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期
- 照亮我的那盏明灯
就像婴儿需要父母呵护养育一样,新出家或刚皈依的佛弟子,必得善知识悉心指点,方能羽翼丰满,健康成长。对于在家佛子来说,虽无条件常随善知识左右,但也应确定一位堪能依止的师长,时时请益。修学佛法最重要的一个因缘,就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可以说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也是从头到尾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因缘。
- 学佛笔记
感念师恩
佛教很缺人才,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帮我把这些事做好
一封只有几十个字的辞职信,结束了我与服务了6年的国企劳动关系。没有任何人知道我离职的真正去向,包括我的父母。
从北到南,一路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火车颠簸,我背着简单的行囊,终于抵达位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客堂安排我住在当时寺内条件最好的招待所里,而且是个单间。
方丈很忙,第一次见到传正大和尚,已经是到南华寺半个月后了。第一次接触大师,我心里非常紧张,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方丈很慈悲地招呼我坐下。他没有问我任何情况,吩咐侍者拿出一堆资料,要我整理。他说:“佛教很缺人才,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帮我把这些事做好。”方丈的信任让我心底涌起一股激动,同时也感到压力非常大。
那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的早饭后,我正埋头打扫方丈室卫生,方丈说:“今天是阿弥陀佛圣诞,你过来皈依吧!”然后就为我授皈依。方丈告诉我,从此以后要了断俗缘。我隐约感到这是要让我出家的节奏啊。
过完年,二月初八,六祖惠能大师圣诞,早课完毕,在新方丈室二楼客厅,师父说:“你没出家,有些事也不方便做,有些资料不方便看,你还是剃头出家吧。”剃发时,头发脱落的那一瞬间,我忍住了因为激动快要把持不住的眼泪。当时方丈说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了。叩谢师父三拜,然后回房间沐浴更衣,换上师兄们赠送的僧衣鞋袜再回到客厅,静静端坐着。师父接待完信众上楼,没有开灯,光线有点暗,师父足足看了我好几十秒,然后问:“你是哪个,有事吗?”师兄们都笑了,“师父,他是法晗啊!”(我的法名实际上应该是法山 含,是从一本缺了封皮的古体字典中查到的,因为这个生僻字,师父为我取字号颇费了一番功夫)
“哦,我以为是哪个小尼姑呢!”
师兄们大笑,我顿时窘迫不已。
在一位潮汕籍同事的影响下,我对佛教产生了兴趣,也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最初,我只是想到刚恢复不久的曹溪佛学院教书,没想到因缘具足,出家做了和尚,还跟在师父身边当侍者。这一切,只能说都是缘,我深深感恩生命中遇到的一切安排。
出家那年,我还不满二十八岁,脾气大、性子急。为了磨掉这些毛病,师父没有少敲打我。好多人背地里议论我跟师父长得很像,有人甚至猜测我是他俗家的儿子或至亲。对此,师父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泰然处之,也很少解释。
2002年,南华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筹备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师父天天操心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我也跟着他忙到很晚才能休息。有时睡得正香,师父突然打电话说有些报告要起草,明天一大早就要上报到相关政府部门,我就得赶紧爬起来。难得闲暇的时候,师父会问起我的学习情况,指导我读经典。师父经常提醒我:“你不管多忙多累,修行不能耽误,那是出家人的本分,每天必须要进禅堂至少坐一支香。”
说来也奇怪,出家人每天的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我甚至还累病过,每天吃得也无非是萝卜青菜,我的体重却从刚到南华寺的110多斤狂增到了140斤。见我有些沮丧,师父说:“你这是发心做事的福报嘛!”
师父明令禁止我参与经忏佛事,但我刚出家,还不太不明了师父的用心何在。有一次碍于熟人的面子,我做了半堂佛事,被师父发现之后,痛骂了一顿。他告诉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出家人的主要任务是弘法利生,要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做事、修行,千万不要被金钱物欲勾引,迷失了出家的初衷。
有时,劳累了一天,师父会带着我到寺院附近散步。他曾经对我说:“既然出家了,就不要怕苦怕累,我相信你做事的能力,平时带着你出席各种活动,就是让你能多学习长见识。但是,你要改掉冲动的性格,多修忍辱,多结善缘。”师父真是洞察分明啊,后来我先后两次赌气离开南华寺,就是因为自己忍辱的功夫不够,没有调伏自己的习气。
当初,我自认为一心为了常住利益在做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然而,我虽然毫无私心,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却还是经常受到师父的责骂批评,我心中颇有不忿之气,甚至是委屈。那时候,我很少站在师父的角度去想问题,一心觉得自己活得满腹委屈,忍不住与师父爆发了几次冲突,感觉特别没面子。
带着情绪负气离开南华寺后,我独自一人住在山里修行。数年间,我没给师父打过一次电话,也没有发过一条短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自己陆续收了两个出家徒弟,才觉得为师不易,也真正感悟到师父的良苦用心。
身为祖庭的方丈,师父要面对的不是只有我这一个徒弟,他每天得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要为南华寺上上下下几百人的吃喝拉撒睡操心,他要为祖庭的发展殚精竭虑,甚至要委曲求全。而我的眼中只有一个师父,实际上是只有一个“我”!多么可怕的我执呀!当我一心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却离道越来越远。
有一次,为了小徒弟印珩能留在南华寺常住的事,我硬着头皮打电话给师父。然而,师父毅然拒绝了我的请求,他教诲说:“我不能因为是我的徒孙就特别照顾,年轻人还是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学习!”
2013年夏天,我带居士团回祖庭朝拜。遗憾的是,师父外出开会不在寺院。南华寺的同参告诉我,师父一直很关心我也很担心我,怕我修学的过程中会懈怠放逸,希望我回到他身边。
从六祖殿礼拜出来,站在菩提树下,回想师父的种种教导,我为自己多年来的任性嗔恚感到深深羞愧。曾几何时,作为弟子,我习惯了等待师恩的呵护和培养,而不知回报,哪怕是他给予的百分之一。而现在的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容易冲动、倔强任性的小和尚了,我知道,有一种慈悲叫做“磨砺”。
去年11月,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南华寺举办,我又一次带队朝礼祖庭。本想借这个机会当面向师父求忏悔。但是师父实在是太忙了,只跟他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他就去忙碌了。道歉的话没有说出口,心中又多了一分愧疚。
今年6月,因为各种因缘,安徽太湖县领导和宗教局、佛教协会请我到牛镇镇狮子山二祖禅堂负责改扩建工程。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要与县、镇各个部门和领导打交道,要接待和联络方方面面的人,要负责规划设计,还要操心化缘募款等等等等事情。每每遇事不顺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要忍耐,放平心态、随顺因缘。这时,我才感觉到住持一个道场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师父,我终于能理解您的良苦用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弟子的点滴成长都牵动着师父的心,都凝聚着师长的关怀。也许,法乳深恩之于我,是今生都难以报答的,我惟有在师父的加持下精进修行,修菩提心,走菩提路,证菩提果。
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回到您身边,等二祖禅堂扩建完成,再回去忏悔,接受您的教导!(文/法晗法师)
无语开示显智慧 以身示范利群生
缅怀成都空林堂上首座妙道老法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成都依然活力四射,踏着回乡的脚步我从学堂回到了成都,继续着自己的发心之路。自上次拜望了昭觉堂上的常济老法师之后,深感智者的平凡,吾辈等人恭敬顶礼。路,一直都在,就看你走不走!“发心非难,难常继,常继方便,应当说!”永刻于心。此次则是拜望咱们成都空林堂上的首座大长老妙道大长老(妙道长老:民国八年生(1919)民国十七年(1928)年于蓬莱镇玉峰乡玉印寺礼崇正法师出家,1937年在文殊院受具足戒,现任文殊院首座。),长老的德行早已有所听闻,听闻长老之时,长老已是九旬开外,所以心里在想不知此次能否有缘拜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一师兄听说我要去拜望妙道老法师,遂愿和我同去接触善知识,听闻佛法。于是我们约好第二天周六前去文殊院拜望老法师!感恩善缘!
周六一早我便起了床,早课完毕(心经三遍,忏悔文三遍),吃完早饭,便乘坐地铁前往文殊禅院!在途中自己的心里还一直在祈祷善缘的降临,因为事先未告知寺院方自己要去拜望老法师,算是冒然到访,实属抱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很快便到,来到文殊禅院山门我的师兄已经先到了一步,所以我一到便和他说:“确实不好意思来迟了,让你久等了。”他说:“没关系,我也是刚到一会。”我们随即进入寺院先参拜诸佛菩萨,寺院巡礼毕!便来到客堂顶礼知客师父,向知客师父讲道我们所来之意,然后便向知客师父询问妙道老法师寮房所在之处?这时,知客师父说道:“妙道长老因身体不适,在成都市营门口第四人民医院住院,你们要拜望的话,可前去医院看望。”接着知客师父拿出电话联系薄给妙道老法师的一个徒弟普明师父打去了电话,说明等下有弟子前去看望妙道老法师。知客师父又把普明师父的电话给了我们,普明师父在电话里说道等下我们到时,可以先给他打一个电话,他出来给我们开门。我们随即向普明师父道谢,接着再次顶礼知客师父,感恩师父的帮助与联系,阿弥陀佛!
离开了文殊禅院,我们在寺院外的一处水果店买了一个果篮,准备带去看望。随即乘坐出租车来到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来到医院我们依照普明师父之前电话里给我们说的第一住院大楼三楼走了上去。来到三楼,只见有一个解锁门关着的,需要密码解锁才能进去,透过门旁的一扇玻璃,我向里面张望到,看到的是很多的老年人坐在大厅里看电视,这时我就叫我的那位师兄给普明师父打一个电话,就说我们已经到三楼了,普明师父说道马上来给我们开门。等了一下,普明师父到来了给我们开了门,我们首先向普明师父问讯,并将果篮交予他,师父说:“你们还买什么东西嘛,来就来嘛。”随即师父带我们来到了妙道老法师的病房,病房里除了老法师还有一位中年朋友和一位老年朋友同在病房。只见老法师躺在病床上,双眼闭着应该是在休息,我们随即向老法师顶礼,此时旁边还有一位护工陈师傅我们向之问好感恩他照顾老法师。
普明师父把嘴巴凑到妙道老法师耳朵旁说道:“师父,有弟子来看你了,你听得到不,他们是文殊院的义工。”可能老法师年事已高,听力有所下降了,要凑到他耳朵旁说话才行,此时我们双手合十注视着老法师慈祥慈悲的面容,我向普明师父说道:“师父,可能老法师在休息,我们就不用叫醒老法师吧,让老法师多休息。”普明师父说:“妙道老法师在病床上随时都是闭着双眼,白天也是,很少睁开眼睛。”我想长老可能是在观想,即使老法师未曾睁眼看过弟子们一眼,但是内心已经知道弟子们站在老法师身前。这就是弟子和老法师的第一缘便是老法师以这种方式开示弟子,让弟子自己参悟,我随即想到了中国道家南宗的一个祖师张紫阳真人说过一句话: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就是要寻找自己的真心,真心都无法寻觅,何谈做人?感恩老法师,以这样的方式接引吾等愚痴之人!
这时普明师父给我们讲起了老法师的故事,老法师是童真入道,修行非常精进,乃至在文革时期也未还俗,是咱们成都市为数不多文革时期未曾还俗的老法师之一,而且平时老法师都开示道要多念阿弥陀佛,多观想,多做善事等,普明师父还说道现在妙道老法师是咱们文殊院年龄最大的老法师了,以前还有净天老法师,仁永老法师等不过已经圆寂了,顶礼老法师们!我和我的师兄一直在倾听着普明师父讲,不知当时为何心无杂念?虽说不是老法师亲自开示,但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老法师所教化的弟子们也是精进修行,不忘初心。师父还讲到老法师在九十五岁之前生活还自理,不需要别人去帮助老法师,这时在旁的护工陈师傅把普明师父早上从文殊院自己弄得玉米糊拿给妙道老法师吃,陈师傅说:“师父吃早饭了哦。”他们把老法师从床上扶了起来,老法师始终闭着双眼,陈师傅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喂给老法师吃,每当勺子伸到老法师嘴边时,老法师就张开嘴大口的吃着,连吃了好几口,老法师觉得自己已经饱了。就说:“不吃了。”这是我第一次听老法师开口讲话,老法师虽已九旬开外,但是声音洪亮,让我等意想不到,此时陈师傅就说还有几口吃了,陈师傅就把勺子伸到老法师嘴边,老法师还是张开了嘴吃了进去,然后老法师说够了不吃了,但是陈师傅又将勺子伸到老法师嘴边,老法师也张嘴吃掉了。此举动作连续了好几次,老法师最终吃完了玉米糊,一直都是闭着双眼,尽管老法师说够了不吃了,但是当勺子伸到老法师嘴边时,老法师还是张嘴吃掉了,可见老法师惜福不愿浪费,这么大的年纪了修行还是如此之好,我和我的师兄在那里注视着老法师吃完了玉米糊,有感甚多,学习到的是老法师惜福的良好精神,人生处处都在学习,学习到了不要铺张浪费。感恩老法师身教的教导,后学们应当以此学习在学佛的道路上。阿弥陀佛!
老法师吃完了早饭,陈师傅和普明师父把老法师扶躺在了床上,老法师开始了休息。这时普明师父向我们说到老法师有一次摔了一跤,所以就住进了医院,有时躺在病床上给他们说:“你们把我抬去烧了嘛。”由此可见老法师是不想麻烦别人,不愿给其他人增加负担,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是菩萨!我听到此处心里都有点内疚,这就是我们的首座老法师妙道大长老啊!!!最后,我们想到已打扰老法师多时,老法师还要休息,遂决定告辞,下次再来看望,然后我们便和普明师父合了影,向老法师顶礼,向普明师父道谢,向护工陈师傅道谢感恩他的照顾,阿弥陀佛!随后我们便离开了医院。这便是首次前往拜望妙道老法师,学习到了很多,但我们未曾做到,应以此为学习之道,阿弥陀佛!
世事无常,人天眼灭!仅仅拜望完妙道老法师数月之后,老法师就西归了(四川成都文殊禅院本堂首座和尚上妙下道老和尚,于二零一五年十月六日下午度生缘尽,得大自在,安详示寂,妙道长老世寿九十七岁,僧腊八十七夏,戒腊七十八夏,祈愿老和尚莲登九品、回入娑婆、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南無阿弥陀佛),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回想起拜望老法师的时候,老法师以身示范教化于众生,虽未听到老法师的亲口开示,但是无声的开示已尽显其高僧智慧,自己慢慢领悟便会领悟到一位首座老法师的生活修行,一位首座老法师的惜福不铺张浪费,一位首座老法师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不愿麻烦别人,尽管自己已是九旬高龄也要生活自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平凡的老法师,让我感知了老法师的许多精神,虽然老法师的色身离开了我们,但是老法师的身教深深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惜福,提醒自己精进修行!最后再次向老法师顶礼三拜,祈愿老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九十七载度人生,八十七夏化众生,长老身教留世间,吾辈应当刻心间”深切缅怀成都空林堂上首座老法师——妙道老法师
蜀中弟子:妙尼缅怀
乙未年冬月三十于蜀
拜望成都昭觉堂上首座常济老法师
原来平凡非平凡,却是高僧显平凡!昭觉堂上平凡僧,常住娑婆度有情!
原来平凡非平凡,却是高僧显平凡!昭觉堂上平凡僧,常住娑婆度有情!
记得在今年的2月份我和自己的几位好朋友驾车去了一趟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准备来一次峨眉三日游,我的朋友们都不信仰佛教,去峨眉山也只是去金顶玩玩了此一游,但自己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此去峨眉是想拜望报国寺的惟清长老,但是因缘未成,未能如愿,自己则感随缘即可。但自己和朋友们在峨眉山愉悦的度过了三天,也心生欢喜之心,朝拜了普贤菩萨,最后启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都。
回到成都以后,自己在网上关注了一下峨眉山佛教网,发现了一个峨眉山非常好的优良传统,那就是每年临近春节或者是一些节日来临时,峨眉山的永寿会长就会带领一些副会长法师之类的去拜望峨眉山全山的老法师们,这些老法师们都是为本山佛教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遂自己就发一愿,决定拜望咱们成都的老法师们,我把这个发心也告诉了一个法师,他说您这发心很好,因为现在老法师的问题不常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我的一位师爷所开示的文殊五字真言里的“发心非难,难常继,常继方便,应当说。发心利他故,乐证登菩提”一样,所以说发心很重要,既然发此心,就要用真心对待!根据自己了解的咱们成都市的老法师目前为止没有多少位了,所以自己要感恩善缘!
首先自己前去拜望的是成都昭觉寺的常济长老(常济长老于民国十四年出生(1925)民国三十三(1944)年于绵阳圣水寺礼果兴上人出家,三十五年(1946)于昭觉寺受具足戒。现任昭觉寺首座。)昭觉寺是西南第一禅林,显密圆通道场,现任方丈是演法大和尚,前任方丈是清定上师(正如重庆的惟贤长老所说:清定上师是现将军身而出家,国民党的少将,这个不一般的哦!)
记得拜访常济老法师的那天上午我和两位师兄在成都文殊院做义工,我给他们说自己下午要去昭觉寺拜望常济老法师,他们一听说,甚是欢喜,决定一同前往,同听法语。当天中午我们在文殊院斋堂吃了斋饭以后就乘坐公交车前往昭觉寺,来到昭觉寺,首先参拜了诸佛菩萨,因为在拜访老法师之前,我在网上也看过老法师的照片,所以有一点印象。这时我们就询问寺院里的一些师父和居士常济老法师的寮房在何处?此时我就看到一位年迈的老居士在供香的香炉里弄着什么,所以我就上前询问这位老居士,老居士把头向我这边一望,似乎没有听清楚我说的什么?我又重复了一遍请问常济长老在吗?这时老居士看了我一眼,摆了摆手意思是不在或是不知道。这时我就只有给这位老居士说谢谢,阿弥陀佛!然后离开了这位老居士,继续在寺庙里询问其他师父或居士常继长老在否?在刚刚离开这位老居士的几分钟时间里和准备询问下一个人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突然醒悟,我顿时就开口而说:刚才那位老居士不就是常济长老吗?因为我看过照片,所以有一点印象,感觉很像,但是不确定。我的一个师兄就说要不我们问一问这里的一位师父就知道了,我就上前向近处的一位师父问到:请问师父,在香炉那里的那位老人家是不是常济长老?我便指给师父看。师父就说:正是常济长老,此时我感觉自己有一点愚痴,这样一位高僧大德站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无法认出,还认为是一位居士,看来我的智慧真是低!低!低,也说明自己在学佛的道路上还很漫长!这时,旁边的一位老婆婆说话了,她说:常济老法师那么大年龄了每天还要在寺院里耕种,和每日都要在各个殿堂门前的香炉里去徒手整理那些信众上的香,帮助插放整齐。老法师每天都是手上身上很脏的回到自己的寮房!这位老婆婆的一席话也入之我心!
这时的我才有所回神,自己今天在昭觉寺和第一位师父的见面就是我们要拜望的常济长老,这应该就是缘分吧!缘来缘去,却在眼前!阿弥陀佛,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法师,穿着俗衣在香炉里徒手把那些插歪的香摆正,不知道的人误以为是一位老居士在寺院帮忙,其实这就是常济长老,长老穿着俗衣没穿僧衣,后学的猜测是长老害怕把僧衣给弄脏了,如此可见一位老法师对三宝的尊敬!老法师的平凡!!!真是值得后学们学习敬仰。正如古人有四句话所言: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平凡的首座长老!!!
我们在远处注视着老法师,老法师把一个大殿门前的香炉弄完了又去另一个大殿门前弄,老法师在这个过程中,步履是如此的矫健,让人不敢相信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应该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但老法师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精气神十足!这时一位师父走了过来,我们便询问这位师父老法师的一些情况,这位师父是密宗的一位师父。他就给我们三位讲:“常济老法师现在是昭觉寺年龄比较大的老法师了,老法师现在可以说是我们昭觉寺全体僧众的楷模,为什么这样说喃?因为老法师每个月的衣单费都没有要,是真正的把钱财看空了的,看淡了,正如我们所说视钱财如粪土。我对钱财都还有一点留恋,老法师是一点都不留恋!你们如果不信,等下可去供养老法师,他老人家肯定不要!”当师父说完这几句话,我深知常济长老的修为是如此的好!让后学顶礼三拜!
我们遂向师父道谢,阿弥陀佛!道别了师父我们就径直向常济老法师所在的大殿香炉旁走去,因为刚才我没有把老法师给认出来,所以现在我就叫自己的师兄去给老法师问好,我们三人合十,站在老法师的身旁,我的一个师兄就说老师父您好,阿弥陀佛!这时老法师把头转向我们,我们都弯腰向老法师问讯,我也上前去,向老法师道歉,我说道:老法师,不好意思,刚才弟子没有认出您老人家,实属抱歉,阿弥陀佛!老法师微微一笑说:你们有啥子事吗?(成都人话啥子事就是什么事的意思)我就说老法师我们是专程来拜望您老人家的,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常济长老手上的活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近距离的观察才发现他老人家的手上沾满了香灰,而且常济长老是徒手在香炉里弄,我们看着都有一点心疼,问老法师您不怕把手烫伤啊?老法师说习惯了,可见老法师的定力非常人所能承受。正如虚云老和尚所云: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老法师是真的做到了。这时老法师听说我们来拜望他老人家,他就说我有啥子拜访头哦,你们要拜访去拜访大和尚方丈,去拜访我的师弟某某长老,我就说老法师您太谦虚了,这时我把我们三个人供养的一个红包拿了出来,此时老法师正在摆香,我就说老法师这是我们供养您老人家的,他转身过来一看就说:我不要,你们拿去用。看来老法师可真是印证了刚才那位师父所说的你们如果不信就拿钱去供养长老,长老肯定不要这句话,完全把钱财看淡了,所谓真实不虚!老法师拒绝了我们的供养,又继续干着自己的事情,此时我们三位只好双手合十,站在老法师的身旁,恭敬的注视着老法师,大概过去了几分钟,老法师见我们没有离开且很有诚意,老法师就转过身来,向我们开示道:要多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极乐世界,要孝顺父母,多做善事,老法师特别强调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开示期间老法师都是微笑相伴,虽说只有短短的几句开示,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影响我们余生!这几句开示真正做到实属不易,但要努力向此靠拢。
老法师开示完了,我们道谢说到阿弥陀佛,感恩老法师的开示!本想和老法师合影的,但见老法师手上和身上都有香灰,有所不便,就没有合影。此时天空飘起了毛毛雨,我们就说老法师送你回寮房,老法师说到不用了!我们就没再打扰,便和老法师道别:老法师,我们先走了,下次再来看您老人家。老法师微微一笑,向着自己的寮房走去。
我们注视着老法师回房的背影是如此的有朝气更加映射出的是老法师的平凡,不着相于钱财,有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看淡,看空不着相是老法师的本色!不注重外相,干着平凡的活却成就一个不平凡的僧人,有着不平凡的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定力成就一位首座老法师!正如南怀瑾先生生命最后所写的二字“平凡”,平凡便是伟大!平凡便是不平凡!这就是昭觉寺僧众楷模的首座老法师平凡的常济老法师!
此次拜望常济老法师,所感甚多,文字已经无法传送内心世界的所想及所感,只有再次向我们的常济老法师至以真诚的顶礼,愿常住世间,度愿众生,阿弥陀佛!
蜀中弟子:妙尼所感
乙未年冬月二十日于蓉
海纳百川 上善无相
师父的茶,味道一直在。
坐在师父对面,侍者捧上茶来。我起身合掌感恩,师父举着自己茶杯送向嘴边,茶未入口,只轻轻淡淡地两个字,“喝吧。”我坐下,举杯,慢慢品饮,那一刻,我们就单单享受这杯茶,一杯淡淡的陈年熟普。当年赵州从谂祖师那句“吃茶去”,也该是这样淡定的语气与身体语言吧。茶如人生,禅茶,该如是。
去外地大半年,当地未找到相应的大善知识,一时修学没了引领,就email去向师父叫救命。师父回复短信,慈悲给予点拨,无奈自己太过执着愚钝,没能领会真意,于是每日疑情,将自己逼拶到生不得生,死无有处的地步。回来柏林禅寺,一棒子,就被打明白了。
仍记几年前在丈室,皈依竟,我跟师父要联络方式,说会有问题要请教,师父说,“有什么问题,我和我师父(即净慧长老)这么多年,除了日常事务,没请教过问题。”回来我一直记着,随时拿出来参,如今终于明白。其实,哪有问题,又哪有问问题与解答问题之人呢?!
当然啦,理上是依法不依人,实修的时候,没有那个棒喝的人和棒子,学人自己捧着佛经跪在老佛爷像前参个试试?
平时很少听讲经,所得经卷都是我自己开卷就读,偶尔不明白的“专业术语”就去问下度娘或者查查佛学词典,但是我喜欢听师父讲经。最近我在一边听他讲,一边观。条理清晰,逻辑缜密,知见正确,幽默睿智,等等,这些自不必赘述,原来是,他讲经的语音语速语气语调,总似乎就在耳边,谆谆教诲,慈悲叮咛,不疾不徐,偶尔开个玩笑,也是恰到好处,间或讲到现代社会不善的现象,但是他会马上反观自己,经常说的就是,“啊,其实我也是这样啊,我们凡夫……”,适当调侃自己以后,就是方法论的施与。从来他都是以凡夫且正在路上的学人自居,没见他将自己与“众生”对立起来而去教育别人。
张爱玲有一段话,“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年轻时读到,我曾不以为然,现在才理解,她是因了她的谦卑而得解脱。
其实,每位师父示现给我们的相都会不同,我们要与师父感应道交,首先要自己用心体会,懂得理解师父的深意。我们来寺院,是来向僧宝求法,不是求人,不必以世俗观念和烟火气的人间情感相交,不然,真是白白浪费大好缘分。
师父的茶,味道一直在。
师父的背影
师父的步子迈得又大又稳,不疾不徐,一步跟着一步
第一次见师父,是2012年的5月中旬,恰好是初夏时节。带我过去的师兄一再跟我说,既然我真心想学佛,就应该去武昌莲溪禅寺,拜见一下师父——上印下宗法师,这位师父很有智慧,能解开人心里一切的纠结和痛苦……她说的最后这句话打动了我,我在心中暗暗揣想,这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位师父?
之前,我从未到过武昌莲溪禅寺,因此,在迈入山门的一刹那,我吃了一惊:闹市中心竟藏有一座如此清净的女众道场!
虽然我是一家装饰工程公司的领导,平时接触的人也很多,但对初次见面相对陌生的人,而且是法师,我没有轻易开口,纵然坐在方丈室内,见到想见的师父,心还是惯常地闭锁,并没有向师父袒露自己的心迹。然而,师父却慧眼如炬,欢迎我有时间常常去寺庙!机会不可失,这次一定要开口了,否则就会错过。可是,我又能说什么呢?想要倾吐的烦恼太多太多,然而能说出口的,往往就那么寥寥几句。人世的哀伤,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又怎么能以轻飘飘的言语来描述?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开口了,说得如何简短无力、轻描淡写,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师父却一直在旁边专注聆听着,脸上显现出悲悯的神色。这种悲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
此后很久,每当想起师父的慈悲,内心仍会被触动。身为一座名刹的住持,师父一定是听惯了各种各样的苦,众生的苦,我的烦恼远不是其中最深最烈,可是,师父还是很专注地聆听着。临走的时候,师父嘱咐我要诵读《金刚经》和《心经》,并以此功德来做回向。师父说,当诵读一千遍以后,心事自然也就放下了。
三个月后,农历七月半,佛的欢喜日,武昌莲溪禅寺结夏安居圆满,即将举行盛大的盂兰盆法会。我决定一个人前往。生平第一次参加法会,诵经、绕佛,聆听师父开示,听闻佛法,所有这一切,虽都是初次经历,但却是那么熟悉,香烟袅袅处,梵音入耳时,恍如隔世。
我曾经也有机缘听闻一些法师讲经,可能自己根基太浅,一场经听下来,总感觉玄之又玄,云遮雾绕,不明所以。但师父讲法,却能深入浅出,看似深邃难懂的佛理,刹那间变得活泼泼,如春山溪流,潋滟生动。师父就有这个本事,几乎很少引经据典,但说的每一句话,又不脱离经典。打个譬喻,经典若是盐,师父则将其融入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但凡日常生活细微之处,每一涓滴,无不折射佛法的光辉。但这种折射,并不是以耀眼的方式呈现,更多的时候,看上去了无痕迹,令人浑然不觉,如同这盐与水的渗透交融。
感恩三宝加持啊!感恩师父!!!
当我退休后发心到莲溪禅寺做义工,已是一年以后。触目所见,殿宇森森,宝刹庄严。倾耳所闻,晨钟暮鼓,梵音清越;四方信众接踵而来,佛号声声,山寺已成人间净土。我深知,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栋一梁,无不凝结师父坚毅不拔的行持、含辛茹苦的心血。
为了坚守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重振伽蓝,弘法利生,师父轻易一抛,就是近三十载的岁月和年华。这一路跋涉而来,师父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莲溪禅寺是一座不卖门票的寺院。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以及郁郁葱葱的园林景观令许多人慕名而来。师父曾经说过,寺院就是要向一切有缘众生开放,只要心中有佛,谁都可以进来。
我曾经亲眼目睹,不知有多少人,带着一腔愁苦,满心的纠结,来找师父,等到走的时候,俨然变了一个人,宛如重生。随着在寺院熏习日久,我也愈来愈深地体会到,师父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浓荫如冠,荫蔽一切有缘众生,而我何其幸运,也是这树下被庇护的草木。
曾经有个师兄告诉我,师父走路的样子很好看。那天,我仔细端详师父的背影,发现师父的步子迈得又大又稳,不疾不徐,一步跟着一步,长长僧袍的下摆便会随着脚步的起落,轻微跌宕起伏,显出一股端庄飘逸如同风行水上。难怪师兄会赞叹。其实何止是走路,任何时候看到师父,她身上的那一袭僧袍,总是干干净净,潇潇洒洒,师父的笑容也总是那么温暖、慈悲,让人看了,心里透透亮亮,生出无限的欢喜。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形容师父,我只能说,师父是一位真正的出家人。她一生只在做两件事,一是建寺,一是弘法。寺庙让我们在滚滚红尘当中,有了一处身心可以栖止的清凉地;而弘法,却是在我们的内心,建立起信仰的殿堂,于此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从此结束精神上漫长的颠沛流离、漂泊无根之苦。(文/心圆)
- 下期预告
佛陀的足迹 朝圣印度佛教圣地
栏目介绍
- 轻松的交往,静默的分享,以法相见,由佛口生。打破冷漠和孤立,传递理解和友爱,我们在生命的洪流中一同流淌。与善同行,与心对话,在大公佛教一道撑起荫凉,安享清凉的流注和纯净的喜悦。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 第 1 期
- 惟有袈裟披肩难,看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尘缘?
大公出品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林学飞
扫一扫关注更多大公佛教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