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谷寺

2013-05-28 16:18:48  来源:大公网佛教


南京灵谷寺

灵谷寺大雄宝殿


玄奘大师顶骨舍利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原称蒋山寺,在今明孝陵处。灵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为安葬名僧宝访(宝志)而建立的寺院。

  发展历史

  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

  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朝开宝年间(968一975年),更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又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明朝建都南京后,选择龙盘虎踞的钟山西边为皇家陵园,明太祖就把寺庙迁到钟山东南麓,合为一寺。这里“左群山右峻岭,北倚天之叠嶂,复穹岑以排空,诸峦布势,若堆螺髻于天边。”寺庙建成后,明太祖赐额“灵谷禅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

  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1000余人.除现存外,当时还有金刚殿、天王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禅堂、客室、方丈室等。朱元璋曾御笔题额“第一禅林”。

  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

  清代中叶的灵谷寺,又恢复了昔日的盛貌。除殿宇修复外,并有“灵谷八景”著称。这八景是:钟阜晴云,浮图秋月,古殿钟声,苍池松影,银杏栖霞,清泉咽竹,空衍应掌,曲水流筋。

  灵谷寺建筑当时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但是建筑大多毁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前。今天的灵谷寺是清同治六年曾国藩所修"龙王庙"。

  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现在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院落原为观间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东跨院的正厅为玄奘法师纪念堂,里面陈放着六面七级飞檐桃角檀香宝塔一座,塔内安放着玄奘法师的部分顶骨。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朝高僧,唯识宗的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据文献记载,玄奘法师圆寂于西安,葬于兴教寺塔,黄巢起义时遭盗而捐残。后来,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得玄奘法师顶骨,迁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的报恩寺,建一座砖塔,埋藏顶骨,名为“三藏塔”。清未遭兵燹而毁。1943年2月,日本侵华战争也祸及法师英灵,日本侵略者在报恩寺遗址盗掘,得铜匣石函,内藏玄奘法师顶骨及宋天圣丁卯(1027年)、明洪武丙寅(1386年)二葬志,分运日本及北京,汉奸诸民谊得其残余。抗战胜利后,顶骨移至中央博物院(现古生物研究所),1949年后置毗庐寺,后移至南京博物院,现在终于回归佛教圣地。

关键字: 南京 灵谷寺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