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许”吗
世间很多人都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成爱情的最高境界。那么在佛陀眼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芸芸众生都耽著情爱,正如一首流传已久的词中所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当年,16岁的元好问赶赴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说自己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杀死后,但见另一只在其周围悲鸣不已,久久不离,最后竟从空中直冲而下,撞地殉情。
元好问听后心绪难平,便从他手中买下这两只雁的遗体,将其合葬于汾河岸边,命其冢为“雁丘”。
看了这个故事,不少年轻人可能要问:无始以来,人们非常憧憬的爱情,果真有那么美好吗?真的值得“生死相许”,令人沉迷至此吗?佛陀与世人眼中的爱情,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其实,在世人的定义中,“情”就是一种互相缠缚、同生共死。
而佛陀,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没有全盘否定。如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
但与此同时,佛陀又会提醒大家:爱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特别执著一个人时,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到头来,终究是苦大于乐。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爱情无比甜蜜,怎么可能是一种痛苦呢?当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过来人,对于个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爱情为何残酷,因为“爱别离”“求不得”
无始以来,许多人总以为爱是永恒的,所以,一旦它有了点滴变化,就会感到巨大的挫败……
爱情的痛苦虽然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爱别离苦”,即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还有一种是“求不得苦”,因为得不到所爱的人,没了这个“皈依境”,就认为自己活得无依无怙,了无生趣。
不过,假如你明白了无常之理,纵然无法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也不会那么难以面对。
藏地曾有位上师叫吉丹松贡,一天他的邻居过世了,悲痛的寡妇来见他想寻求慰藉。
她刚踏进上师家中,就碰到了上师年迈的母亲。她扯着头发,语无伦次地向老妈妈倾诉着自己的巨大痛苦。当时,老妇人抱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有关无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缓,忘了要见上师这件事,然后起身回家了。
几个月后,上师在传大手印时给弟子们叙述了此事,并特别开示说:“无常的教言非常殊胜,连刚失去丈夫的寡妇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头,由此很快脱离了苦痛。”
还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就痛不欲生,于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一边痛哭一边说:“亲爱的丈夫,你吃一点吧。”
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很想帮助她,就找了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然后割了许多嫩草放在旁边,也是一边哭一边说:“亲爱的牛,你吃一点吧。”
女人看到后,不屑地对牧童说:“牛已经死了,又不可能活过来,你在这痛哭有什么用呢?真是个傻孩子!”
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刚死,它的样子还没变,身上还是热的,多叫它几声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那么久了,都已经火化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那才傻呢!”
听牧童这么一说,女人想想也对。从此,她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可见,人的心若专恋于某个对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难从痛苦中拔出来。但如果明白一切皆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开了。
佛陀说:对爱情别太执著了
无始以来,人们都沉迷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幻境中,看看我们周围,因情而苦的人前仆后继。其实,你若能懂得一点佛教道理,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
现在有些年轻人挺可怜的,虽然学识不错,但由于从来没有学过佛法,无法洞察爱情的真相,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时因无法接受失恋而踏上一条“不归路”。
其实,世人歌颂的伟大爱情,只是一种分别妄执,假如过于执著,痛苦必会接连不断地降临。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
前不久,某大学就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对恋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对男生说:“如果我们都考上了,关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没考上,爱情也可以继续;但若我考上而你没考上,那就分手。”
也许是造化弄人,最终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于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别伤心,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就冲到女生寝室,先将恋人掐死,然后自己也跳楼了……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陀所提倡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所以,绝不会因付出得不到回报而痛苦。
当然,若有人问佛陀:“应该如何对待爱情?”佛陀并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只会说:对爱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活得很苦,而且,这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且不谈佛教的甚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年轻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内心也会变得比较豁达,这对未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