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许巍:从年少叛逆到皈依佛门

2013-04-27 11:29:33  来源:大公网


  信佛的许巍,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他平和的生活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他的创作——用一种缓慢的方式,不予强求。姚谦曾说,许巍的音乐像是哲学味更浓的罗大佑。于是,这张《爱如少年》打磨了四年,在“风轻轻吹起沉默”的时候,开始吟唱“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拥有一切”,曲风平淡、安详、中规中矩,甚至,带有一种宗教感。《南方周末》去年年底音乐原创榜的评价是,“没有愤怒,没有深度,但还有情怀与诗意”。许巍也说,自己在这张专辑中,悟到了境界,也悟到了一种身心舒展的方式。

  对人生来讲,这可能是很好的状态。但就音乐本身,当炽烈残酷的青春散场之后,那些曾经热忱喜爱过许巍的人们,会因他不再愤怒而选择背弃和遗忘吗?许巍说:“这是我连想都不想的问题,我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状态,得对自己诚实吧,这是起码的。”如今回忆起来,十年前写《执着》、《两天》、《在别处》的自己,和寻找“爱”与“温暖”的自己,在他看来,并非完全判若两人,“依然相同的,是每天稳定的练琴、读书、写歌”。只有某些时刻,过着平静生活的他才体会到原来有很多人喜欢他。现在的许巍拥有自己的歌迷会,还有专门的论坛。他观察到自己的歌迷也很有趣,很少有那种狂热的粉丝,都很理智、理性,“我们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相处”。

  《爱如少年》出来之后,赞美之词不少,但同样招致批评与诟病——歌词、旋律、结构显得单调重复,有人甚至笑谈,初听新专辑乍以为是一首歌的连续播放,仔细一看是十三首……“所有的评价,我都坦然接受”。他最近在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发现“每件事都是如此,永远听到两种声音——喜欢得一塌糊涂,或是批评得一无是处”。他说自己从2002年开始,已经不大关注他人的评价。“搞创作的人,看多了评价也没什么意义,还是得自己一首首写。就像写小说的人,也不用成天盯着文学批评家吧。”

  “我现在并不特别期待被人理解,这是40岁之前发生的最大转变。不仅是音乐,生活也是如此。因为只要有所求,就会出现问题。有求则苦嘛。”读了《空谷幽兰》之后,他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样,“无论身在俗世还是归隐山林,都要面对很多问题。”

  同样来自西安、一度进入红星生产社的郑钧,如今开酒吧、建农场、创作小说《菜刀温暖》,用各种方式尝试做一个“享乐主义者”。相比而言,许巍更专注于用音乐表达自己,“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易,就写写歌吧,简单一点。”

  “我只希望做一个普通人,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更简单,更平淡,保持童心。”想起那首酒吧内常青树一般的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从反叛到皈依,也许就是许巍对自由的选择。

责任编辑: 储外明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