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力挺明贤法师 向“娱乐无底线”说“不”

2013-01-25 13:4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几年前,流行于港台、大陆的对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恶俗篡改,不仅将无聊的调侃落到一代民族脊梁玄奘大师之身,更是直接以调侃中国民众最为普遍信仰和崇奉的观世音菩萨为噱头,招摇过市,这实际上已经越过了娱乐的底线,即不损害人伦、道德,不作贱神圣。严酷的现实是,此类事例已近乎泛滥,而决非个别;然而,在国人中,包括在佛教信徒,对此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应,致使娱乐圈不断地、有恃无恐地触及人们神圣性的信仰。此类事件的一发再发,终于引发了以宗教界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对本属娱乐范围之事的严肃、认真对待。

  几年前,侦探小说《达•芬奇密码》畅销全球,同时,引起国际基督教界强烈抗议,同名电影在世界各地基督教国家相继被禁演。《达•芬奇密码》的畅销程度,确实令人惊叹,能够连续三十五周名列国际畅销书榜首的书,这还是第一部。《达•芬奇密码》本为一部流行的小说,其所描述的无非是那些屡见不鲜的侦探主题。但是,该小说所涉及的背景却是基督教最为神圣的命题——耶稣的神性。书中对基督教教会的圣典《圣经•新约》的记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由于这一命题涉及基督教的根本立足点,涉及基督教的信仰之基础,因此,引起基督教世界的普遍强烈反响,应是在可预料之中。更为严重的是,该书作者布朗先生信誓旦旦地宣称其作品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考证基础之上的,使人们无法将《达•芬奇密码》仅仅作为一部纯粹的消遣性小说对待。不由得联想到上世纪出版的,也曾经风靡一时的《圣血•圣杯》一书的主题思想。人们关怀自身的信仰,也理所当然地关注其信仰的对象。以宗教为对象,以信仰和神圣性宗教领袖或龙象之辈为艺术创作对象的作品古已有之。著名的《西游记》中,即借助了一代高僧,有“民族脊梁”之誉的玄奘大师西去求法的真实事件,作了神话性的、小说化的艺术处理,其中的玄奘以“唐僧”之名而流传后世,以至于笔者2011年在出席第三届玄奘大师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向大师故乡偃师的老乡问及玄奘大师父母之墓地在何处,欲前往凭吊之际,笔者的同姓老乡居然不知玄奘为何人,经一再提示方恍然大悟:“你说的是唐僧吧?”可见神话小说中的唐僧与真正故里的文化名人、宗教神圣人物玄奘,并未在民间形成重叠、混淆。另外,在民间流传甚广,并被现代多次搬上电视银屏的《济公传》,在日本作为动画片主题的《聪明的一休》等,都是以历史上真实的佛教祖师大德,即中国南宋江浙之五山十刹之名刹灵隐禅寺之道济禅师、以及日本历史上著名临济宗大师一休宗纯等为中心而展开,更有明代的《三言两拍》,由诸多中短篇小说构成,不乏对于僧众中的败类行径的揭露。此类作品也同样存在于欧美国家诸多作家的笔端,特别是欧洲的不少作品也常常以揭露基督教僧侣队伍中的败类之丑行为主题。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加工、小说的演绎、或民间的渲染,既有严肃、认真,以维护宗教的神圣性、信仰的纯洁性为宗旨者,亦有以幽默为手段,借助于神圣人物而承载善良、智慧、慈悲、正义的理念或禀赋者。由此,许多涉及宗教题材、信仰情怀、神圣人物的作品,之所以并未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感,也未引起宗教界的激烈反应,其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决非无原则无底线的纯粹的娱乐,而是担当着文学艺术的功能,对广大受众而言,具有提升鉴赏能力、陶冶精神境界的正面效应。

  

责任编辑: 李兴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