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文化论坛 叶远厚:净静敬入佛境 缘圆原得法源

  楼宇烈先生谈及佛教的寺庙建设、道风建设和佛教对社会贡献时,于风轻云淡之间自举一联:“净静敬入佛境,缘圆原得法源”。这一联,天然偶得,意妙音谐,契理契机,充分体现了佛法的中道智慧、平等智慧、圆融智慧、空智慧的精神,信解行证合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本体与功夫合一,功夫与境界合一。净、静、敬即功夫即境界,缘圆原即工夫即本体。

  楼先生对“净”的解释:净者,清净也。“自性清净”、“本心清净”,“净”是禅宗修行法门和解脱理论的核心理念,也是大乘佛教修行法门和解脱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静”乃涅盘寂静之意。涅盘是音译,寂静是义译。涅盘寂静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敬”即恭敬,恭敬佛法僧,礼敬三宝,出家人要奉行六和敬。“敬”是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缘”即众缘和合,“圆”即圆融无碍,“原”即归元不二。

  对此一联,楼宇烈先生的弟子徐文明作进一步阐释:净静敬“三境不仅是讲寺院的环境,也是佛教的修行体系。净即是戒,无欲则无染,无染则自净;静即是定,心中安静,一念不生,即是常定大定;恭敬为慧,了知众生皆有佛性,故能平等普敬一切众生,明心见性,自生恭敬。……如此外境与内心不二,三境在于一心。心中清净,一念净心,山河大地,十方国土,无不清净。心中安静,一心不动,虽旋岚偃岳,江河竞注,天崩地裂,劫成劫毁,而常寂然。心中恭敬,常存敬心,虽呵佛骂祖,非圣无法,行越常规,事存天然,而不碍乎礼,不失其敬。”“所谓坚持净戒,一心清净,就必须万缘放下,只有不涉外境,心无攀援,隔断六尘,才能内外清净。同时还要随缘顺物,不与物违,才能不执不断,不即不离,一念不生,一法不舍。欲得境静心安,必须自性圆满,自性圆满,无所求取,自然无忆无念,无往无来,如此超越三世,如如自在,心常在定,无出无入。同时还要圆融万法,事事无碍,不离万境而心常自在。要想心中常存恭敬,必须求其本原,宗教的本质在于神圣,圣俗之分、人神之别是宗教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体认到诸佛的至高无上,认识到诸佛法力无边,妙相庄严,万德圆满,天上天下,无与伦比,才会真正产生恭敬之心,才能对之五体投地,赞叹归依。证得三境,自然得入清净神圣的佛国净土,得入寂静涅槃,进入佛境;悟取三源,自然探取万法之源,得入佛法源头,了知一味佛法。”

  徐文明的诠释,将净对应于戒,静对应于定,敬对应于慧。净与下联的缘相对,缘为外缘外境,随缘万物;静与下联的圆相对,圆为圆满自性,圆融万法;敬与下联的原相对,原为本原,神圣性。这个诠解有所发明,条理明晰,源于典籍规范性强,易于一般信众接受。但也有所缺失,于佛法智慧的根本精神与修行的细微深邃处,究竟处不能自如圆融。

  将“净静敬入佛境,缘圆原得法源”的佛法智慧精神用于指导电影创作、评论与欣赏、传播,切实有效的达到运用佛教电影理解佛教、同情佛教、敬仰佛教,最终达到弘扬佛教的目的。净、静、敬、缘、圆、原六字诀,是佛教电影的“六法”、“六境”、“六原则”,得一法一境即是良好的佛教电影,得二法二境以上者一定是佛教电影的精品力作,佛教电影的经典巨作。就目前我的观影和阅读范围而言,佛教电影作品,在净、静、敬、缘、圆、原六法六境的评价原则之下,只有得静、敬、缘、圆的佛教电影作品,净、原还没有,更不用说得二法二境以上者的电影作品。下面展开六法六境佛教电影的指导原则的诠释。

  “净”,心性清净、众生清净、世界清净。三者的关系没有先后的逻辑顺序,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浑融。“净”的总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净”即是离染去垢,去贪嗔痴三毒。《维摩诘经》说:“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故得净佛世界。”菩萨因为深心清净的缘故,众生欢喜爱乐信受其语,这样菩萨自然容易教化众生,所以成就众生清净;而众生清净故,则能净佛世界,即世界清净。佛教电影的创作团队能够发菩萨愿,得清净心,作品描述的佛教人物心净行净,按照圣严法师的开示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电影镜像下的物与境具清净性,干净整洁。

  “静”,涅槃寂静为终极境界,静虑为禅定的修习方法和境界层次。所谓即功夫即境界。作为电影创作与评论的法度的“静”,有涅槃寂静的追去,但主要是思维的方法和通过艺术作品达到的境界。如,程颢《偶成》诗言:“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苏轼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静”是一种良好的创作精神状态与创作构思的方式方法。“静”者,创作之心如渊渟岳峙而沉静蕴藉,清旷之心境浸漫弥散,天高地阔,云卷云舒;电影的节奏舒缓有致,不急不躁;镜头运动、镜像中人、物的运动自然真实,自自在在。电影创作技法上多运用长镜头,体现一种从容自如的生活节奏。“静”乃禅观,按照宗白华先生的总结:“禅是动中的极静,又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悟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上,便是人间好时节。”对万事万物顺应自然,不滞于心,无挂无碍。

  “敬”,为敬仰,恭敬。敬三宝为基础,敬众生为平等。作为佛教电影创作和评论的法度,首先礼敬三宝,其次是尊重众生与万物,再次是发救众生的慈悲大愿。具体表现为敬天地、敬历史、敬自然,敬职敬业,敬人敬事。创作宗旨是为佛教而佛教与为艺术而艺术的有机结合。

  “缘”,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事由众缘和合而成。孟子曰:“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各样的条件和原因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万事万物的成住坏灭。“缘”是佛教甚深的智慧观,是世界哲学的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切随缘,缘起缘灭都是缘。电影作品的成功与否,口碑好票房高,或是口碑好没有票房,或是口碑不好而票房高,这都是社会的大因缘,创作团队的小姻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部佛教电影的成就和影响力不是有创作自身能够决定了,这都是众缘和合的所导致的果。

  “圆”,即圆融无碍,圆融既是方法又是境界。圆融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国化佛教的创新,是对印度佛教文化精神的创造性的转化。圆融是观察和处理不同事物现象、不同宗派、不同层次思想与境界的智慧观方法论。简单地说圆融是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升华版。异质的东西、不同的元素共存一体和谐共处,圆融是对立对抗关系的协调、平等的对待、整体的把握。圆融不是中道、不是折衷、不是和稀泥,圆融中有主有次、有重有轻。圆融智观察下,有情生命虽森然万象,但又一体相连;一体相连的生命虽彼此相缘,却又各居自位。电影创作的“圆”法,创作观念要圆融,创作技法要圆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宗教,宗教与宗教之间等不同对立对抗关系的协调平衡、平等对待与整体把握要达到圆融的境界。对电影艺术来说,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关系,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画面与电影声音、音乐的关系一定是和谐协调的、精确的,电影的整体的节奏感和审美一定是协调平衡整体一致。

  “原”,即本体本原,归元不二。“原”是终极性、神圣性、普遍性、绝对性、真理性的表征,是对佛性、自性、心性的追求与实现。归元不二是至高的佛法境界。作为佛教电影的创作与评论之法度之“原”,必具高度抽象化、思辨的智慧,可以说是哲学化的佛教电影,用电影表达了镜像的玄思、哲思。世界电影史上,能够达到此境界的电影大师寥寥无几。目前没有看到佛教电影的作品能够涉及到此层次,但在基督教电影中,塔尔科夫斯基、布莱松、德莱叶大师能用电影镜像表达基督教的玄思哲理。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