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画的种类
佛教绘画的种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图和像两大类。所谓像,是指一幅画中单独画一像,或一幅画中虽画有多像,其内容都只是侧重在表现某一像的仪容形貌,别无其他的意义。所谓图,是指一幅画中以一尊像为主题,或多尊像共构成为主体,其中有主有伴,共同体现一项故事。例如:《十八罗汉像》是在一幅画中或多幅画中画十八罗汉,但只是绘出每位罗汉的仪容形貌,或降龙、或伏虎,各各罗汉不相联系。至于《十八罗汉过海图》便是在一幅画中绘出十八罗汉共同渡越沧海的不同动作。
佛像画就其内容来分,可以有七类:一佛类,二菩萨类,三明王类,四罗汉类(包括缘觉类),五天龙八部类,六高僧类,七曼陀罗类。佛图就其内容来分,也可以有六类:一佛传类,二本生类,三经变类,四故事类,五山寺类,六杂类。此外还有“水陆画”一种,是由像和图混合组成的佛画集。现在就各类佛画简略说明如下:
1.佛像:
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义为“觉者”,是佛教对彻底觉悟真理者的尊称。人人都可以得到对真理的彻底觉悟,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成佛之后所作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佛教认为在一世界之中同时只能有一佛教化,所以一世界又称为一佛土。佛教又认为时间是无始终的,空间是无边的。因此就空间来说,世界既是无边,十方佛也就是无数的;就时间来说,世界可以反复的成而坏,一佛的教化终尽以后,又有他佛继而教化,于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也是无数的。在这十方三世无数佛之中,宗教家、绘画家便选择佛经中所常称道的佛而绘画出来,以供瞻礼拜之用,这便是佛画的由来。经常绘画的有现世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弥勒佛,过去世的燃灯佛;此世界现阶段的贤劫千佛,其中包括释迦佛(第四佛)和弥勒佛(第五佛);根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所说的此世界过去世的五十三佛;根据《决定毗尼经》中所说的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三十五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等。佛教中有两大派别,所谓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在大悲救世,所以要叙述大悲救世的种种方法,也就是十方三世佛土的情况。小乘佛教注重在个人修持,所以在空间上只须要谈此世界的释迦佛,在时间上只谈释迦佛及以前的六佛,即“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净佛、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是也,一般小乘寺院中只塑有一尊释迦佛像,别无其他尊像。大乘佛教的寺院中便有种种不同的佛像、菩萨像、天人像等。小乘佛教以为佛是由其形体和道德品质相结合的,其形体称为生身,其道德品质称为法身,在绘画上便要求从形容上能体现佛的道德品质;大乘佛教以为佛的本质是彻底体证了绝对真理(真如),绝对真理和佛的智慧是一致的,从而说佛有三身。绝对真理是佛的法身,体证真如的智慧(如如智)是佛的报身,教化世间的尊胜仪容是佛的应身。这佛的三身都要能从形容上表达出来,于是有三个不同的佛名和三种不同形态,就是:毗卢遮那佛(法身怫)、卢舍那佛(报身佛)、释迦牟尼佛(应身法)。无论其为小乘佛教的释迦牟尼佛,或者大乘佛教的三身佛,在雕塑上或绘画上都要求具有能体现佛的道德品质的仪容形貌,这便是“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之说。这些相好是绘画佛像所必须注意的。在大乘佛教中又有显教和密教之分。显教注重理论,密教注重事相。密教把所有佛教理论都用形像表达出来。显教中的对某一理论问题的系统解释,密教用有一定组织的形像来表达,这种形像名为“曼陀罗”,译为“坛场”。例如显教中“转识成智”的问题,在密教中便用五方佛(中东南西北)来表达。中央毗卢遮那佛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闪)佛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或妙声佛表成所作智。此外,密教还有消除一切灾难的炽盛光如来,布施饿鬼令得安乐的甘露王如来(即阿弥陀佛的异名)。
一切佛像从其形体容貌的相好来说,都是相同的。所以区别各各不同的佛,主要是从其手印的姿势来分辨的。例如释迦牟尼佛像也有说法像、降魔像、禅定像之不同,右手上举,以食指与大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伸,是说法相;右手平伸五指,抚右膝上,是降魔像;以右掌压左掌,仰置足上当脐前,是禅定像。阿弥陀佛像是以右掌压左掌置足上,掌中置莲台。药师佛像是垂伸右手,掌向外,以食指与大指夹一药丸。在汉地相传有所谓“旃檀佛像”,是释迦牟尼佛立像的一种,右手施无畏印(右手上举,伸五指,掌向外),左手与愿印(左手下垂,伸五指,掌向外),衣纷作水波纹形。相传这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工用旃檀木所造佛像的形式,是最初的佛像。
绘画佛像,除了相好和手印外,还应注意度量。就立像而言,以全身之长为一百二十分,其肉髻高四分,就是佛顶上有肉块高起如髻,状如积粟覆瓯,名为“无见顶相”。由肉髻之根下至发际也是四分。面长十二分,颈长四分。颈下到心窝,即是与两乳平,为十二分。由心窝到脐为十二分,由脐至胯为十一分。以上是上身量,共为六十分,当全身之半。胯骨长四分,股长二十四分,膝骨长四分,经长二十四分,足踵长四分。以上是下身量,也是六十分,亦当全身之半。形像宽广的量度:由心窝向上六分处横量至腋为十二分,由此向下其至肘为二十分,由肘向下量至于腕为十六分,由腕向下量至中指尖为十二分,共为六十分,当全身之半。左右合计,等于全身之量。坐像的量度,上身与立像相同。由胯下更加四分是结跏双趺交会处。由此向下再加四分是宝座的上边。由趺会向上量至眉问白毫,即以其长为两膝外边的宽度。两踵相距是四分。这是画佛像的量度。
2.菩萨像: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义是觉悟,“萨埵”义是有情,凡是求觉悟的有情都可以称为菩萨。在佛教中一般习惯对于印度的弘扬佛法、建教立宗的大德法师都称为菩萨,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护法菩萨等。因为这些菩萨是印度佛教历史上的具体人物,所以这些菩萨的画像都属于高僧像之类。这里所说的菩萨像是指佛经中所提出的,与佛同时共弘教化的菩萨的画像。
菩萨像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总的用形像来表达菩萨修行阶次的画像。根据佛教的理论,自凡夫而修行到达佛果,中间要经过四十二个阶次,就是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共四十二阶次。住、行、向三十位又总称为三贤位,十地又称为十圣位,等觉是等同于佛的菩萨,妙觉就是佛位。用四十二个不同形状的人像来表达这四十二位,便是四十二贤圣像,又可以分开来各各单画,如等觉菩萨像之类。
第二类是佛经中具体提出名号的菩萨画像。这些菩萨都是等觉位的菩萨,辅助释迦弘扬教化的。此中常画的有文殊菩萨(又名妙吉祥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药上菩萨、维摩居士以及姚秦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经·受持品》所说的五大力菩萨(又称仁王菩萨或大力菩萨)等。此外还有宋人所绘或宋人画录中所记,其名称不见经传的菩萨像,如《宣和画谱》有唐吴道元的如意菩萨(疑是如意轮菩萨之误),唐宋人画的宝印菩萨(疑是宝印手菩萨之误)、宝檀菩萨(疑即宝檀华菩萨之误)等。其原卷今已不传,不能知其内容如何,应亦属于此类。
第三类是观世音菩萨画像。观世音菩萨也是佛经中具体提出名号的菩萨。因为民间对之信仰甚深,画家又绘成种种不同的姿势,在绘画艺术上是极尽丰富多采的能事,所以别为一类。观世音菩萨画像,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遵照正规仪容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相好端严的形像(圣观音)。第二类是遵照密宗仪轨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多面多臂手持种种法物的形像,如大悲观音、如意轮观音、七俱胝观音(又称准提观音)、不空羂索观音、不空钩观音等。第三类是画家自创风格,任意写作、任意题名的观音像,其中也有符合于相好服饰手印度量等法则的:如水月观音、宝相观音等,也有只是一般人物像而毫不顾及菩萨像应有法度,如伫立观音、白衣观音、鱼蓝观音、行道观音、自在观音等。此类像最为复杂,难可胜举。在日本相传有十五观音、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包括以上三类的形像。
第四类菩萨像是包括佛像旁所画的供养菩萨像,如乐音菩萨、献花菩萨、献香菩萨等,和画家任已胸臆、随意写画、毫无规矩尺度的菩萨像,如行道菩萨、亲近菩萨、思维菩萨、思定菩萨、莲花菩萨、玩莲菩萨、狮子菩萨等.
正规菩萨像的画法,也与佛像一样,要注意到相好、服饰、手印、量度的。一般来说,佛的相好要端正温肃,菩萨和好要柔丽慈祥。佛的服饰是单纯朴实,披服袈裟,偏袒右肩,显露心胸;菩萨的服饰要华美庄严,首戴天冠,身披璎珞,手贯环钏,衣曳飘带。各个菩萨也有一定的手印姿势:观世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天冠中有一化佛(阿弥陀佛);大努至菩萨也手持莲花,天冠中有一宝瓶;弥勒菩萨手持宝塔;文殊菩萨手持经捧或经卷;地藏菩萨手持摩尼珠和锡杖等。菩萨像的度量,大致与佛相仿,所不同的是顶无肉髻,胯无胯骨;发际、颈喉、膝骨、足趺各减佛四分之一。以上六处共减十二分,如佛身量为一百二十分,菩萨身量便是一百零八分;宽量是由心窝平量至两腋是十分(较佛减二分);由此下垂十八分至肘(较佛减二分);再下十四分(较佛减二分)至腕;由腹至中指尖是十二分。共为五十四分,左右合为一百零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