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特点及修行步骤

2013-05-28 13:12:44  来源:大公网佛教

  (一)凡事有因有缘才有果

  以这个准则来指导人生,就可以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恶行善,不要做一切恶,要奉行一切善。种善才有好果,作恶就没有好结果。这个是标准的,行善受福,作恶遭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时间迟早的问题。古往今来,任何人、任何时代、任何集团都逃不了这个规律。

  所以提出因、缘、果,了解因、缘这个法则,指导人生,就可以做到止恶行善,进一步就是打扫内心,把内心的肮脏龌龊打扫干净,恢复身心清净,达到最高的理性。按照佛法来讲,明心见性就可以得到解脱,就可以得到自在。

  (二)佛法所讲因缘果,时间长、空间宽

  时间长就是有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一个人不单是看到现在,也要看到生前,还要看到死后。你不要只顾现在,也要想想将来,时间很长的呀!空间宽,就是说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一切都是因、缘、果。你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人,吃饭要靠农夫,住房子要靠工人;生活享受要靠商人。你要保持家庭的安宁、不受危害,还要靠国家。所以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与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有关系。个人与众人的关系,人与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一片的,不能分开。既然不能分开,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要保持和谐,保持理性。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斗争,那就很平安。有这个精神、这个行动,就可以消除社会的污染、人间的污染、自然的污染!你们想在这个没有污染的境界中该是多么的好啊!因此,佛法的因缘果广大得很。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

  佛法中经常还讲到“众生平等”。《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建立平等的观点。在佛法之中没有什么尊卑贵贱、男女老少,没有这个差别,没有这条鸿沟,差别界限是被打破了的,这是真正的平等,这样才能恢复人类的和谐,大家才能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为什么众生平等?因为众生都有佛性,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都有佛性,尊重众生也等于尊重佛一样的。我们救苦救难,热爱众生,也等于尊重佛,佛很欢喜。

  (三)因缘生法是真空妙有的

  佛法所讲的空是从因缘生法这个原则上建立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法,而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是梦幻泡影。你们想嘛,是不是这个道理?《金刚经》最后一首偈子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说我们这个人生像做梦一样,百年都是梦啊!你在现在回忆你的过去都在做梦,我们在梦中,都是需要醒觉的。

  幻,就是一切都是变化的现象,都是变化的。就像那个演电影、演戏一样的,舞台上在表演,实际上它是幻现的,一会儿就没有了。

  泡,就是水泡啊。我们这个身体就像那个水上的浮泡一样,一会儿现了,一会儿就没有了。五蕴身是假的呀!是假合的、因缘和合的。

  影,我们的行动像影子一样的。行动如影,有什么行动就有什么影子,但是影子没有一定,而是变化的。

  露,就是说我们的富贵功名,哪怕你是大资本家,你就是政治地位最高的人,也像那个露水一样的。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就没有了。这些荣华宝贵都是无常的、变化的呀!金钱是不可靠的,靠不住的呀!

  电,什么叫电呢?形容我们这个光阴哪,像电光石火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叫电。

  这几个比喻是《金刚经》举出来的,说明这个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

  你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就不要执着“我”和这个五蕴身有个实体。为了这个五蕴身去追求一切、贪婪一切。你看世间上,为了保持这个五蕴身,这个假躯壳,去追求享受,过度地追求就要损害别人。你看社会上那个五毒现象,贪污腐化呀、抢劫欺骗呀、黄色淫乱呀、吸毒贩毒呀等等,他为了什么呢?为了自己享受,为了这个“我”。

  那么另外你就要认识到你的财产,你的房屋,你所有享受的东西这些都是变化的。你了解这个道理后就要“空”,空什么呢?把贪心空掉;把烦恼心空掉;把无明空掉;进一步把这个妄想执着空掉,这就是佛法讲的“真空”。能够空,你就能够认真地对待事物,自己本身生活就可以少欲知足,淡泊一点都可以;不要过于贪,对人、对生物、对其他的众生都要尊重;要广行布施,救苦救难。你就具有这么一个无我精神了。空就是无我嘛,为什么叫空呢?就是以无我的智慧,消除我见,消除我执。不要一切为“我”着想。而要树立起“我本身生活过淡泊一点没关系,多余的可以做好事”的思想。

  佛教的经典对个人的财产如何分配,提出了四分法。你有钱财,第一份,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要承事供养;第二份,用来做好事,救苦救难,如救济贫人、修庙、供养三宝都可以;第三份,养活自己,天经地仪;第四份,可以再积累,进行生产上的投入,而不是叫你把它消耗完。这就是佛经对于经济方面的分配原则,这样子就很合理,用得也很正当。

  因此,空就是空除我执,消灭贪心,这样子达到身心清净,自己品德高尚;对人呢,能够慈悲,救苦救难,达到这个目的。这也就是佛家的基本教义。

  你们想一想,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谈这个,道理很深的呀!发挥起来,三藏十二部教典有万卷以上,新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是二万三千多卷!我现在活到八十一岁,我从十岁出家,到现在将近七十多年了,我读的书不少啊!我进了两所佛学院学习,后来也教了几所佛教学校,还写了很多文章,写了很多书,但是我都还没有把大藏经全部读完哪!我只是把那些大部头经如《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报恩经》等等读完了,其它有些经我都还没读到过。为什么呢?时间短了,时间不够。我们这个佛法的书籍太多了,浩如烟海,精深博大。现在我还在继续学,活到老,学到老。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海洋,其理论的中心是指导人走光明正道,不是空谈的。

关键字: 长老 佛教 不可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