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明的影响

2013-05-31 14:05:25  来源:中国日报网食品中国

  二、佛教推进浙茶的发展

  浙江茶叶种类众多,名茶少见多怪,有许多更是备受皇家喜爱,成为历朝贡品。浙茶的发展态势虽然是在各种要素的剖析作用下形成的,但是,佛教在其中却有着不可无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佛教寺院的兴起,为浙茶的快速发展发明了有益的条件。自汉代开始,佛教逐渐遍响中国各地。特别是南北朝以来,佛教发展到了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寺庙,这些寺庙人多处于名山之中,如普陀山的普陀寺,天台山的国清寺等而名山胜地,林木葱郁,泉水清澈,石雾旋绕,烟雾弥漫,湿度极人,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宋代的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谈到:“……撅土赤坟,撅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息殊美。”这里实践上强调了茶树对环境的选择,认为名山谷岗,上地肥美湿润,最适合种茶。

  同时,自唐以后,寺院经济日渐兴旺。一方面,由于国度政策支撑和官僚地主的布施,寺院具有大批的田产。据《嘉定赤城志》载,天台、临海、黄岩、仙居,宁海五县,民田总数为2628283亩,其中寺观田为135449亩,占了5%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山地通过这些田产,寺院积聚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一方面,寺院还从事手工业、商业甚至兴办借贷业务,谋取暴利。因而,形成了强大的寺院经济。僧尼的上层人士,不但和世俗地主一样能享用优裕的生活,而且,比世俗地主更闲暇、更有时间和条件去从事茶业活动。 拥有适宜的自然环境,必定数量的资金和充沛的劳动力,寺院运营茶园成为普遍的现象。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拥有的茶地,多由山僧人开拓,其中出名的桃花山,“离县约百一十里,山多茶田,颇肥美,半属普陀僧开垦。”,陆羽早年所住之湖州杆山,同样既是寺院胜地,又是产茶盛地,寺僧们长期从事茶树种植,积累了丰厚的阅历,故寺院生产的茶叶多为珍品。《咸淳临交志》石:“茶,岁负见旧志载,钱糖宝石庵产者也,名宝石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也,名香林茶,上天竺自石峰产者也,名自石茶……,又宝严院垂石亭办采茶……,又盖南北两山及外七邑诸山大致皆产茶,近日径山寺僧采谷雨前者,一小缶赠送。”长兴县寺院则生产紫笋茶,“草茶极品,惟双井顾诸,亦不过各有数亩……,二顾诸在长兴县,所谓古祥寺也,其半为今刘侍郎希范家一切两地所产,岁亦止五六斤。近岁寺僧求之者多,不暇精择,不及刘氏远甚。”此外,越洲佛寺所产的口铸茶,浙江石和县惠明寺僧人种制的惠明茶,径山寺僧人种制的径山茶等。这些都是最初产于寺院的名茶。僧侣们还承当了焙制茶叶的下作,他们的制茶技术较高,“如杭之龙泓者,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仅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寺僧们对茶园的仔细管理和经营,使浙茶品种不断增多,质量日益提高,各类名茶相继降生。其次,寺僧们研讨茶学,以茶为题材作诗文,也有助于浙茶的发展。

  历朝历代不少寺僧是有名的佳人、诗人他们好与文人交往,品茶之余,吟诗作文,遗留了许多与茶相关的名篇佳作。唐代寺僧皎然,就曾写过不少关于茶的诗作,如《饮茶歌送郑容》、《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旅居士晟 》 ,《顾诸行》等,这些诗作不仅表达了其爱茶之情,更是对顾诸茶、天目山茶等浙江名茶做了生动的描画,对扩人浙茶的传播和影响有主动的作用。明朝文人诗僧游莫干山,对莫干山茶也有较多的记述。其中诗僧释圆信在一首诗中写道:“帘卷春风啼晚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低头看,看我山中吃苦茶。”对茶之深情厚感流露无遗。

  然而,中国历朝历代对茶叶贡献最大的应属陆羽。他虽非僧人,但从小生活在寺庙,并且与僧人交往亲密。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其中对茶的根源、产地,栽茶、采茶、制茶的过程,以及饮茶、品茶的历史,茶具的选用等等,都作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和论述,成为茶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宋朝以后被称为“茶圣”、“茶神’,此外,宋徽宗也著有《大观茶说》,分十二道工序精细论述了制茶工艺。在《茶经》、《大观茶说》等等的影响下,唐宋以后饮茶之风逐渐普及全国茶叶不仅成了进贡、恩赐的佳品,更是文人雅士的溺爱之物,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学士、寺庙高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趋于雅化,一方面,饮茶的茶具文人化,对茶叶、茶具、茶水、饮茶环境愈益讲究,将艺术品味和审美情味融入其中;同时,饮茶不仅可借以修心养性,激起文思,参禅悟道,而日也是风雅聚会,文人高僧交流的必备,品茗饮茶的人文内涵远远超出了它的适用价值。不仅如此,茶叶也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消耗需求的增加刺激了茶叶生产,在这种环境下,浙茶生长有了更加肥沃的上壤,发展速度自然也日益加快。

  第三,佛教的饮茶活动对当时的整个社会风俗发生了久远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浙江茶叶及其文化的发展。

  出于佛教本身的需要,饮茶逐渐成为了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国清寺内就设有“茶堂”,并设有“茶头”,专承茶事活动。佛教寺院中的茶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载:“觉林院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此则记载实际上也说明了佛教茶道即寺院茶礼的三个层次,虽仪式繁复,但层次分明。而这种佛教茶道的兴起,也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社会风俗。

  当时,宋代浙江径山寺经常举行山僧徒、香客、施主参与的茶宴,由此而产生的斗茶活动及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在社会上十分盛行。同时,僧人云游四方,沿途旅店投其所好,设茶饮以待,僧人一饮,过路商客也这般,久而久之,便成为沿途店舍必备之物。“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各种茶庵、茶肆、茶寮也应运而生景。景县寺观大都附茶庵,如惠泉庵、顺济庵、鲍义亭、浮卢庵等。《梦粱录》中所记杭州茶肆更是方式多样。此外,中国佛寺实际上是公共关系场所,是商贩们做生意和蔼男信女烧香拜佛之地,每个佛教节日也是百姓出游的好机遇。在这些节日里,僧人们提供的饭是斋饭,饮料也自然不能是酒,而是茶了。他们还组织特地的茶汤会,《都城纪胜》石:“又有茶汤会,此会每遇诸山寺院作斋会,则往彼以茶汤助缘,供应会中善人。”在这里,饮茶成了人们沟通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有助于社会的开放谐和和。总而言之,佛教的饮茶活动具有强者的社会功能,在这种功能的影响下,浙江茶叶不仅有了宽广的发展市场,更重要的是,浙江茶文化有了更深的内涵,这正是浙江茶叶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动力。

  可见,由于佛教僧众社交广泛,既与上层社会保持密切关系,又与平民阶层接触屡次,因此,其影响面非常广。他们积极参与栽茶、制茶、饮茶,更使饮茶习俗浸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不仅接收了统治阶级、士大夫的参与,并且很快涉及到民间。唐朝时,已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开门七件事之说,茶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浙江茶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昌盛,并在中国众多的茶叶中独具异彩大放光芒的。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