寺也会设一个弓馆,供修行之人修养心性,而且,这是国内首创。

石巩寺也会设一个弓禅馆,供修行之人修养心性,而且,这是国内首创。

七、独特的禅修模式 契合时代和当下因缘

  如今的上班族每天都面临很多工作和生活压力,记者向法师询问,在寺庙禅修对于缓解我们生活的压力有什么帮助?法师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僧人来说,在寺院的禅修和在俗世的禅修差别并不大。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寺院禅修,能够换个新鲜环境感受一种寂静的氛围,帮助禅修者更好地进入一种禅修的状态。未来,在石巩寺会有一种独特的,通过拉弓射箭来进入禅、证悟禅、体验禅、考察自己是否已经安静下来的新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自古有之,现在将这样的形式放入石巩寺既符合当下的因缘,也符合慧藏禅师的因缘,当年慧藏禅师就是以弓箭来接机。

当年慧藏禅师就是以弓箭来接机。

八、真正的拉弓射箭 手里既没有弓也没有箭

  采访中,法师一再提起弓禅馆。他指出,眼下,不管我们是在家里面打坐,还是在寺院里面打坐,或者是随便在公园里面的小溪打坐,这都是进入禅的其中一个方法。但是,我们该怎样去考验禅?去考验我们自己是否已经真正的做到了呢?他说:“通过拉弓射箭就是一个标准。当我们拉起弓箭的时候,你每起心动念,就是指认你能否达到目标的最基本的考验。你说,心很安静,当你拿起弓箭的时候,是否有胜负心,是否一定要打中把心的心有没有?这就是真正的考验你,有没有进入禅的状态。”对此,法师还拿出奥运选手作比,在奥运会上也有弓箭这一项比赛,所有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都有拿冠军的潜质,只是在最后的那一刹那,心出现了问题。所以,禅修是真正的检验内心,通过射箭的方式看你达到了什么地步。 采访最后,法师强调,拉弓射箭不足以表达对禅的认识,只是通过这个形式,来检验我们对禅修的理解,真正的拉弓射箭,其实手里根本就没有弓,没有箭。

拉弓射箭不足以表达对禅的认识,只是通过这个形式,来检验我们对禅修的理解.

九、石巩寺未来会成为佛教圣地

  来石巩寺一年有余,崇度法师经常带着一些居士和法师在石巩寺地界内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不断去走动,去感受,不断发现石巩寺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既想把祖师道场恢复起来,又不想破坏这一方山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石巩寺规划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既有礼佛的区域,也有修行的区域,还有休息的区域。而且,也没有对石巩寺的山体造成破坏,在兴建过程中,哪怕是稍微大一点的树,都是避开的。崇度法师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期望——在未来的几年,随着石巩寺的复兴,随着祖师道场的的复兴,石巩寺会成为宜黄的佛教圣地,也成为全国的一个佛教圣地。接下来,弘法的很多工作,自己会踏踏实实地做,一步一步的来。

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踏踏实实做,一步步来。

聆听出世的智慧 感受济世的情怀
  • 崇度法师
      崇度法师

      江西石巩寺住持

  • 主持人
      王丽君

      大公网佛教频道主编

  • 出品人:林学飞
  • 总监制:王文韬
  • 总策划:史利伟
  • 监 制:史利伟
  • 主 编 : 王丽君
  • 编 辑:胡月冉 王冠 杨蓝
  • 摄 影:姚勇
  • 编 导:徐上杰
  • 设 计:王平
  • 文 字:许楠
  • 技 术:王宇飞
    扫一扫
    关注更多大公佛教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