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塔 位于陆良县真理街的大觉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对称,掩映在翠柏中,古朴秀雅,雕梁画栋。这一古建筑艺术群体,在南北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后殿(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厢房、千佛塔等。198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殿东侧的千佛塔始建于元代,尤其引人注目。 据民国版《陆良县志》载:“大觉寺始建于元,重修于明万历。迨后代有修葺,不失旧观,最后一次重修于民国初年……千佛塔亦加修固,至今完整,巍然矗立霄汉。”千佛塔为七级六面形、密檐式砖石结构的实心塔,通高18米,每级每面都砌有许多方形小佛龛,每龛各有一尊陶制释迦牟尼佛像,总计1622尊,故名“千佛塔”或“诸佛宝塔”。又因塔顶上饰有两只展翅欲飞的铜制“金鸡”,所以当地人称其为“金鸡塔”。金鸡原名“金翅鸟”或“大鹏金翅鸟”,亦名妙翅鸟,梵名“迦楼罗”,是古印度传说中的大鸟,因它翅翮金色而得此名,为佛教护法神中的“天龙八部”之一,传说可日食恶龙三千,能镇鳌鱼避水患。云南自古多水患,因此佛塔常以金翅鸟镇守。装饰有金翅鸟的塔多俗称金鸡塔,金鸡造型最能代表云南当时的传统风格。 相传千佛塔塔顶的两只金鸡是用以监视鳌鱼,如其欲动,金鸡即啄其眼,不让鳌鱼翻身以避免洪水成灾。从前,陆良坝子常被洪水淹没,一马平川的大坝子,满目荒凉,人们哀叹而又无奈之下便取了个地名叫“六凉”。古人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灾后的大坝子,眼见之处皆荒凉,“六凉”之名即由此而来。所以,历史上的陆良二字是“六凉”,千佛塔亦是“六凉”一名由来的又一物证。 千佛塔塔基为四方形,七级六面的塔身由下往上逐层收缩,线条对称工整,精巧挺拔,塔檐每层转角处起一翘角。塔刹为葫芦形状。葫芦是道教的法器和标志,此种造型独具云南地方特色,融佛道二教文化艺术于一体。在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清康熙三十年(176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三次大地震中,陆良县城的房屋被震倒无数,但千佛塔连裂缝都没有,充分显示了古代建筑设计师的聪明智慧和建筑工匠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1982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千佛塔又重展雄姿。(支云华 作者单位: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