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王子访华引领英伦风 佛教渐成中英共同元素

\
习近平会见威廉王子(图片来源:中新网)

英国中学生学习参禅 (图片来源:资料)

  大公佛教3月4日讯(记者胡月冉) 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到访的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习大大还赠给威廉王子两句中国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百闻不如一见”,并相信威廉这次访华一定是收获之旅,友谊之旅。威廉表示,英中关系源远流长,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抱有浓厚兴趣。

  据大公佛教记者观察,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是威廉王子此次的访问重点。3月2日上午,他的第一项公开活动,就是在英国驻华大使官邸为小羊肖恩雕塑点睛,正式启动了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近年来《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等英剧俘获了不少中国粉丝的心,威廉王子此行更是加剧了中国的这股“英伦风”。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微博上,就有网民纷纷“请愿”:王子,能不能催一下新一季的《神探夏洛克》?

  但网友们不知道的是,近年来,这股“英伦风”的发源地增添了许多佛教的气息。近三百年来佛教在英国由最初的萌芽到如今英国政府公开在各中小学推广佛教教育,佛教在英国的发展可谓极为迅速。而在中国,佛教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佛教已渐成两国共同重视的文化元素,相信中英两国在这一共同文化背景下,将会结下更加深厚的友谊。

  佛教在英国的起源:1796年便对佛教经典加以注意和研究

  英国在公元一七九六年统治全印度时,便开始对印度文化及佛教经典加以注意和研究。英国人关于佛学的研究者,曾经出过很多人才,其中最杰出的有两位:一是马格斯·缪勒(Max Muller),一是里斯·戴维斯(Rhys Davids)。马氏为梵文专家,在一八七九年,发行《东方圣书大集》(Sacrad Books of the East)四十九卷,从此备受学术界的推崇,在他的专集中,有若干的佛教经典,为小乘律、《长阿含经》、《佛所行赞经》、《观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法华经》,和所发现的梵文英译等书,开始引起了英国人对于佛教研究的兴趣。一八八一年,里氏在英国创立巴利圣典协会(PaliText Society),译出了流行于斯里兰卡的南方圣黄,经律论三藏、济释史传等书。又得到泰国国王的资助,刊行了巴利文三藏圣典,更影响到欧洲人士对佛学研究的兴趣。以上所述为两氏对佛学西传的两件大事,但都有英、法、德等国学者的参加,在十八、九世纪间,这对欧洲学术界济入了新的血液,马氏和里氏曾分别在牛津和伦敦两大学开讲佛学,影响很大,伦敦佛教协会便公推里氏为会长,里氏的夫人亦译有《法聚论》等佛书多种。

  佛教在英国的传播:二战时衰落 战后复苏

  20世纪初,英国始有佛教徒,第一个比丘是贝纳特(法名阿难陀弥勒)。他于1898年去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研究佛法,在缅成立了国际佛教会;1908年率布道团去英国传教,但遭到了失败。1906年杰克逊、埃仑等人在伦敦首先组织了英国佛教协会,公推李斯·戴维斯为会长。两年后,改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佛教会,并在利物浦、伯明罕、曼彻斯特、牛津、剑桥和布莱登等地建立分会,出版《英国佛教》;1926年又从灵智学会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伦敦佛教会,并在丹佛、爱丁堡等地建立分支,把《英国佛教》改名为《中道》。这个会提倡大、小乘并行,参加的人数较多,迄今还有重要的影响。1926年锡兰的达摩波罗去伦敦传授佛法,创立了摩诃菩提会伦敦分会。这个组织主要宣传南传上座部的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佛教一度衰落,战后即又复苏,除原有的大小乘佛教继续发展外,还引入了藏传佛教的很多派别。

  中国佛教在英国:太虚大师英国弘法 星云大师创建道场

  中国佛教除了太虚大师曾于一九二八年至英国弘扬佛法外;一九九0年十一月,星云大师赴欧洲弘法暨成立佛光会,途经英国考察时,赋予当时正在当地深造的依益法师及永有法师两项任务:一、在伦敦成立道场;二、在当地成立佛光会,目前佛光山在英国已有数个道场,国际佛光会也设有协、分会,以推广人间佛教。2014年11月23日晚,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大和尚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拜堂,发表题为“慈悲、圆融、宏博——把握汉传佛教过去、现在、未来的精神脉络”的主题演讲。

  英国佛教的近况:英国佛教徒人数持续增长

  近年来,英国佛教徒人数有较大的增长,1970年联合王国有佛教徒约3万人,1975年骤增至8万多人,1980年又增至12万人以上。1970~1978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1。3%,其中藏传佛教信徒约占50%,上座位中佛教徒约占25%,大乘禅宗佛教徒约占25%。出现了12个要佛教中心和45个教团组织。

  英国国会立法:佛教成为英国各中小学校正修课

  1994年7月5日,英国教育部长、大英王国大主教与全英国教科书决策委员会主席等三人,召集全英国各大宗教代表会议,正式推广及促进“各中小学宗教教育不仅以传统基督教为主,也应顾及与实行其他各大宗教教育”的新教育法令之实施。宣布政府主办之公费学校的所有学生由5岁至16岁,在中学 GESC&会考前,必须研读五种宗教科目,即基督教为必修科外,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等,由各地方教育部与学校磋商,选读其中之四科。中学会考之宗教考试,最少要考二科,即基督教为必考科与另外任何一宗教科,所以各私立学校亦不能例外。

  1994年,全英国教科书决策委员会,公布了两种模范教科书与科目选择之指南,以促进协助辅导各学校对此新教育法令之实行。全国108个大小州郡,以此为依据,制订出各自的宗教教学大纲,譬如肯郡(Kent County)为全英国最大之州郡,亦拥有最多学校(630所中小学),此郡之教育部(地方教育部)已议决公布,并指示其所管辖之所有学校,选择佛教为第二宗教必修科。

  据主管肯郡宗教教育的韩利普先生(Hannibal)所言,佛教以缘起法、四圣谛为基石,符合当今科学,易为西方人所接受;倡导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又主张和平、非暴力,对提升社会道德、维护社会安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肯郡教育部宗教组的官员,尤其是他本人都非常乐意,并积极促成佛教在每一所学校成为正修科,这是英国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在各中小学推广佛教教育。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