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宗祖庭杨岐普通寺
杨岐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禅宗杨岐宗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栗水河和萍水河的主要源头。杨岐山原名九房山,又名麓山或渌山,因渌水发源于此而得名,何时叫杨岐山已不可考,得名有杨子逢岐一说。相传战国时著名哲学家杨朱路经此地,因山路多岐,迷失方向,凄怆泪下,后人遂以此取名为杨岐山。
坐落于杨岐山寿桃峰下的杨岐普通寺,始建于盛唐时期,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下一大支派——杨岐宗的祖庭。杨岐普通寺初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于唐天宝十二年(753)所创,后甄叔禅师得嗣其法,于唐大历年间新建法堂、僧舍,规模扩大。宋庆历年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将广利禅寺改名为普通寺,兴旺时有和尚上百人。寺内有山门院落,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关圣殿、藏经楼等,现有如来佛、观音、关帝等大型塑像,还有护法韦陀、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木雕神像,杨岐寺肃穆庄严,金碧辉煌,富有我国南方古刹的独有风格,寺周围青山环列,古塔巍巍,古柏参天。自唐至明清,香火鼎盛不衰,每岁之春或佛诞时节,善男信女前往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
1199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东亚、东南亚、北美等许多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也代有传人和广有信徒。杨岐普通寺作为佛教杨歧宗的发祥地,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杨岐普通寺”匾额。
2010年2月,宗门耆宿慧通老和尚来寺礼祖,看见祖庭衰落至此,不禁泪下,当地政府,檀越居士,不失时机礼请老和尚恢复祖庭,重建祖庭,续佛慧命,为僧使命,老和尚欣然应允。
2012年以来,杨岐普通寺景区在已建成大雄宝殿、山门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努力,发挥慧通长老在佛教禅宗界的影响,聘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入主杨岐普通寺,依此取得了香港旭日集团的大力支持,同意助建杨岐普通寺重建项目。
如今,杨岐祖庭历经千百年的风霜磨难,原有的建筑损毁严重,多年来广大信众翘首以盼重现佛教名寺风貌。杨岐普通寺的重建,对于保护宗教文化遗产、弘扬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划,寺院由主入口区、文化园、杨岐医馆、禅修中心、塔院、方会堂、天王殿、大雄宝殿、法等组成,总体布局为“一池、一湖、一中心、一寺”它的建成将为弘扬和继承中国佛教禅宗文化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