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浅深次第
禅定的浅深次第,可以分之为“四禅四空”,这八种定是世间定,再加一个圣者定,即灭受想定。若以有无分别来区分,“寻”是粗分的所缘,“伺”是细分的所缘。初禅是有寻有伺,初禅与二禅的中间禅是无寻有伺,二禅以上才是无寻无伺。《清净道论》说:若敲一下钟,敲下去的力量譬如寻,它是非常明显的,接下来钟声余音缭绕就有点类似伺,它是一种细分的心理盘旋审虑。二禅以后就无寻无伺,心念非常的平静。
另一方面,若依喜乐区分,可这么说:初禅是离生喜乐,二禅是定生喜乐,三禅是离喜妙乐,四禅是舍念清净。在离生喜乐的阶段,离于种种的五欲妙乐,生起的是一种进入色界的喜乐。
喜与乐不同,喜是心理的欢喜踊跃,在经典常形容它是“周遍浃洽”的,就像一个气泡充满,或者像山里的洞窟有水涌进来一样,那种感觉是整个心灵的释放,是一种遍满之喜。而乐,就是诸根愉悦,是生理上的舒适。到了二禅以后,定力加深了,所以也有更深切的喜乐,因为它已经无寻无伺了,所以心灵就更加微妙,名为“定生喜乐”。到了第三禅,已经没有心灵上的踊跃之喜,但是生理上的诸根愉悦还存在,故名“离喜妙乐”。到了第四禅的时候,连生理的乐都放舍了,可就是正念正知,非常清净,故名“舍念清净”。《清净道论》中就这样来说明:初禅有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禅没有寻伺,所以只有三支,喜、乐、心一境性;三禅时则有乐、心一境性二支;四禅是舍和心一境性;四空定,空无边处一直到非非想处,也一样是舍、心一境性二支。
依证圣来列举,有所谓“七依定”,就是从初禅一直到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虽然是三界之顶,它的心到这里反而是钻牛角尖,暗钝昧劣,所以从这里不能得到解脱,经云:“无生大王,不生有顶。”就是说,佛陀也不可能在非非想处定解脱;纵使已经到达这样境界的禅定,要达到解脱也一定要退到无所有处定。在经里特别赞叹的是初禅到四禅,虽然还有身体余累,不像到四空境界,连身体都没有了,但是反而容易从这里达到解脱;特别是第四禅,连佛陀也是以第四禅而得解脱。第四禅是基础禅,从这里可引发神通。此外也有在未到地定而能解脱的记载,印顺导师在《妙云集》特别提到所谓“电光喻定”,慧解脱的阿罗汉依于一念的电光喻定也能解脱。不过这种说法在一般经论比较少,我只有在《成实论》中见到。
禅定的所缘
禅定是要摄心一处的,摄心于什么呢?摄心于他的所缘境。
在修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观境,止与观(即奢摩他与毗婆舍那)是双运的。起初我们先广闻十二分教,了解佛法的道理,但到后来,真正要入定,就不能再广缘,而一定要收摄于一处。收摄于单纯的所缘境后,接着要修奢摩他,尽量止寂,等到心已经昏昧的时候,要现起观相,观久了掉举,又要停在止境,观能观之自心影像。止与观一直在交错着使用。所以讲禅定不能不讲到观门,一般观门是把它放在慧学来讲,但是最起码在讲到禅定时应注意两个要领,亦即“八正道”里所谓的“正念”,要合于两个规则,第一是净于惑障,第二个是顺于正理。
前者就着修行人的特殊烦恼而作对治,若修行人贪欲炽盛,他就要修习不净观;若是瞋行人,可能就要多修习慈悲观;如果是愚痴不明事理的人,或是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而生慢的人,这样的人要分别修习缘起观和界分别观。但是特殊对治有时候还是会产生毛病,曾经在佛世,有人修不净观,对自己的身体起了很大的厌恶感,于是想要自杀,所以后来佛陀又改教以持息观。持息观是一种比较没有毛病的观法,但是有些人持息观不善用心时,也可能引动了气机,而在一些禅修过程中,发生诸如跃起、身体摆动等等的问题,这些都还须小心处理。
针对惑障的对治,在《清净道论》中已讲得很详细,自己要先了解自己是那一种行人,贪行人、瞋行人、痴行人,还是寻思行人(散乱心重的人),这些都要特殊地去作对治。配合观门的对治,对于姿势都还要调整,如《清净道论》云:贪行人所缘境尽量是不净的,建议是以立姿或经行为善;瞋行人的所缘境尽量是清净的,坐或卧是比较好的姿态,这可以说是古禅师、古论师的修持体会记录下来的参考。
其次要顺于正理。前面净于惑障的所观境往往是某种影像,这种影像非常鲜明,有一些方式使它现起。现起的影像纵使再清晰,他都不能达到解脱,因为都只是在“胜解作意”的阶段;要达到解脱一定要达到所谓的“真实作意”。所谓“胜解作意”,就是假想观,假想当然有特殊的对治作用,但假想出来的再逼真,如果不再进一步顺于正理,归结到无常、无我、性空,其实是不能够达到真实解脱的,所以必须要再顺向正理,也就是要达到“真实作意”。以持息观为例,当我们作持息观,在观息出、息入、观息若有若无时,如果只注意息的若有若无,甚至整个息都停止,也不见得有助于解脱,行者还要进一步地观此息出息入的无常,和观身、心、息相依的无我,这样才能够达到解脱。
不净观和大乘后来产生的念佛观也是如此,念佛观如果只是看到影像现起,甚至佛陀走下来跟你讲话,你问他,他回答你,这些都无法达到所谓的解脱,必须进一步观此佛不去不来,我的身心也不去不来,所以此佛是唯心所现的,接着进一步再观佛像现前的无有自性,这样才能达到大乘性空的真实作意。所以抉择所缘境,净于惑障只是阶段性目标,进一步一定要顺向正理。
在禅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影像是非常清明的,绝对不是模模糊糊好像睡着了一样。所谓的禅定成就,他的心智必然非常清晰,不是在昏昧状态,而是明显、无分别的。无分别不是什么都昏昏昧昧不分别,而是不作无意义的分别,但是对于所观境却是明明了了的。
禅定与神通
如前所述,禅定亦可引发身心的轻安。在禅定里,特别是第四禅(基础禅)可以引发三明六通,三明是就着阿罗汉而言,天眼明知未来,宿命明知过去,漏尽明是达到解脱。六通其实也包括了前面所说的三明,它们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前五通共世间神通,是在基础禅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引发的,至于引发的方式,一些禅经或《清净道论》都讲得非常清楚,比如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这些都是可以引发神通的项目,缘着这些方式修习,可以引发神通。
以十遍处为例,它们分别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或青黄赤白的颜色之遍观。以地遍而言,所缘到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地大,当然一开始要有一个曼陀罗,曼陀罗上铺上泥土,以此作观,把整个泥土融成一片,然后把所缘境再继续扩大。水遍亦然,一般初修的人缘于小范围的水,然后再扩大,如果修习纯熟,可能一下手就直接去观湖泊、池沼或河川的水。
当十遍处修习成就的时候,确实可以引发神通。比如在地遍处修习成就时,渡过恒河像走平地一样,健步如飞。青遍处如果修习成就,可以把光明转为黑暗,若黄遍处修习成就,可以点石成金。但是这些神通并不是佛法要追逐的目标。禅定成就可以发掘心灵潜力而引发神通,但要不要发掘,还要看他有没有作特殊的修习,如果说只要有禅定就有神通的话,那为什么目犍连是神通第一呢?圣弟子应该都有定学成就,四禅并不难得,但为什么还会有神通第一与否的差别呢?可见得依禅定为基础,必须再作特殊的修习,才能够把这样的潜力引发出来。虽然在部分禅经和论典有引述一些神通的原理,但并不是当成重点,修习禅定在佛法来说,重点还是要达到解脱,也就是说,依增上定慧而达到解脱,这才是习定要旨。
问:请教法师,有时会听到一些特异功能,有些好像能够治病,不知特异功能与禅定有没有关系?特异功能可以持久吗?
答:世间奇人很多,有些人在遥远的那头,就能够知道这个人身体是不是有毛病;像这样的事情,以佛法来看,或跟禅定有关,或跟禅定无关。特异功能如果归到神通的领域,第一种是生得,天生就有这样的禀赋。鬼神道的众生很多有神通,在台湾玩大家乐的人向他们求明牌,有时也会应验。但若这种生得神通不曾经过反省,便有点危险。生得神通如果不知道用善念调心,不检点自己起心动念的贪瞋痴慢,虽然神通很大,作用很快,可是接下来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也很大。如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特异功能,除非他存心想以此谋利,否则是很辛苦的;像加拿大的冯冯,虽号称能用神通为人服务,但到后来太多人找他,打电话求他,反而让他不堪盛名之扰。
另外有一种是修得神通,是以修习而达到的异能;前述十遍处即为例子。但行者必须想想修行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想要在世间让人觉得非常的惊异,而产生敬佩崇拜之情的话,这念头就是贪心炽盛,如此可以说是与解脱无缘的。再来是证得神通,阿罗汉证得三明,固然他没有特殊的去修习,但自然会生起忆宿命、知未来的能力。但佛法不是宿命论、定命论,也就是说,未来会不会改变,还不得而知,任何定业,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都可以转变。因缘错综复杂,但天眼明者大约看得到大趋势,而这不是定论,否则就陷入宿命论的陷阱了!所以神通仍是有限的。
大陆一位素负盛名的特异功能人士,最近经过实验后,发现他居然是骗人的。但这种骗术是不能持久的,而且特异功能一经夸大,有时还会消失也不一定。如果是由禅定修得的特异功能,一旦贪瞋炽盛或散乱心强,他的神通可能就会退去,往往他在心理上不能承受神通退失的落寞,及没有群众掌声的难堪,心思稍一迂曲,可能就会变成诈骗。
作者:玄奘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 昭慧法师 整理人:柯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