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在皇帝宝剑威胁下开悟 禅堂跑香与香板的起源

\
僧人手执香板(资料图)

  大约在二百六十年前,中国清朝初年,正当清世宗雍正皇帝在位。他可说是位相当敬奉佛教的君主。有一年(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 ,皇帝派遣使者延请了一位临济宗的传人天慧实彻禅师来宫中与他谈论佛法。在与这位高僧一谈到甚深法时,雍正皇帝立即发现:这位禅师似乎并不知道甚深法要之所在,而且显然亦未开悟。由于皇帝对佛法十分认真,因此便对这位法师颇为气愤,于是说道:朕给你七天的时间,七天之后,朕要你说出佛法的甚深法要所在。朕十分明了,除非是已经开悟,否则无人能识得甚深佛法之精要。朕将派几个卫兵监视你,如果你在七天之后不能告诉我甚深法要所在,卫兵就会提着你的头来见朕!

  依理而言,一个和尚要是开悟了:心中便不会有任何怖畏恐惧,甚至皇帝也会向他顶礼而尊之为国师的。话说这位天慧禅师当时的确尚未开悟。为了找寻答案以保住脑袋,他不得不开始严格闭关参研。后来皇帝放宽了对他的要求,让他可以有廿一天的时间来推穷甚深法之要旨。

  天慧和尚在头七天的闭关里,根本没睡——他怎能睡得着!他非但没睡,而且还精力勃勃地勤苦坐禅以求悟道,因为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会是危在旦夕!他不遗余力地勤苦参修,因为他知道君无戏言,皇上不是说着玩儿的!

  在第二个七天里,他还是不敢睡,反而更加辛勤地苦参。到了第十四天,由于缺乏睡眠,他开始觉得昏沉,睡意时时袭来,不知不觉中会睡了好一阵子。他很快地像从恶梦中惊醒一般,霍然站了起来。为了驱走睡魔,他开始在房里来回走动(经行) 。在他闭关的整个期间里,一直有卫兵轮班看守,守在他茅蓬的门口——这些卫兵,如果他参禅求悟而不得果遂时,便会奉旨取其首级。

  第十五天,天慧和尚继续不停摄心专一地来回走着,并藉以驱走困意,以便继续坐禅。第十六天,天慧禅师——这时他已开始忧心如焚——因此走得越来越快了。第十七天,他走得又更快了——他由快步走,渐渐变成了有如慢跑一般。到了第二十天,和尚还是参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第廿一天终于到来,天慧和尚依旧在为求悟道而穷心竭力地苦参。他的脚步也越跑越快了,他悟道之心越是急切,就跑得越快,快到最后,忽然间,他一个踉跄,脚下没踩稳而撞上了墙壁,竟撞得他头破血流、跌倒在地。就在他倒地的同一剎那,只听他突然喃喃自语道:“呵!原来如此!”接着天慧禅师便很平静地跟守卫说:我想和皇上谈一谈。皇帝一听天慧和尚要来,就明白他已经悟道了,因而成为真正的禅师,后来驻锡杨州高旻寺,法席极盛。

  据典籍所载,雍正帝召请天慧禅师上呈奏对,并授以紫衣。至于其它情节,可能是时人附会之说,以资谈助,也说不定。然而传统上传说如是。兹录于此,以飨读者。

  然则,这一则传闻的故事,亦正可说明一个人在生命危急的时候,必然会奋不顾身地精进勤勉以求,这是不容置疑的。这故事又告诉我们:开悟也常出人意表地在一段精勤之后,忽然现前,然却必须经过大死一番的苦斗,绝非凭空所能幸致,亦即“置之死地而后生,差近其义。

  已经悟道的天慧禅师终于成了名符其实的祖师,而他那步行中禅、跑步中禅的修行也演变成禅堂里的一项修行传统(中文称为跑香) 。同时,据说香板的起源也从这个故事而来。香板的形状有如一把剑——警策之剑,用来警告策励行者:若不努力求开悟的话,就叫你吃这一剑!再者,更深一层而言,此剑又有智慧之剑的象征意义,提醒行者要以金刚慧剑来斩断无始无明以及无始妄想之蛛网缠结。(文/成观法师)

责任编辑:DN019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