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中国当代佛教文化的传播趋势,尤其是其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传播状况以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并有效地规范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弘扬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自媒体平台佛教文化传播的现状
当前,自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强势媒体。佛教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也借助自媒体平台,得到了迅速传播。
佛教固有的传播方式与自媒体有机结合,形成了佛教文化传播的新途径。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佛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设置了相应的板块用于展示佛教文化,其中包括使用自媒体平台,将法师讲座的视频、佛教故事小动画、博客、微博或微信发布的有关佛教文化文章、佛教文化电子杂志等提供给信众,信众再通过转发、转载将佛教文化传播开来。
佛教文化的关注者通过佛教寺院的微博、微信,以及登陆网站,获取寺院最近法事活动的信息;通过相关QQ群、论坛与教友交流心得,结交教友;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上发布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佛教文化资讯。江苏省无锡市开原寺住持能超法师不仅在寺院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成立了“佛教新传媒”组织,而且还开通了属于自己的微博、微信,粉丝有近15万人。他的微博、微信内容涉及寺院法事活动、僧团修学、信息公告、专题讲座、接待来访、问题回复、法语宣说、道理感悟等,这些促进了粉丝对于佛教及佛法的认知兴趣,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佛教文化在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吸引了大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注意,他们关注佛教文化,研习佛教文化,以佛教文化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为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媒体平台佛教文化传播的特点
共享性。在自媒体传播佛教的,可以是信仰佛教的组织和个人,也可以是不信仰佛教的人;在自媒体接收佛教传播的,可以是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是不信仰佛教的人,但他们都能浏览下载自媒体上的佛教内容,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佛教文化活动。
虚拟性。在自媒体上,作为佛教团体和宗教场所、法师、信教者、一般网民和微信空间等都有着虚拟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现实中被物化、场景化的佛教行为,包括祈福、宣教等,也都被虚拟化,没有时空距离,没有人为阻隔。
交互性。由于自媒体上信息的传播是双向乃至多向的,没有中心概念,任何一个关注者都可作为传播者把自己掌握的佛教资料和信息、意见和主张上传到自媒体,吸引天南地北的关注者浏览或参与,而浏览者或参与者接受传播后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成为新的传播者。
随意性。以虚拟的主体在虚拟的空间从事虚拟的活动,自媒体佛教传播较传统佛教传播方式更为自由和随意,像新浪博客、优酷博客等自媒体,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
自媒体平台佛教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受自媒体传播的自身特征影响,受众易对佛教产生认识偏差。佛教文化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以碎片化形式,通过文本、声音和影像进行传播,这些经过分解的佛教文化信息之间缺乏关联,以随机概率出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分解容易造成对其原有深刻含义的曲解。受众群体在接触佛教文化信息碎片的时候,对原有信息内容缺乏足够了解,因此在接受信息时无法对其进行甄别,久而久之,容易对佛教文化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对佛教文化的传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自媒体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寺院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自媒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与时俱进,而传统的寺院僧众还不能完全掌握和运用自媒体,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暴露出不少问题。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无锡有相当一部分寺院的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是由寺院的居士管理的,他们缺乏佛教的实践者,不利于对佛教文化的传播。
对自媒体平台佛教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
从政府层面加强对自媒体条件下佛教传播的监管和引导。一是依法加强对佛教文化传播的管理。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政府在行使自身监管职能的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文化、宗教部门可以依照国家现有的相关文化政策、宗教管理条例,尝试制订出一套佛教文化在新形势下传播的规章制度,加大对自媒体佛教文化传播的管理力度。二是积极发挥政府对佛教文化传播的引导作用。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政府对佛教文化传播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相关机构,帮助协调、解决佛教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从社会层面全方位引导佛教文化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一是广泛宣传与宗教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受众在接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能了解宗教政策和法规。要加强对《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宗教法律法规的宣讲,促进佛教文化在相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传播。同时,还要对各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传播行为和内容进行及时查处。二是引导青少年树立对佛教文化的正确态度。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必须严格规范佛教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行为。首先,严厉打击不符合相关宗教政策法规的文化传播行为;其次,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阐述宗教问题,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理性精神,加强其对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认识。三是客观地阐释佛教文化的价值,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佛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健康发展和有序传播,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 应充分利用佛教文化,引导人们向善避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从宗教界层面逐步规范和创新以自媒体为平台的佛教文化传播体系。一是总结自媒体平台上的佛教文化传播经验。佛教文化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要在传播过程中处理好群体、媒体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立佛教文化在自媒体条件下的传播模式。同时,运用传播学、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知识,完善自媒体条件下佛教文化的传播理论。二是加强高校与佛教界在自媒体文化传播方面的合作来更有效地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