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浙江茶叶和茶文明的影响

2013-05-31 14:05:25  来源:中国日报网食品中国

  三、浙江茶叶及其文化随佛教向外发展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的消化、吸收,逐渐成为了中国化的佛教。因而,当它向外辐射之时,也带去了丰富的中华文明,其中就包括浙江茶叶及其文化。

  中华茶文化向域外传播,泽被所及,首先是中国边疆及周边国家。

  1、向西藏的传播

  西藏地域,人们日常食物以乳肉类为主,缺少菜蔬,因此,需要一种饮料来消食健体,升清降浊,而茶叶正好具有这种功效。到隋唐之际,随佛教的发展,茶叶生产扩展,饮茶风也便自然而然地从南到北传到了边疆地区。唐朝之时,吐蕃就通过万市向唐朝购置茶叶、丝绸等物品,这说明唐前期茶叶已传入吐蕃。另外,据唐《国史外》记载:“初常兽使西养,烹茶帐中,养人问曰:‘何为者?使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蕃人曰:‘我此亦有。’命取以出,指曰:‘此寿州者,此顾诸者,此靳门者。”从这段记载可知,唐朝中期,浙茶在吐蕃已是普遍之物了。饮茶之风也在吐蕃盛行起来,致使达到了“夷人不可一日无茶’的境界。

  2、向朝鲜的传播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文化关系源远流长。在中国商周时期,就有箕子“走之朝鲜”的传说。公元7世纪中期,新罗结合强大的唐朝,出兵灭了百济、高句丽,结束了三国分治的场面,一致了半岛,尔后新罗与唐朝政府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更加密切。许多新罗人士,包括僧侣来华求学,广泛进修盛唐文化。当时,唐朝社会盛行饮茶,这些人潜移默化,渐渐地饮茶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嗜好,从而为日后茶饮在野鲜半岛的推行打下了优秀的基础。到唐朝后期,浙江茶籽就传入了朝鲜,据载:“朝鲜新罗土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遣唐使金大廉在麟德殿参见了唐文宗皇帝,受赐浙江人台山茶籽四解(解:计量单位,一解为十斗,一斗为十升),兴德王令种于地理山(今智异山,海拔1951米)海拔100米以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由此开始种茶。之后,随两国关系的发展,天台宗、禅宗佛教逐渐在朝鲜占了优势,这两大宗派的寺院茶礼也对朝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饮茶习俗慢慢推行到了大众的生活中。

  3.向日本的传播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其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唐宋之际,诸多留学生、留学僧侣来华求学,他们醉心于唐朝的先进文明,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华文化,因而,当茶叶传入日本时,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般的种茶、制茶技术,更能从精神形状上全面吸收其文化内涵,而形本钱人的特征。

  日本的茶叶及其文化与浙江渊源颇深,日本佛教是天台宗,其茶之根也源于浙江天台山。天台山所产之茶在隋唐时就很有名,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天台茶的记载。宋明之后,天台茶就更为风行,许多茶学著作中都可见其踪迹。明代许次纤《茶疏》中就记有天台茶。同时,天台山国清寺既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又十分注重茶事活动,到了唐宋,天台佛学进入兴盛期,吸引了许多日本僧人前来研习,回国时,他们将天台山茶籽带回了日本。

  据载,遣唐僧最澄于贞元二十年(804年)“入唐,登天台山,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行满曾做过茶头,因而,最澄在研习佛经的同时,也接受了寺院茶文化的熏陶。次年回国时,最澄除带经书外,还带回了天台山茶籽和大量团茶。虽然最澄能否是第一个将茶籽带回日本的人,各家学者见地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旱在畲良朝光阴本已有了茶叶。到了平安朝初期,嵯峨天皇巡游至滋贺的梵释寺时,“该寺人僧水忠亲手煮茶进献,”天皇饮后大悦,“便命裴内、近江、月波、播磨等地方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这一方面说明那时日本已开始饮茶,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当时的日本,饮茶只是少部分人的活动,民间尚未形成饮茶的习尚,只不过,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推动,茶业经济在日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嵯峨天皇时代兴起的饮茶文化,其实是当时遣唐使和学问僧带回的唐风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当唐朝末期,社会紊乱,日本中止派遣唐使后,日本饮茶文化曾一度衰退自到两宋。中日交流有了新的进展,浙江茶籽再次被带回到日本,才促进日本茶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度。这其中,荣西禅师、明惠上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浙江茶叶与佛教相互依赖,相互推动。佛教僧侣的生活需要茶禅一味的内在要求,使浙茶尤为佛教所重视;而佛教僧侣种茶、制茶、传播浙茶茶种及文化,对浙茶的发展有起了推波助斓的作用,促使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了极高的声誉。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