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台山普寿寺,探密尼众生活

2013-05-30 16:41:49  来源:佛教女性紫竹阁

\
修行:生活在平凡中 

\  
食存五观:在感恩中分享 

  凌晨三点半,当茫茫群山还都隐没在如墨的夜色中时,昌明就同普寿寺全体僧俗一起去上早课了。尼众走在前面,身穿上殿时才穿的褐色僧衣和袈裟,居士走在后面,不少居士身着海青,神情庄严肃穆。长长的队伍在黑暗中蜿蜒前行,除了细碎的脚步声和几声轻咳再无半点声音。

  昌明出家已经3年了,今年24岁,非常清瘦,她一个月前从东北来到五台山的普寿寺,希望能留下来修行。

  五台山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胜地,这里有47座寺院和两千多名僧尼,每年夏季前来朝山礼佛的香客不计其数。一进入台怀镇,人们立刻就会感到这片佛国胜地的神秘气息。 普寿寺人气旺盛,特别是夏季,除本寺尼众近三百人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客尼和居士来此结夏安居,每天约有四五百人之多。尽管人数众多,寺中仍秩序井然。

  出家女众的生活是清苦寂寞的,她们须遵守三百四十八条戒律。普寿寺的比丘尼持戒尤为严格,每天早晨三点起床,晚上十点熄灯,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每天只吃早、午两顿饭,其余时间都用来诵经、劳动和做功课,一言一行都要谨遵佛法。

  普寿寺诵经的法坛宽敞明亮,有两层楼高,能容纳上千人。由于五台山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不超过22度,大殿里尽管灯火通明,仍然显得凄清。虽然是夏天,五台山的早晨还是很冷,不少人被冻得直抽鼻子。真不知冬天她们将怎么过。

  早课诵经的内容以梵文经咒为主,尼众们早将经文了熟于心。随着木鱼敲击得越来越快,她们念经的速度也随之加快,有时一气要吟诵二十几个字才能换一口气。诵经礼佛时,尼众笔直挺拔的身躯威仪端庄,有着一种天然的尊严。所有的经文诵完后,还要念一段祈祷风调雨顺民安乐的话,早课才算结束。

  下殿时,天刚蒙蒙亮,连绵群山被薄薄晨雾和各寺庙升起的袅袅炊烟环绕,像幅会动的画。五点半,板声响过,全寺排队去“五观堂”用早斋。在寺庙里,一切行动都要听打板,僧人的板声就像军人的号声。

  昌明随着队伍进入五观堂,全寺僧俗在长长的桌边位次落坐,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只有衣服的簌簌声。每个比丘尼面前摆有一只紫砂饭钵、一只搪瓷菜碗,一只小木勺,一副筷子、一只小刷和一块橘黄色的小毛巾。待所有人坐好后,负责分饭的沙弥尼往钵中和碗中添饭加菜。

  早斋一般是粥、面食和一咸菜一热菜,吃多少不限,但不能剩。对于出家人来说,吃东西只是为了支持修行的色身,食物无好坏之分。用斋时不能讲话,要多少只能用筷子表示。如果要半碗,就用筷子在碗中部划一横;要稀的,就用筷子在碗里荡一荡;要稠的,就将筷子直立在碗中。

  饭前,昌明和所有人一起双手合十诵经,神情凝重,反省修行有无日日精进,是否对得起十方居士的供养。饭后,和其他人一样,她用沙弥尼给每人碗中倒的一点开水把残留的饭菜涮干净,然后将水喝掉。比丘尼们还要细心地用小刷和清水将自己的钵和碗洗净,擦干,然后用小毛巾盖起来放到抽斗里。整理完后大家再一齐诵经,鞠躬谢饭,列队回房。这时早有几个小居士抢着收拾清洗居士们用过的餐具,并帮助值日僧打扫斋堂。

  由于佛教中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普寿寺一天只吃两顿饭。午斋上午十一点开始,内容要比早斋丰富些,有米饭、面食、粥和两样热菜。为保证营养,粥里通常加些桂圆、红枣、莲子或花生,做花卷的面也是揉进了碎花生的。有时午斋也吃早上或前一天剩下的饭菜,在寺里,任何东西都不能浪费。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