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并重的现代意义 漫谈云居山的农禅

2013-06-24 14:38:30  来源:法音

\
云居山真如禅寺

  一、云居山小史

  云居山真如禅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约30公里处的云居山巅,背靠五老峰,所以被称为“天上云居”。据《云居山志》载,唐宪宗元和年间,道容禅师驻锡云居山南麓瑶田寺,司马头陀游方至此,便相约同登云居山。到山上只见中间一带地平如掌,湖澄如镜,群峰环绕如莲花瓣,于是在此拓基建寺。道容禅师开山创寺后约七十年,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时,道膺禅师应邀驻锡此山,声誉日隆,僖宗遂赐额“龙昌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用至今。

  据《云居山志》记载,从唐至清,在真如禅寺当过住持的大禅师有50多位,曾在本山激扬禅风的大禅师有20多位。由于他们的影响,使真如寺成为我国禅宗重镇。最著名者在唐朝有道膺禅师,宋朝时有老夫舜、圆悟克勤、佛印了元等禅师,明朝时有诸缘洪断禅师,清朝时有晦山戒显禅师。

  到近代则有虚云老和尚重兴寺宇于荒莽,再塑金身于凋零。抗战时期,真如禅寺也未能幸免于难,殿堂房舍全毁,只剩下卢舍那佛铜像一尊暴露于荒草丛中。1953年,虚云老和尚从庐山来到云居山礼谒祖庭,见此凋零残败之状,遂发愿重兴。至1959年虚云老和尚圆寂时,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常住僧众一百余人,并组成僧伽大队,锄田种竹,冬参夏学,学经传戒,一派农禅景象。

  “文革”中,云居山真如寺再遭厄运,佛像尽毁,僧众星散。改革开放后,真如禅寺再度复兴,在一诚大和尚及常住僧众的努力下,千年古刹历劫重光,并进一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光大农禅并重家风。

  二、农禅之源

  农禅家风源自百丈怀海禅师,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公案至今为禅门所乐道。慧能大师《六祖坛经》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坛经》中亦载有六祖踏碓八月余之说。其后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心心相印、灯灯相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遂成为后代丛林农禅生活的直接依据。

  早期丛林大多远离闹市,依傍山林。僧众开荒拓地,与古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模式相适应,过着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丛林中,上自住持,下至清众,生活劳动,参禅共修,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还发明了一个名词叫“普请”;后来又有“出坡”。“普请”是大家一起共同作务,不分彼此;而“出坡”则不同,有外寮(常住分几大寮口,外寮专门从事常住杂务)部分参与的意思,但主要事务还是大家一起做的。这种精神在云居山最能得到体现。

  三、云山之农

  云居山真如禅寺所属山林土地共三千六百多亩。其中茶园近百亩,水田一百多亩,菜园地若干。每年冬天采笋,春天采茶,夏天种田,秋天收割、砍柴、伐竹等等,总有忙不完的事务。这些事务基本上都是大家全体参与的,尚不包括平常对田地山林的保养,对房屋用具的维护。每年所产的茶叶几百斤、粮食七八万斤、蔬菜若干,自给之外,若有积余常常用来赈济附近的贫困居民。

  这种重劳动的精神一是源自百丈禅师倡立的丛林家风,二是避免不理解佛教的人对出家人的偏见误解。这一点在《云居仪规·真如寺万年簿记》中有最好的说明:一些人“往往不知丛林僧众终日礼诵,祝国祈年,坐禅念佛,无不发大悲心,自度度他,诸多苦行,反妄逞毁谤,谓僧为闲人。今后本寺僧众,有愿办实业者,山场则多种树木,田地则自行垦殖,自食其力,以免外界口实而杜弊端于无穷”。第三是一诚大和尚延续虚老提倡的“在动中做功夫”的理念,“磨炼动中有不动之旨趣”(《云居仪规·禅堂众职事日行仪规》),在劳作中参禅,把参禅的方式融入劳动中。这是古代禅师们行之有效的法门。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