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孤身西行五万里,历时十余年遍学佛教大小乘各种学说,取回真经。归国后著《大唐西域记》,并与弟子翻译佛典75部、1335卷。他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大家,是中印交流的友好使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同时玄奘西行之路,也是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重要谈话中,特别提及玄奘大师;尤其是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习主席亲自前往西安陪同参观玄奘译经道场,登上大雁塔,听取玄奘大师的故事。
玄奘故居南约800米处为西原墓地,是玄奘父母合葬之地。墓冢呈覆釜形,直径约5米,高约3米。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玄奘陪唐高宗李治住在洛阳,顺便探亲访故。寻得父母坟茔所在后,他亲自祭扫,收捧遗骨,改葬西原。
玄奘抵达蜀地之时,发现整个成都道场大开,各地名僧云集,心下十分高兴。遂与兄长“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因为超群出众的才学,一时间兄弟二人声名远播。
玄奘孤身一人行走在茫茫沙海之中,水袋失手打落,水源告罄,又加上迷路,遂欲东归第四烽寻求帮助。但想到自己西行取经的誓言,又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又振作精神,掉转马头,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继续西行。
在游历中,玄奘遇见一尊十分灵验的观世音菩萨像,便许下三个愿望——学成平安归国、往生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修行可成佛,当时瑞相纷呈,所奉香花住菩萨手、臂、颈项,“既满所求欢喜无量”。
在曲女城大会中,五印度中有十八国王、谙知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余人、那烂陀寺千余僧都到此集会,场面极为盛大,玄奘为论主,升座后阐扬大乘宗旨,遍告大众“若其问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断首相谢。”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正式启程归国,并重礼圣迹,而戒日王等不仅派官员护送,还修书嘱咐各国国王护持玄奘。
三月初一,玄奘法师到长安弘福寺作翻译的准备,到了六月,征选了谙解大小乘经论的证义大德十二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和笔受、书手、所司、供料等人,操贝叶,开演梵文,到了第二年,玄奘开始组织翻译《瑜伽师地论》。
太子李治为了纪念早逝的母亲,兴建了大慈恩寺,共有房舍1897间,恭迎大师居此译经,玄奘分秒必争地译经,还要念经拜佛,每天三更才睡,五更便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计划次日的工作。每日斋后和黄昏二时,还为大众宣讲新译的经论,或为本寺弟子和各地学僧辨难释疑。为了安置经像,修建了大雁塔。
二月五日,弟子普光等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说:“得生。”不久便圆寂了,四月十四日,朝廷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起初葬在白鹿原,后来迁至樊川北原,并兴建兴教寺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