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坚法师:佛教养生文化略说

2013-06-04 15:01:22  来源:华严寺

  2、杜甫的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

  (1)古代高僧多高寿

  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普通人活到百岁不易。而佛教却“年虽百岁,犹如壮容”的唐代及五代高僧中,知名的有日照、慧昭、菩提流老、宝思维、仪宴等,其中慧昭生于公元526年,卒于公元816年,活了290岁(《历代高僧卒年表》)。

  其中活到70岁左右者占多数,活到百岁左右者可以举出一批,如据《宋高僧传》善无畏大和尚99岁;唐惠秀大和尚100岁,唐九华山金地大和尚99岁;礼宗大和尚97岁;神秀大和尚可100岁;智威大和尚95岁;怀海大和尚95岁;圆修大和尚99岁;志鸿大和尚108岁;定安大和尚111岁;等等。

  (2)当代高僧也长生

  以中国著名的高僧中,四川就有清定法师、宽霖法师、遍能法师、隆莲法师,皆近百岁,而乐至报国寺离欲法师124岁,安岳的禅庄法师120岁,济法法师100多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多岁了。

  重庆也出高僧,华岩寺心月大师80多岁时还习武练功,健步如飞;能仁寺遍空法师活了104岁;罗汉寺竺霞法师活了93岁;万州慈云寺老法师90多岁还能下田劳动;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今年满九十三大寿,还精神健旺,处理佛教事务而操劳不已。原罗汉寺方丈大果法师,也是近90高寿的人。

  3、什么人可以得长寿?

  (1)世间的成就与生死无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等,均难保长寿。才子佳人,自古红颜多薄命。年青气盛都没有保障,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聪明才智与生死无关,许多聪明人,反而早夭。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长寿,否则永葆青春就是太简单的事了。

  (2)营养、运动、道德与寿命

  营养与运动是长寿之助缘,非正因。许多纨绔子弟吃得好,穿得好,游手好闲,却寿命不长。功夫巨星李小龙天天练习拳击运动,却英年早逝。

  道德高不一定高寿,如颜回为述圣,却没有终老天年。项橐七岁做了孔子的老师,却早早地夭折。而盗跖为非作歹,随从千人,横行霸道,去总是死不了。导引许多人感叹“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当然这只是个案,并不是说做好事的就不长寿,而是说做好事的不该短命。生活在山地上,极其艰苦的百姓,没有享受过甘肥之趣,吃着菜蔬,却高寿者极多。

  4、长寿的因和缘

  (1)长寿因

  按佛教之因果律,导致长寿也有因缘果之不同,而长寿之因,有先天因和后天因与内因、外因的不同。《佛说净意优婆塞所说经》卷一载:“短寿因得短寿果,长寿因得长寿果。多病因得多病果,少病因得少病果。”长寿与少病,皆是修来因缘。

  佛教长寿因缘,有祖上余荫、宿命因及现在作业因三种,前二为先天长寿因,后一为后天因;前二为外因,后一为内因。

  祖辈德行所荫,是长寿之先天因。《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六云:“其子孙荣显必祖上积德,天道昭明,不可不信。”按佛教的因果观,各人因果各人了,父罪子不代受,子罪父不代受,然因父子因缘共业,祖上的业力,会影响子息。

  先天因之二是宿命所作因,即前世因缘,致今生长寿与否。《杂譬喻经》卷一:“宿命种长寿因缘故。”如贫穷下贱或宝贵昌隆,皆与前世作业有关。

  现世之因,由每个人自己把握,如果掌握得法,必得长寿。《大般涅槃经集解》卷八:“大慈大悲。授不杀戒。长寿之因。莫先于戒。是以先劝问也。”授不杀戒,即今世和后世的长寿因。《大般涅槃经疏》卷五:“言长寿因缘者,正见、正知、正护、正说,即是常住因缘也。”正见等也能导致今世后世的长寿。《金光明经文句》卷二:“若观四念处是修长寿因。”四念处是禅修方法,即修禅定也能致今生后世的长寿。

  (2)长寿缘

  有了长寿因,还需要一定的缘,即条件成熟才能显现。《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云:“不杀果报,长寿缘故。”即持戒不杀为长寿缘。《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施食助命,为长寿缘。”放生,施食,长养生命及慈心护生之事,为长寿之缘。《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念一切众生同是佛因,起不杀行,即是敬信信知因果,作长寿缘。”敬信因果亦是长寿缘。佛经中开示除放生持戒等长寿缘外,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内缘和外缘二大类。

  长寿外缘:环境优美,家庭幸福,太平盛世,风雨有时,无有瘟病,社会祥和,所见长寿等。

  长寿内缘: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心境和顺,劳逸有度,知长寿道,恒心不退等。

  5、如何避免夭亡?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八:“道生曰:欲令问长寿因也,长寿本是入生死、济物之良津,以慈心为本矣。慈之为济,无制戒律,令不作诸恶,然使行善,以之极也。”多行善事,得现时长寿报。

  《大毗婆娑论》卷151云:“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分别从运动的适量,接纳外界的态度,对做事空间和时间的要求,修行的恰当,饮食之正确,善于医药,远离灾厄凶险处等,就不会过早夭亡。

  6、佛教的以法养生

  佛教养生,重在养心,以法养生,就成了佛教特色的养生法。所谓以法养生,即重视佛法之修习,令正法长住于心,则见道一日,令不痴,空过光阴,故名以法养生。《尊婆须密菩萨所集论》卷五云:“自持法比丘习智智者学,虽诸梵行人住彼业者,获法养生之具。”这是最早见到获法养生之论。《大哀经》卷八:“从法养生,不从衣食。是故当奉安住之法,则为孝顺,报诸佛恩。”此为安住之法,即佛法安住,以法养生观。

  安住之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安住世间,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著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安住正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安住正路,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安住慈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慈爱之心,则于一切有情,悉与其乐,不加恼害,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悲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悯之心,则于一切有情,见其受苦,普为救拔,令其安隐,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谓众生若能安住欢喜之心,见诸有情,离苦得乐,了无憎嫉之意,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舍心,谓众生若能安住舍离之心,则于一切有情,冤亲平等,无憎无爱,此为有依行也。

关键字: 佛教 养生 文化
责任编辑: 崔容菠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