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资料图) 综观山东地区,石窟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州等地,青岛地区基本是石窟的“盲区”,大珠山石窟的发现,填补了青岛地区缺少石窟艺术的空白,将山东省石窟由点延续成一线。从石窟探身出来,很难感知的千年时光,瞬间就被烈日点燃,而石窟里大大小小的石像,也在慢慢风化,它们的变化肉眼无法察觉,但确实存在着。 青岛地区山脉绵延,除了“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以外,尚有大、小珠山、大泽山等众多名山,虽然山多,但石窟造像却极为少见。胶南大珠山石窟是目前青岛地区仅存的石窟,鼎盛时期曾达99座,但现在仅有3座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石窟溯源 从三国割据至隋朝统一,漫漫360余年中,战火弥漫,民无宁日。为觅精神寄托,民间始盛行黄老玄学,其后又有佛教思想传入。信仰佛教的人认为,造像最能得福,佛教经典曾释之曰:昔佛在世时,跋耆国王名优阗,来至佛所,头面礼合掌白佛言:世尊,若佛灭后,其有众生,作佛形象,当得何福?佛告王曰:若当有人,作佛形象,功德无量,不可称计,世之所生,不坠恶道。天上人中,受福快乐。因而,敬信佛教、皈依三宝的人们,纷纷开窟造像,顶礼膜拜。在佛教中,佛是“功成妙智,道登圆觉”之人,妙解“三毒”、“四圣谛”、“五阴苦”等道理,解脱他人、同登彼岸,是佛教中最高的尊神,因而成为主要的供养对象。佛像是石窟艺术中的主要题材之一。 大珠山位于胶南市南部,山体呈西北走向,突出于灵山湾与古镇口湾之间,传说唐代朱仲曾居此山因而得名“大朱山”,后演化为“大珠山”。大珠山石窟多为隋唐时代遗存,据传大珠山隋唐鼎盛时期曾拥有99座石窟,但这些石窟大多消失难觅,现在可以寻找到的大约只有三处,这三处石窟皆在大珠山山脉择石凿就,即石屋子沟石窟、峡沟南山石窟和峡沟西山石窟。 石屋子沟石窟 石屋子沟石窟位于胶南石屋子沟村石屋子水库一巨石内,这个村落以及水库皆因该石窟而得名。 据该村村民讲,大约60年前,石窟下一直是“枯水”状,进入石窟很方便,近一二十年石窟被水库里的水环绕起来,比过去难进多了。笔者从石体环绕半圈才进入石窟,石窟洞口为长方形,高约77厘米,宽约54厘米,石窟内部平面为方形,窟顶呈人字坡形,整个石窟高约160厘米,宽约176厘米。在石窟外面左下角侧有一浮雕,状如马,高约63厘米,宽约50厘米,究竟为何动物较难辨识,为凿建石窟时雕刻;洞口右侧有一羊形浮雕,也难分辨。石窟外门楣上方均匀排列圆形洞3个,从洞口顶端向上130厘米处则凿有三角形石沟,向两侧引导和延伸,整个巨石上还凿有小洞数个,应为安梁卯孔与屋顶斜槽痕迹,证明此石窟外曾有木结构殿屋。 洞内左壁自左至右雕有坐佛像一尊,立佛像四尊:坐佛像高52厘米,肩宽20厘米,莲座宽32厘米,半结跏趺坐,双手合十,肉髻浑圆;立佛像是释迦游化乞食时的形象,《造像量度经》图释:“本是世尊游化乞食之相也,今亦为弥陀接引相。”中间最高一尊立像高136厘米,肩宽40厘米,长身直立,赤足踏地,足长17厘米,足高7厘米;另三尊小立佛身长在70至80厘米之间,宽约20厘米。正面墙壁上雕有坐佛像两尊:一尊高79厘米,肩宽46厘米,仰莲座高10厘米;另一尊高79厘米,肩宽约47厘米,仰莲座高14厘米。两坐佛均半结跏趺坐,其外侧各有两胁侍(佛或菩萨的辅弼者)立像。右面墙壁坐佛像身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旁边各有一立像,高约50-60厘米,宽约30厘米;左端一坐像,高53厘米,莲座为3层,高17厘米;右端尚有两坐像,已模糊不清;造像下方有三方牌位,其上所刻应系供养人之名。 飞天,是世人所熟悉的,为乾闼婆与紧那罗,俗称“飞天伎乐”。乾闼婆系司鼓节弦乐的乐神,紧那罗是歌神,这两种神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一起,他们都属于天伎,轮流为诸天作乐(天系佛的八部护法之一)。因为这两种神众是为天部作乐,而天部又是佛的护法,所以佛在耆社崛山大法会时,四紧那罗王与四乾闼婆王俱都参加。飞天的形象一般雕刻在石窟的窟顶或龛楣上,石屋子沟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的两面坡顶上雕有8个飞天以及云纹图案,云纹图案线条流畅,诸紧那罗与乾闼婆面容丰圆,云鬓高髻,长袖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