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铁佛寺释演顺法师
书法作品:宁静致远
画作:清廉图
书法:天行健
书法:厚德载物
书法:和
书法:难行能行
书法:难忍能忍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画作
清凉入心惟夜月 无私惠我有春风
新年期间,庐山铁佛寺释演顺法师的一项善举在社会上激起了广泛的波澜:截止元月上旬,他已向社会捐赠书画作品近百幅。释演顺法师以实际善行,促进宗教与社会相适应,践行佛教“慈悲喜舍”的优良传统,以大乘心,行入世法。为了搞好这次捐赠活动,他一方面向社会发出捐赠书画作品的消息。同时,不辞辛劳,日夜创作,并负责以快递方式将书画作品妥善寄给有意收藏者,为大众捎去一份新年的问候与祝福!
因字结缘 学佛修慧
“人在卾赣三十春,念系菩提四八身。慈意常随悲心起,布施不论有缘人。手提狼毫当怀古,口诵真经又放梅。墨香旜檀紫云伴,草鞋行处闻春雷。” 、“废纸三千为艺事,铁砚磨穿命光减。个中辛苦有谁知?无边虚空冷月闲。”这是释演顺法师新作的两首“感怀”诗。
释演顺号净明,别署文吉,俗名司步群。196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自幼酷爱读书,十二、三岁时即刻苦练习书法,拜当地名家张之为师,长大后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在张之先生指导下,由唐楷入手,临池日课,待架构既立,刻意于汉隶,《张迁碑》、《朝侯小子残石》等。
他一生虽然经历坎坷,社会角色转换较大,但自小喜欢书法的秉性却始终不渝。可以说是因字结佛缘,制心于墨池。1996年,释演顺参加鄂州莲花山碑林工程建设时,得以知见历代名家碑帖,由此对书法艺术愈加产生浓厚兴趣,每天习书不辍。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佛教文化,决定皈入佛门,虔心念佛。于2007年在庐山铁佛寺皈依,留寺护法,虽未剃染,心已出世。以久居丛林,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出世心坚定,在2007年冬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那天,依妙乐长老剃度,出家为僧。2008年10月,在湖北黄梅五祖寺受具足戒。历任典座、书记、知客、副寺、监院、首座等执事。释演顺自剃染以来,纵使命运多舛,然向道之心犹坚。身在佛门,五明修身,积极参与扶贫助困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除捐赠书画作品外,还随缘随份向社会捐款捐物,有时捐得口袋空空如也,正如演顺自题诗偈所云,“闲云四海独行影,法雨一笺惠真知。宴客素味空囊橐,利他唯书寄莲池。”这些善行、善举在江西、湖北两省,乃至宗教界广大信众中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诚如明学长老所言:“以书法弘扬佛法,用佛心转化尘心”。
书画利行 弘扬佛法
释演顺学佛的初心是为了“参透生死”,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性,正所谓:“人若有‘我’之心,则先束心于情,情出则心苦,心苦则念欲解脱。”他用毛笔书写吾心,将汉字生命化、情感化,以对自心自性的参悟来观照人生和宇宙之心,以书艺形式表达佛文化思想,弘扬佛法。他在礼佛颂经之余,仍一如既往倾情于书法艺术,只要一有闲暇,他便用功临池。佛教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靠佛教经典,因此弘扬佛法离不开写经与抄经。释演顺以抄经为佛事,先后抄写《心经》50部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之后又刺血为墨,先后抄写《弥陀经》两部、《楞严咒》两部等,有一次在抄写《祖师大德法偈》时,因字大,流血量多,以至头晕目眩,仍坚持到底。并且又为社会各界人士创作、书写藏头诗近百首,结缘居士欢喜信受。深切感悟书禅一味,既是道德的修为,又是心灵的净化。 2014年春节期间,释演顺发心用隶书抄写《金刚经》一部,作为清心之本,于是,他净手焚香,极尽虔诚。以四尺宣纸横幅相接,其间有一字或一笔画不如意者,皆作废重写,从2013年农历腊月初八动笔至2014年农历二月十五结束,全文共5175字,历时两个多月抄写完成,由双溪斋精心装裱成长卷,长28米,高0.78米。 整幅作品以隶书入笔,仪态万方,禅意浓浓,撼人心魄。难能可贵的是,释演顺敢于打破隶书习惯性的结体方式,在保持重心平稳的原则下,于横平竖直中求变化,正者斜之,聚者散之,纵者收之,收者纵之,平齐者参差之,并参以弘一法师的瘦长结体和邓石如隶书运笔特点,极尽变化之妙。如把横划多的适当写细写扁,把最后一笔捺拉长写宽,如金鸡独立,像澳洲袋鼠,保持向前跳跃的动势而益发稳妥。那些细长的横划和撇划犹如古琴的琴弦,又如挂在悬崖上的泉帘,演奏着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其味道淳厚、情趣幽深,做到了继承和创新并举、古雅与灵动共存,清丽与刚劲相融。 2014年7月14日,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国典先生观看了《金刚经》长卷后,欣然书写偈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于卷首。2014年8月5日,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金伯兴先生,题写了《金刚经》另一首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于卷首。金伯兴先生和毛国典先生是在全国书法界有影响的著名书法家,他们的题字使这部《金刚经》长卷更具收藏价值。
潜心耕耘 德艺双馨
释演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不断地在完善自己的心性,由于天性聪慧且勤奋好学,他学识广博,在书法、绘画、诗歌、摄影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并把它作为修炼身心的路径。他曾写过一首自题偈句:“三十年来苦耕耘,墨花缘于莲花心。隐居深山伴寂寥,浸润功夫化丹青。 禅林法雨甘露润,艺海泛舟福田僧。 一句弥陀亲切念,性识飞腾法喜充。”
二十年前在莲花山时,释演顺曾经跟王志贤老师学习国画,王志贤师承孙其峰,作品曾获山东省美术展金奖,故对释演顺影响颇深,再加上他修行的境界与心性,故其画亦给人以墨色轻灵,平和秀雅之美感。 在摄影方面,以诗配图,图文并茂,释演顺亦表现出独树一帜:“一泓明水半绕山,晦暝依稀隔望眼。莫愁前路多坎坷,卧听松声洗俗缘。”是其风光摄影;“光明相好如宝月,佛身显立须弥座。塔庙入时若合掌,授记当来成佛陀。”是其庄严的佛像摄影;“赏荷摄荷昧清凉,带回清气入寮房。心如白莲净入画,笔墨晕染出馨香。” 是其荷花摄影。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书艺,释演顺于2013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毛国典书画工作室学习。2014年又拜书坛耆德金伯兴为师。 多年的磨砺终于修得正果,其书画作品已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级展览,并在《书法报》、《中国书画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是佛教界具有专业水准的书法家。他的部分作品还被日本、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文/吴衍盛)
释演顺,号净明,别署文吉,俗名司步群。1968年3月出生,原籍江苏东海。2007年冬月十七礼庐山铁佛寺妙乐法师出家,2008年10月在湖北黄梅五祖寺受具足戒。
释演顺秉性恬淡,自幼酷爱读书,耽于翰墨。在张之先生指导下,日课临池,由唐楷入手,待架构既立,刻意于汉隶。1996年,参加莲花山碑林工程建设,耳濡目染,积集知见。1998年皈入佛门,虔心念佛。纵使命运多舛,然向道之心犹坚,习书未辍。2007年感世事无常,梦缁衣抱钟,书“即今休去且休去,若欲了时未了时”,发心出家,历任典座、书记、知客、副寺、监院、首座等执事。自出家以来,蒙恩师摄受,打过25个饿七,其间曾连续断食21、28天多次,五祖戒期前后曾断食66天,方知师恩浩大,恩师加持之力诚不可思议事也!于是过午不食,夜唯一坐,身心逐渐净化,感应之事,唯心自明。然而,礼佛颂经之余,亦未尝割舍翰墨之缘。以抄经为佛事,乃至刺血为墨,抄写经典。抄经之时,心无旁骛,则是修心;制心一处,便是修行。故而,以书法弘佛法,用佛心转尘心,诚善愿也。
释演顺沐佛法化,心趋清凉。以清静幽恬故,书风平和秀雅,端庄劲健。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在《新华日报》、《湖北日报》、《江西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还被日本、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友人收藏。
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毛国典书画工作室学习。2014年正月,拜书坛耆德金伯兴为师,登堂入室,聚艺为缘,精进不懈。 文:吴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