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我们都将成为别人回忆里的风景

\
有一天,我们也会由回忆别人的风景,变成别人回忆的风景 (图片来源:资料图)

  中国佛学院,培养法师的摇篮,曾经创造的辉煌,从许多毕业的前辈支撑各地佛教的今天可见一般。

  经过岁月的风风雨雨,毕业的老学长带着眷恋与怀旧的思绪,回到佛学院寻找着他们当年的足迹,还有他们当年曾经发生的故事,那些可尊敬的前辈,在那特定历史条件下种种难以想象的遭际和艰辛……听了,心中沉重,深深同情前辈们的经历,在感慨与感叹之余,也深深祈祷:历史的悲剧别再重演。

  在沉重的感受中回到现实,无论如何,我们是幸运者。于是,我们为我们的顺境而暗自得意和欣喜。只是,每每对于前辈的期望,感到了责任与压力。于是,学习中就多了一份动力。

  以后的岁月,又有寻旧的校友前来,叙说起当年佛学院的原貌:哪里有井,哪里有树,哪个殿中的佛像什么特点……而如今已是面目全非,而现有的一切大都是后来的。听者的我们,心里总是努力想象着原来的模样,感受的是人世的苍桑。

  再后来,又有寻旧的校友前来,发现附近的民房折迁,菜市口的马路拓宽。于是就说:当年我上学时,这前后是什么样子……说出许多别人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而这,我已是过来人,已经很熟悉了,不免同这些怀旧的学友有同感。

  现在,新老校友云集,“纪念佛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和“佛学院教学楼奠基法会”,又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花园一隅将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到那时,我们或是寻梦,或是向后来者叙说曾经发生的往事,当然,这其中也会有我们当年所处情形的感想,只是,从心里,我更真诚希望,应当尽量避免一点遗憾的成份。

  我们都曾经有过步履蹒跚,当然,我们会成熟。于是有一天,我们也会由回忆别人的风景,变成别人回忆的风景,而那时候,我们究竟能够给别人留下什么?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院长曾经引用过孔子说过的一句话,警醒我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矣!”是的,现实中的佛学院在回味辉煌过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曾经的未尽人意。反思不是否定,应是亮丽而圆满。

  佛学院所在的法源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当时称“悯忠寺”;明时改为“崇福禅寺”。清时改为“法源寺”。其间历史,清淅可寻。伫立于今天,我们能否让后来寻旧的人感到:当年,他们努力过?

  佛教说:“诸行无常”。梁任公在一首词中写道:“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既然如此,再一次寻旧时,我们能说什么呢?

责任编辑:胡月冉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