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塑 梁启超曾题“海内第一名塑” 宋塑:“海内第一名塑” 在灵岩寺主体建筑千佛殿内周围壁坛上,端坐着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32尊,塑于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在明万历年间迁入千佛殿内,同时又补塑8尊。这批塑像有的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仍保存完好,且艺术水平高超,尊尊动人,个个传神,无一雷同。梁启超曾有“海内第一名塑”题字,该题字碑现立于千佛殿前。 这些塑像皆坐于80厘米高的砖砌束腰座之上,头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厘米之间。根据现存木牌题榜,这40尊罗汉有释迦牟尼弟子、印度高僧,有中国高僧慧远、慧可、智顗、济颠,还有灵岩寺历任住持等。每尊罗汉像前原本都有木制座牌,后因年久丢失不全。上世纪30年代初,灵岩寺僧人大文重写题榜时,遗失题榜者便随意从佛经上查了些梵僧名字予以填补,这说明现在的题榜并不可靠。 关于这批罗汉像的制作年代,由于文献缺载,一直众说纷纭。1981年,文物部门维修罗汉像时,在西第十七尊罗汉像体腔内壁,发现墨书题记:“盖忠立。齐州临邑,治平三□六月。”治平三年为1066年,这条题记,明确了这批罗汉像的塑造年代。 这批罗汉像,采用中国传统的彩塑方法塑造。其塑造过程,是先根据拟塑人物的动态用木制成骨架,手指等细部则以铁条为之。骨架做好后,首先缚扎芦苇或谷草构成雏形,然后护以粗泥,捏塑胚胎。干后,再用湿润粘软的细泥自内而外逐步添泥,用捏、塑、贴、压、削等办法塑出具体的形象,此谓中泥。中泥干后,再用榆皮绒(或麻筋)、细沙、胶泥等合成的泥膏塑造形体表面的细致部分,并在整体干后进行整形,涂以经胶质调和的白垩为底色。最后用点、染、刷、涂、描等技法敷彩,画出细部,对手足、颜面等肌肤露出的部位涂以油蜡或蛋清,使之呈现柔软、光泽的质感。繁复而细致的制作程序保证了塑像生动的形态,尤其是罗汉身着的丝般质感的袈裟、额头凸起的青筋、手背隆出的血管,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以至于今人竟不愿在部分油彩脱落的地方进行补色,唯恐破坏了塑像浑然一体的感觉。 这批塑像在技艺方面,造型写实,神态感人,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的精湛技巧和创作才能。他们大胆采用了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惟妙惟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对衣纹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衣纹可以体察到人体的筋骨。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刻画得清清楚楚。在创作中,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坐姿,但由于动作各异,形神不同,无一丝单调,反而因丰富的面部表情,平添一种亲切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