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正风 近来,龚琳娜《法海你不懂爱》在网上流传,引起佛教界众多批评,有人认为娱乐要有底线,不可戏谑佛教人物。此前,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已把法海塑造成一个恶僧。而在佛教历史上,法海究竟是一个拆散幸福家庭的恶僧,还是一个有作为的高僧?记者就此专访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学愚教授,他表示,文学作品中的法师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形象,而歪曲的背后除了有社会背景的元素,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佛教徒的正信力不够。 学愚教授介绍,历史上的法海和《白蛇传》中的法海不是同一人。在佛教历史上,有很多叫法海的僧人。唐朝宰相裴休的儿子,年轻时在湖南沩山密印寺出家,后到金山寺。裴休当时写了一首诗,“含悲送子入空门,朝久应当种善根。”在湖南密印寺,其石碑上也有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宰相裴休捐建密印寺。时年,皇子得恶疾,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而对于法海出家的因缘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宰相裴休佛缘深厚,也为培养儿子的品性,所以让其出家,但对于各种说法,在学愚教授看来并不冲突,“裴休是一个非常有佛教信念的人,他让自己的儿子出家,即使是替皇子出家,也是一举多得的决定,佛教讲功德,出家是需要发大心的。” 法海到了江苏镇江,传说金山寺之前因为有一蟒蛇围着那个地方,人们不敢去供香,庙宇荒芜,后来法海與白莽门法,将白蟒赶入江里,并断指誓言复兴金山寺。在《金山志》上曾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宋朝诗人张商英有诗道:“半间石室安禅地,盍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这首诗被制成楹联,如今还挂在法海洞中。说的是裴头陀初来金山寺时,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裴头陀曾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就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修寺盖屋,重继香火。在学愚教授看来,法海在传说中,重继金山寺香火。“法海光复金山寺的功德功不可没。” 另外,学愚教授也谈到,历史上还有叫法海的僧人,如六祖惠能的十个弟子中就有一个叫法海的弟子,后来那个法海弟子还作了《坛经略序》流传至今。 而《白蛇传》的故事,其根据清代冯梦龙编篡的《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加工而成。学愚教授说,故事中的法海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只是文学作品杜撰的人物而已。 法海为什么被歪曲? 不管是《白蛇传》还是现今网络流传的歌曲《法海其实你不懂爱》,法海在人们心中成了一个毫无人间情感的恶僧,民间艺人把金山的神话和白蛇故事联系起来,采用民间文学常用的捏合手段,组成了白蛇传的雏形,也让法海成为人们众矢之地。 这种歪曲在学愚教授看来,有当时的历史原因。明清时期佛教衰落,正信力不够,民间对佛教乱象问题,比如道风不正,僧团腐败之类,让人们形成各种成见,而历史传说中拥有一个修行禅通的法海有降服巨蟒的故事,可以吸引很多读者,于是法海的人物形象也在文学作品中成为反面人物出现。“法海在作品中不是‘人’,只是一种杜撰”。学愚教授说,纵观明清小说,佛教人物几乎都是负面的。“当时,民间对佛教的认识并不是通过接触佛教、研读佛经去获得对佛教的认识,而是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佛教,比如《西游记》《济公》《白蛇传》。“但文学作品中的法师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形象,如此,也让民间对佛教产生种种误会。”学愚教授说,歪曲的背后除了有社会背景的元素,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佛教徒的正信力不够,“依照今天的说法师正能量不足。” 佛教需要积极入世 在面对歌曲《法海你不懂爱》,明贤法师立即回应了一篇名为《一位僧人眼中<法海你不懂爱>》文章,法师在文章中说到:“虽然我们处于娱乐至上的时代,可是有些必须尊重的道德及宗教伦理是不可以打破的。”“中国文化并不缺乏岭东和活泼,但绝非将肆意妄为误读为幽默。对历史人物、特别是佛教历史上祖师级别的宗教领袖,必须要有一些敬畏之心。” 学愚教授也谈到:“正信不足,邪信就会兴风作浪。”若要破除社会上各种成见,佛教界必须加固正信的力量。对于娱乐需要底线,佛教界在捍卫的同时须藉助法律。最重要的是,佛教界在批判的同时,更需要树立正面正信的佛教,“只破不立是不行的。” 当然,对于作为佛家弟子的延参法师说“法海多管闲事”的态度,学愚教授表示愤怒,“作为佛子,他不懂历史还乱说话” 。 在学愚教授看来,现今社会需要一个宗教师,需要一个信念,需要一个依托,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说佛教可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学愚教授表示,“佛教有很多好东西,但如何拿出来?过去佛教讲缘分,随缘,并不积极去弘扬佛法,但缘分也需要创造,创造因缘弘扬佛法,积极奉献,积聚功德。” 当然,现今佛教在慈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愚教授说,佛教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不光是慈善,慈善别人也能做,而佛教更多是在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改造人,提升社会正信力,改善社会风气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成就。“佛教需要积极入世,其实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佛教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