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众能驻锡曹山宝地是一件很有幸的事儿
曹山宝积寺是禅宗重要法脉曹洞宗的祖庭。专访中,养立法师告诉大公佛教记者,一千二百年前,唐咸通年间,开山祖师本寂禅师来到宝积寺修行,在此继承、发展并完善了洞山良价的禅宗思想,创立“五位君臣”法,形成了一套诠释禅的系统理论。而曹洞宗风也与宝积寺周围的山、水内外相应,皆是绵密无比,细入无间。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宝积寺的女众弟子,每日依旧按照曹洞的钟板行止。“有了钟板,才能被称之为丛林”,养立法师感慨道,“作为女众,能够在这样一个具有完整的钟板行止的丛林修行,我觉得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儿,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
女众能在曹洞祖庭驻锡修行,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儿,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
二、自幼与佛结缘:本焕长老给的皈依证一直伴随我
看着对面这位笑容亲切、祥和的比丘尼,记者不禁脱口问出了埋藏已久的疑问:“您如何与佛结缘,又为何会出家呢?”养立法师淡然一笑,说:“我从未想过出家,皈依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因缘。”
1986年,年幼的养立法师到光孝寺游玩,适逢光孝寺举办皈依法会。彼时,养立法师尚不知晓“皈依”二字究竟有何含义,便稀里糊涂的皈依在了本焕长老座下。本焕长老还给她取了法名,并发了一张皈依证,后来养立法师便与佛结下缘分,开始学佛、吃素。而这张皈依证就一直伴随在养立法师的身边。成年后,养立法师继承家风,成为了一名医生。同为医生的父亲认为当大夫就是最好的菩萨心,并希望养立法师能够在家修行。因而,此时的养立法师也未曾萌生出家的念头。
养立法师:我从未想过出家,皈依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因缘。
三、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师父:一诚长老的眼神像婴儿一样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养立法师结识了一代高僧一诚长老。当时,一诚长老因为颈椎椎间盘突出,来医院治疗,随行者犹豫不决是否应该同意让担任医生的养立法师为长老看病。当养立法师要离开时,一诚长老突然对侍者说,请外面的大夫进来。当她走进病房,第一次见到了一诚长老。养立法师说:“虽然当时他是一个病人,但他给我的感觉却很安详。尤其是他的眼神,就像婴儿一样。那种清澈的感觉瞬间就把我摄受住了。我想我要是能成为他这样的人多好。”
后来,一诚长老生病或身体不适时,养立法师就会去协助治疗。七年的治疗过程,一诚长老使养立法师的内心发生了一种转化,七年前,养立法师认为:学医是第一位,而学佛是第二位;七年后,养立法师认为学佛才是所有事中的第一位。所以,养立法师做出了一个决定——出家。
出家前,养立法师打电话告诉一诚长老自己想要出家,长老说,好。之后,一诚长老每隔一个月都会问养立法师一次,改变想法没有。连续几个月后,一诚长老便亲自在广济寺为养立法师剃度了。养立法师回忆道:“当时,师父亲自给我念剃度偈,跟我一块在佛前,让我求忏悔。当时我的内心很震撼,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出家。”
虽然当时他是一个病人,但他给我的感觉却很安详。尤其是他的眼神,就像婴儿一样。
四、出乎意料来曹山:为发心两字落泪 做大家的服务员
能驻锡曹山宝积寺则完全出乎养立法师的预料。出家以后,师父一诚长老一直希望养立法师能够回江西。养立法师自幼便随宝积寺的圣一长老学坐禅,长老对她很是了解,于是便推荐她到宝积寺。养立法师觉得自己出家时日太短,资历不足以担此重任,便推脱了。结果圣一长老执意要养立法师到宝积寺,而且征得了一诚长老同意。这完全出乎了养立法师的意料。养立法师说:“后来,师父让我五次跪下来发心。我第一次看到师父那么严肃,他让我跪下来发心,好好发心,当时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种很复杂的感受。”为了师父的“发心”二字,养立法师第二天哭了一早上。她说,我发现我自己不论是在家修行,还是出家的这段时间,我都没有“发心”。因为我不想去承担僧团的事情,我只想做一个闲云野鹤,看看书、打打坐、闭闭关。后来我真的发现,发心是发自己不能发的心,才是发心。我没有对僧团有一个承担,没有想为僧团作好一个服务员,我自己内心很忏悔,惭愧。
后来我真的发现,发心是发自己不能发的心,才是发心。
五、曹洞佛学院的三大办学特色
对于佛教教育,养立法师也有一番自己独特的见解。曹洞佛学院的治学异常严谨,学院重视学修并重,上课和禅修是同时进行,一天同临五堂功课。养立法师还提出了曹洞佛学院的三点办学特色,首先是遵从赵朴初先生等教界高僧大德的理念实施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让学僧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脱离僧团的生活。其二是祖师禅。养立法师表示,新时代祖师禅应有新的含义,应实现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的转变。其三则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院每年组织两次行脚活动,到全国各地参访。养立法师表示,未来,他们将把曹洞佛学院办的更有特色。
养立法师表示,新时代祖师禅应有新的含义,应实现从“农禅并重”到“文禅并重”的转变。
六、践行玄奘精神:一个有信仰的人是超越生命质量的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一直关注并支持佛教文化。去年,在他的几次外访当中,都有提到佛教文化以及华人的高僧,最近他又提到了发扬玄奘精神。对此,养立法师认为宝积寺僧众应学习玄奘法师开放、锲而不舍的高贵精神。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转化困难,然后超越困难。养立法师认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从美学的角度是生活质量,从修行的角度是生命的质量,来实践佛法。
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实践佛法。
七、曹山宝积寺当家人:坚守是起步 也是未来
作为曹山宝积寺的当家人,谈到关于宝积寺的未来的思考,养立法师说,首先是坚守,坚守是最基础的。在坚守的基础上再说发展。修行不易,要做到永不退转是非常难的,很多人都觉得坚守是一个起步,其实坚守就是未来。
很多人都觉得坚守是一个起步,其实坚守就是未来
曹山宝积寺住持
大公网佛教频道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