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走好出家之路的几个关键

2013-06-06 14:42:12  来源:法音

  二、励力忏悔,净除修道业障

  在踢球之前,首先要把球场的障碍物清除干净。所有的公路、铁路,乃至飞行航线,都要事先把一路上的障碍清除,车辆、火车、飞机才能够顺利通行。修道亦复如是,必须要先把身心当中的障碍清除干净,修道才能顺利,所以一定要至诚的忏悔业障。《佛名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先忏悔一切诸罪。”(卷第八)《广弘明集·净住子净行法》说:“既知其患苦,则应挫而灭之。灭苦之要,莫过忏悔。”(卷第二十七)

  如果内心的障碍没有忏悔掉,就会有恶法的力量挡道,让我们没办法修下去。比如手上扎了一根刺,要立刻把刺挑出来,这样才会很快康复。如果不及时把刺挑出来,过两三天就会化脓,最后手指就坏了;再不治的话,可能整个手掌都会烂坏;再不治疗的话,或许生命都有危险。肉体上的伤口会恶化、扩散,内心的业障同样如此。很多人修行修不上去,就是因为有业障。但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业障,总是在眼前找原因,却找不到。业障是无始劫以来积累的,不知道在哪一天,哪一颗种子现行了,就会把人障碍住,很难过得去。所以一旦自己起了烦恼,有了问题,身心不舒坦,就一定要忏悔、拜忏、祈求。《金光明最胜王经》说:“若有造罪,一刹那中不得覆藏,何况一日一夜乃至多时!若有犯罪欲求清净,心怀愧耻,信于未来必有恶报,生大恐怖,应如是忏。如人被火烧头烧衣,救令速灭,火若未灭,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复如是,即应忏悔,令速除灭。”(卷第三)

  不仅宿世的业障需要忏悔,我们当下的身语意三业若不如法,也是不断地在积累新的业障。比如在团体里很容易对身边的人观过,当看到别人有一大堆毛病,自己又没有悲悯心,就会很苦恼。观过是让别人的过失跑到自己心里,成为自己的障碍。本来是别人的问题,被自己看到、听到、接触到了,还不断去观察,内心不断去缘它,就会形成观过的心,不知不觉自己就把问题接受下来,变成自己内心的障碍。如果这种障碍一直在内心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善法就再也进不去了,因为内心已经失去了吸收善法的能力,都被恶法障碍住了。如果恶法和业障一直在现行,善法就一直无法产生,所以必须要忏悔。《大乘集菩萨学论》说:“譬如苗稼为草所覆而不滋茂,是菩提芽为烦恼覆,亦不增胜。若不行对治思惟悕求,何容解脱令彼增长?汝诸世间一心伺察,罪业清净则身器清净,说为正觉。”(卷第十)

  我们的业障是很深的,“往昔所造诸恶业”,是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所以恶业非常重,障碍非常大。只有借助三宝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才能净除,不可能凭自己的经验或感觉就能解决问题。自己整天想: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这都是不行的。觉察到心里的障碍之后,就去努力拜佛、祈求、忏悔。忏悔是很好的用功方法,能够坚持这样做,人的整个身心就会很安稳。

  忏悔有悔过、对治、制止和依止四种角度,应该相互配合,如《大乘集菩萨学论》说:“复次罪清净者,四法经云,佛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由读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归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之心,由能依止是力,决定灭彼罪等。’佛言:‘慈氏!是为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卷第十)

  忏悔时要避免悔箭入心,也就是过分的自责和反省,缘不到善法和光明,看不到改过自新的希望,导致自己长期处在巨大的紧张和压力之下,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这种现象不是正常的学佛心态,一定要调整过来。如《大智度论》说:“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若有二种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着心,是则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卷第十七)

  因此忏悔时一定要提起皈依三宝的力量,把三宝作为我们信心和力量的不竭源泉。忏悔业障不是让自己一味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而是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发起广大的善心善行,以善业之力抵消业障之力。积极的消罪方便有很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说:“若人成就四法,能除业障,永得清净。云何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于甚深理不生诽谤,三者、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四者、于诸众生起慈无量,是谓为四。”“复有四种对治业障。云何为四?一者、于十方世界一切如来,至心亲近,说一切罪;二者、为一切众生劝请诸佛说深妙法;三者、随喜一切众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第三)

  障碍减轻了、身心安稳了,我们就很容易接受佛法,善法就很容易入心。如果听一次佛法就能够记住和相信,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身语意当中能够体现出来,就说明我们学佛很得力、很有功夫。《大宝积经》说:“若在家若出家而有辩才,何以故?以心净故而令智显,以智显故而显辩才。”(卷第九十九)相反,如果只是天天口念,天天讨论,而没有把佛法用在心上,那么佛法跟我们的业就没有太大关系。

  佛法是心法,一切都是跟自己的心有关,修学佛法的功夫体现在内心的起心动念上。内心快乐与否是修学佛法的晴雨表。内心觉得学得快乐,就说明佛法学对了;如果学得很苦,没有现法乐,就说明学得有问题、学错了。修行要有现法乐住,才能修得长久。如果没有现法乐,感觉修得很苦,那么就容易放弃修行。假如自己平日能用得上一个法,能够把烦恼伏住,不让它现行,虽然还没有彻底断灭,但也有利益,也有快乐,这就叫现法乐。如果能持续地住在现法乐上,那么整个人的心态就会很好,烦恼就起不了。当善法一直现行的时候,恶法是起不来的。

  修行就是把苦变成乐,空变成有,无常变成常,最后达到涅槃,即是常乐我净。当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一切业都没有了,就叫究竟涅槃,所以涅槃是快乐的,不是死了才叫涅槃。快乐有很多层次,修行越是深入下去,快乐也就越多,所以修行是越来越快乐的。《顺正理论》说:“又契经言,乐有五种: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菩提乐,五涅槃乐。”(卷第七十七)《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第一法宝所谓涅槃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卷第一)《大般涅槃经》说:“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无变。”(卷第二十一)涅槃也可以分分断证,断一分烦恼,证一分涅槃。比如灭了一分慢心,当下就能得到不慢的快乐;灭了一分贪心,当下就能得到无贪的快乐。所谓分证涅槃,就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证到涅槃,这样去理解,佛法就变得很实在。如果对涅槃的意思搞不清楚,修学佛法就不容易坚定。

  出家修道,要好好地忏悔业障,让内心安稳快乐、充满善法,得到现法乐,慢慢就能走得上去,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关键字: 学诚法师 出家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