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慧法师用十年时间 诠释何为人间至孝

  当我穿行河套平原,沿阴山疾行800里,赶往位于赵国旧地,五原故郡的普济寺时,与我面对的普济寺住持闻慧法师以自己的行持,为我开显何为真正的佛门孝道。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到何为出家人的难行能行,何为安住当下即是行持。

  中国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是说,长辈久病在床,再孝顺的子女也会心生烦恼,乃至厌弃远离。但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却在闻慧法师身上却并不适用。

  九十三岁的禅门高僧灵意老和尚,是闻慧法师的剃度恩师,也是当今多少宗门学人心中的依止,但岁月沧桑风云变幻间,老和尚的身体也会到严重的侵蚀。来到五原,开始重建普济时,老和尚已经卧床。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师父,也为了众生多一份依怙,闻慧法师把十年光阴几乎全用在师父的身上。

  少年出家的闻慧法师,没有像其他法师一样,读几座佛学院,参学几座祖庭。不是法师不想多读书,不想多去参访,实在是在法师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服侍卧病的师父更重要。所以,江西佛学院毕业后,闻慧法师放弃学习参修的机会,回到寺院,守着自己的师父,每天悉心服侍,而且,一坐就是十年。

  这是一项怎样的工作呢?这是每天十小时的用心照顾,从饮食,到衣物,甚至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跟踪。闻慧法师说,他并不是学医的,不过,十年间,他一边照顾老和尚,一边用心观察,哪些药效果更好,哪些治疗方法更适合,他都仔细记录研究,终于学到自己可以调整方案,可以亲自为老和尚进行理疗。

  老和尚在闻慧法师的悉照顾下,身体状况不但没有恶化,反而开始有所好转。许多人都说,老和尚在饱经岁月沧桑后,身体还能这样,一方面缘于老和尚的行持,而另一方面,少不了闻慧法师坚持了十年的每天十小时的照顾。而这十年间,闻慧法师领导着普济寺常住,完成寺院建设,坚持秋季禅七,随缘教化当地信众。

  闻慧法师说,虽然我们现在的根器与智慧远不及老和尚,但是,我们也要坚持依止老和尚,按照老和尚开示的方法修学,就算做不到,至少我们坚持了,努力了,这样才不愧对老和尚的教导。所以,不管条件有多艰苦怎样,不管事务有多繁杂,普济寺每年的禅七重未间断,也一定会坚持下去。

  闻慧法师对于弘法利生的计划还不仅限于此。闻慧法师说,在以前的寺院时,虽然条件不好,资金短缺,老和尚还是建了一排房子,计划用于出家人以及居士养老。现在,到了五原,因缘条件,都好过从前,就更不能放下老和尚的心愿。而如何完成这个心愿,就成了闻慧法师十年来一直放在心上的事。

  闻慧法师计划着,建个养老院,在物质上尽可能地为老人提供更舒服方便的生活环境,还要配备方便实用的医疗设施和队伍。满足了吃住及医疗后,就要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通过什么来满足呢?闻慧法师的想法是:教育。他说,我其实并不想老人家能学会什么,只是想让他有点事做,在做事的同时,感受到乐趣,甚至有成就感。最后呢,还要成立个基金会,闻慧法师说,这样才能让这件事有持续发展良好动作的可能。

  闻慧法师强调,养老院的四层建构,也就是生活、医疗、教育、发展,一定要以佛陀的教育为指导思想。要通过各种形式,让老人家远离对死亡的恐惧,尽可能地帮助老人净除往生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积聚福慧资粮。这也正是佛法在世间的积极应用,也是出家人践行菩提行的入手处。

  我震惊于闻慧法师如此系统的设想,我问法师是否学过管理。法师说,他没有学过管理,不过,这十年来,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开始只是粗粗的框架,现在已经想到房间要多大,床要多大,桌椅要什么样的,卫生洁具要怎么配备。一个近乎完整的佛教养老院的模型已经丰满于法师的心中。法师说,我现在什么也不能做,因为,我要照顾好师父。不过这样也好,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反复的思考,让计划更圆满可行。因缘成熟后,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实施。

  这就是闻慧法师,随顺因缘,做好当下的事,不舍悲心,筹划着以后弘法利生的路。即能面对自身的差距,又能不舍对禅法的传承,即安住于传统禅堂行持,又立足时代希望能为众生做更有益的事情。十年坚守,闻慧法师行他人所不能行,在服侍师父,领众熏修中,铸就自己疏阔随缘,慈悲豁达的僧格。(文/法圆法师)

责任编辑:yanniwu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