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佛法的历代中国帝王

          \  

    梁武帝 (图片来源:资料)      

  二、南北朝时期

  南朝

  南朝王室变迁,更相迭起,大部分的帝王都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尤以梁武帝最负盛名。由于帝王对佛教的保护,外国僧侣来华的情况盛行,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启发对经典的研究,为往后诸学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以佛法治国、整理内政、文教,是南朝政治、文化及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梁武帝起初研究儒学,后逐渐为佛教高妙之理所慑,他在《舍道归佛文》中说:“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愿依老子教暂得生天。”天监十六年(西元五一七年)废除天下道观,令道士还俗。后来更在撰述的《断酒肉文》中坚誓素食,并下诏宗庙不得用荤食祭祀。中国僧众素食之风从此建立。

  梁武帝受菩萨戒,有“皇帝菩萨”之称;随皇帝同时受戒者,有四万八千人,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梁武帝常行普同供养,曾多次开设大规模的斋会,如无遮大会、平等大会、盂兰盆会等。四次舍身同泰寺时,为四众讲经,这是历朝帝王中前所未有。梁武帝也热心于佛教教理的研究,著作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等义疏百卷,其佛学造诣深厚,有以见之。

  相传武帝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往生后堕为蟒蛇,痛苦不堪,因而求助于武帝。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制作《梁皇宝忏》,请僧礼忏。这部忏法,绵延千余年,至今仍旧不衰。此外,武帝也躬自阅读经藏而协助编修《水陆仪轨》,并设水陆大斋,使得冥阳两利,恩被古今。在位期间,创建光宅寺、开善寺、同泰寺等著名寺院,其中更为追荐父母而建大智度寺与大爱敬寺。据说,梁武帝在寺中行供养之际,对父母孺慕之情,油然而生,往往哽咽饮泣,左右使从无不感动流泪。

  梁武帝亲自撰述佛书、提倡译经事业、建造寺塔、讲经法会,乃至于舍身、放生、布施等,在位时,寺院增加八百余所,僧尼增加五万多人,为南朝的佛教灌溉出美丽的花朵。在佛教历史上,与印度的阿育王,一东一西,相互辉映。

  梁朝之后的陈高祖、文帝、宣帝等,也都是信奉佛教的帝王。整个南朝帝王护持佛教的情形,在杜牧脍炙人口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犹可窥见。

  北朝

  在北朝史上,经历有二次毁佛事件,对佛教的伤害相当大。然而,随着毁佛事件的主其事者相继过往,复兴佛教的事业也随之展开,如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等,为佛教带来另一片生机。其中,以沙门昙曜协助北魏诸帝的复佛成就最大。当时的僧只户和佛图户,不仅稳固了佛教教团的经济基础,对于当时国家、社会的重要设施,和安定人民百姓的生活也有很大的贡献。另外,在北魏复佛中,以佛教艺术的发展最为灿烂,包括寺院的建筑、佛像的雕铸等,其中以云冈石窟的雕凿更是给予中国佛教美术莫大的影响,石窟中,象征皇帝的佛像,高达六十尺以上,《魏书.释老志》形容其“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之后,龙门、巩县等石窟相继并起,云冈石窟成为亚洲佛教美术的根本。

  北魏文成帝——下诏复佛,注入蓬勃士气

  北魏文成帝在废佛的太武帝驾崩后继位,随即下诏复佛,其具体措施有:

  人口众多之处允许建筑寺院,费用不加以限制。

  身家清白,性情善良者,不限年龄,可准许出家,大州五十人,小州四十人,边境可度十个人。

  据闻,诏令下达当天,即有人开始复建被破坏的佛寺,藏匿的佛像与经书也纷纷出现,为佛教的复兴注入一股新士气,尤其任命沙门统昙曜负责复佛事业的推展,对北魏佛教发展的贡献相当大。

  北魏献文帝——铸像筑塔,佛教都市呈现

  北魏献文帝深信佛教,常读经论,也好老庄之学。在位虽仅五年,然对佛教亦多有建树。他曾在西岭鹿野苑建石窟寺,有“凿仙窟以禅居,辟重阶以通术”的美称。

  皇兴元年(西元四六七年),献文帝于京都平城建造永宁寺,它是一座七级佛塔的建筑,高有三百余尺,规模之大,蔚为天下第一。此外,他也建筑了一座三级的石造佛塔,这座佛塔的栋、楹、榱、楣等,都是用石头交相重叠组合而成,其精巧严密,是京都一大壮观。据《水经注》记述,当时京都平城佛法兴盛,佛塔高耸,互相可望,法轮东转,此为最上。平城由于这七层和三层的佛塔屹立,而呈现“佛教都市”的景观。

责任编辑:张玺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