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佛教频道 > 佛教动态 > 正文

热闻

  • 图片

评兴教寺申遗:本自传统清净 何必多此一举

2013-08-27 12:52:57  来源:大公网佛教

\
评兴教寺申遗:本自传统清净,何必多此一举

  兴教寺事件始于申遗,因为大规模拆迁开始被人关注,5月30日大限之后,拆迁似乎风平浪静了,但是申遗的工作一直没有终止。从之前的西安开会,到最近的丝绸之路立碑,仿佛兴教寺必须和申遗捆绑到一起。

  兴教寺,千年来没有商业的污染,保持佛教寺院的传统特色,现在为什么要硬要加入申遗的行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世界其他国家的申遗情况:

  与中国一样,国外也曾有过申遗热。自1976年世界遗产协会建立《世界遗产目录》后,各国“申遗热”开始出现,截至2008年,一共有145个国家的878个项目入围。但从2000年开始,这股申遗热开始退潮,譬如,美国就将遗产保护的重点转移到国内遗产名录上,从1995年开始,就不再积极申报,也几乎没有项目入围世界遗产。

  造成各国转向的原因之一,是世界遗产大会于2000年通过的《凯恩斯协议》,这项协议在2004年经过修改后规定:每年每个国家只能申报2个项目,且其中一个必须是自然遗产,而世遗会每年只受理45个申报项目。《凯恩斯协议》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改变遗产地域分布不均衡、文化遗产多于自然遗产的现状。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对“申遗热”降温,保证质量而非数量。

  原因之二是申请、维护世界遗产的成本太高昂。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并不意味着财源滚滚来。世界遗产目录设立的初衷,是保护那些具有人类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反对商业开发的。但申请、维护一个世界遗产的成本极其高昂,各国除了能从世界自然遗产基金会等机构获得一些补助,其它资金需自筹。于是很多国家都会对世界遗产进行商业开发,但开发一旦过度,便会遭到世遗会的警告,甚至有除名的危险。英国甚至于2008年宣布不再申遗,因为它们发现每年世界遗产景点所带来的收入,远不及维护成本。申不申遗,很多时候也是一笔经济账,而不是全凭一腔热情。

  原因之三就是申遗不是保护遗产的唯一途径。申遗只是遗产保护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世界遗产目录建立的最重要功能,是规定当某项世界遗产因自然、战争等因素濒临灭绝时,世界人民有义务对其进行援助,我国丽江就曾因此受益。然而,濒危遗产往往只是特例,很多没有进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一般性项目,同样需要保护。1916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家公园管理组织法》,之后相关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并实现了管理和经营上的分离,国家公园的管理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行使,其日常开支由联邦政府专门拨款解决,而景区内的餐饮设施,统统向社会公开招标,其营收与政府部门脱钩,政府只负责管理。甚至在二战的特殊情况下,国家公园管理局还抵制了军事制造业、水电业租用公园土地的要求。而这一切,统统都发生世界遗产目录建立的数十年前。

  就兴教寺而言,在未申遗之前,兴教寺的一切运转正常,其寺内的各种文物古迹以及宗教仪式,由一群有着宗教信仰的法师来维护,完全有能力去保护。而所谓的丝绸之路的申遗,其实是劳民伤财画蛇添足试的保护,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打响寺院的知名度,提升其旅游价值,最终来发展经济,这样的目的与世界遗产名录的初衷是就是背道而驰的。

  世界遗产目录设立的初衷,是保护那些具有人类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其最重要功能,是规定当某项世界遗产因自然、战争等因素濒临灭绝时,世界人民有义务对其进行援助。虽然很多国家都会对世界遗产进行商业开发,但开发一旦过度,便会遭到世遗会的警告,甚至有除名的危险。因此,从本质上说,申遗是反对商业开发的。

  玄奘大师临终前,表达了自己的遗愿,希望自己圆寂以后,可以有一个清静的道场。灵塔建好之后,有20名左右的弟子发愿在这里守护,这就是兴教寺的最早的一批僧人。当时这里没有僧舍,也没有水源,但没有人离开。他们开始挖窑洞。一股山泉汩汩流出,刚好够20几个人的生活用水。从那时起,兴教寺的僧团一直人数规模都不大,千年来守护着这一方净土,而这山泉水,就一直滋养着兴教寺守护大师灵塔的佛的子孙,直至今日。

  我们不知道玄奘大师的遗愿是否能够逃得掉商业的魔爪,但我们,每个有识之士,哪怕还有一丝力气,也要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保玄奘大师埋骨之地安宁!(作者 杨诚)

相关阅读:
兴教寺申遗以后 佛门的清净是否还能持续?

责任编辑: 储外明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香港在线 中国 国际 军事 社会 言论 教育 图片 访谈 财经 产经 宏观 食品 金融 科技 娱乐 体育 明星 健康 女人 汽车 艺术 佛教 副刊 历史 电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