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中国佛教界的“哈佛”为什么要给这位佛教改革家著书立传?

\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暨《太虚大师全集》编修项目启动仪式在南普陀寺举行\
活动现场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致辞\
僧俗两界的大德学者济济一堂\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暨《太虚大师全集》编修项目启动媒体见面会\
共同缅怀太虚大师\
厦门南普陀寺\
全体合影留念\
太虚大师刊登在《大公报》的文章

  南普陀寺的山门内,藏着国内创办最早的佛学院之一———闽南佛学院。这是汉传佛教最好的佛学院之一,不仅培养出许多高僧,任教的老师中更有高僧大德。3月19日,由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太虚大师全集》编修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仪式在南普陀寺举行。厦门市有关领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法师等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今年是太虚大师七十周年冥诞。太虚大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他身处时局动荡、危难重重的近代社会,凭着爱国爱教的决心、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勇于革新的精神,倾其一生为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奔走。他曾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的佛教改革主张,提出建立新的僧团制度,并创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思想,奠定了中国佛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他还重视僧伽教育,主张培育僧才,创立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佛教教育机构,引领了民国时期创办佛学院的潮流;在民族危难、举国抗日的生死存亡之秋,他还多次作文演说,振臂高呼,振奋民族精神、声援抗日事业。太虚大师既是造诣高深的佛学理论家,也是近代佛教改革的积极实践者,还是近代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因此,在其圆寂七十周年之际,举行此次纪念活动并召开研讨会、编修《太虚大师全集》具有重大意义。

  启动仪式在太虚大师住持南普陀期间作词、弘一法师作曲的《三宝歌》中开场,由闽南佛学院教务长静安法师主持仪式,则悟大和尚首先致辞说:千年古刹南普陀寺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发祥地、实践地与输出地。南普陀寺在大师的锐意改革中,以建立教场弘法利生为宗旨,推动戒法修持,培育寺僧才智,由此迎来了重辉的气象。闽南佛学院也在大师的主持下,对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从此闽院的院誉鹊起,声名远播,成为国内外著名佛教高等学府和近代中国佛教教育的重镇,在僧伽教育的探索中,引领了中国僧伽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中国佛教培育出了一大批出色的佛教僧才。他强调:我们举行《太虚大师全集》的编修,不但是深切缅怀大师为佛教所做出的功德事业,更重要的是从大师的文字般若中,感受大德的典范,传承大师的精神和理念,效法他的悲愿和深行,努力地引领众生同行“人间佛教”成佛大道。

  随后,南普陀寺首座济群法师、闽南佛学院法缘法师先后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颂教授以及世界宗教杂志社主编李建欣教授等也分别发表讲话。本次新修《太虚大师全集》工程由太虚大师一手创办的闽南佛学院主持,则悟大和尚出任主修,王颂教授担任主编。并在启动仪式后,在采访中就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当日下午,召开了《太虚大师全集》编修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闽南佛学院的相关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王颂教授主持。

  王颂教授介绍了此次编修工程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方针。这次新编《全集》将尽可能保留印顺法师主编的《太虚大师全书》原貌,全面校勘核对现有资料,并补充增加新资料。工作将从编订资料补编开始着手。《太虚大师全书》问世七十年,海内外学者受用无穷,但因当时的时间、条件等所限,且随着时代发展和读者群的拓展,在材料、体例等方面尚有可以进一步完善之处。此次新编《全集》将尽可能地吸纳、邀请海内外近代佛学研究、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并大力采用现代的检索工具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收录,以使此书成为近代研究、民国研究各领域同行都能借鉴参考的资料。

  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太虚大师与人间佛教思想”、“太虚大师全集编修的方针和意义”、“民国佛教历史与文献研究”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太虚大师作为“人间佛教”理论的首创者和近代佛教改革的巨擘,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新时代的佛教建设亦有重大启发。应以此次编修工程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对大师佛教改革思想以及人间佛教思想的研究,为当今佛教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并促进对民国佛教的研究,推动研究水平的提高。

  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出席研讨会并对会议成果进行总结发言。

  出席此次《太虚大师全集》编修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仪式的有关领导及大德法师有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灿民;厦门市宗教局局长黄娇灵;厦门市宗教局一处处长沈仲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闽南佛学院学报主编济群法师;闽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闽南佛学院副院长法源法师;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导长净心法师;闽南佛学院院长助理弘来法师;闽南佛学院办公室主任界淞法师;闽南佛学院教务长静安法师;闽南佛学院国际部筹备组主任祖光法师;闽南佛学院教研室主任法缘法师等。

  纵观太虚大师的一生,太虚大师与大公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大公佛教记者梳理查询,自1930年起,太虚大师就开始陆续《大公报》发表自己的文章,其文字纵横捭阖,激荡时事,颇有宗师之气概。如1940年6月7日《大公报》在第三版刊登了太虚大师撰写的文章:《佛教与国际反侵略》,希望佛教徒承担起维护正义的责任,协同一致,消除战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损害。同年7月7日,《大公报》刊登太虚大师的《精神团结与佛教之调整》一文,希望社会改变向来歧视佛教、轻蔑佛教的观念和一些伤害佛教徒的做法,也希望全国僧众注重讲习研究佛典,多闻正解,如理实行。1942年9月19日,大公报星期论文刊登了太虚大师《中国今后之文化》,以求中华民族发挥涵容的特色,促进文化发展,以期实现社会大同文化。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值得今人学习、研究、奉行。

  作为一位影响世界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用自己的声音与行持影响了佛教界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公报》是太虚大师议论时政、发表灼见的阵地,为佛教的传播与佛法的澄清,承担了应有的责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yanniwu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