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X档案:被两次逼婚的高僧

\
鸠摩罗什大师像(资料图)

  文/释龙相

  汉地的佛教徒,和鸠摩罗什没有交集的,恐怕一个也没有。你作为一个汉人,一个佛教徒,这辈子《金刚经》、《阿弥陀经》念过吧?《维摩诘经》念过吧?《妙法莲华经》念过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即使没看过,书名总也是如雷贯耳吧?这些全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经论中的,一部分。咱们汉传佛教的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成实宗、禅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很多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鸠摩罗什的译作,其在汉地的影响力,大概只有玄奘可以比,甚至可以说,比玄奘的受众范围更广。毕竟,现在这里佛教市场份额占得最大的恐怕就是“阿弥陀佛”,而对玄奘留下的东西,绝大多数老百姓——甚至很多基层“佛教徒”——最多也就是念念通行本的《心经》,更高大上的那些,普罗大众是很少会去翻的,我们感兴趣的是“唐僧”、“御弟哥哥”,还有《西游记》。

  鸠摩罗什名列中国四大译经师之首。四大译经师到底是哪四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另一种则是把不空换成义净。但无论如何,鸠摩罗什始终位居第一。他的佛学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简直就不用我再废话了。我们这里要说的,主要是他苦逼的一生。

  我有时候会幻想,同样是一个僧人,如果我站在鸠摩罗什的立场,面临那样的苦难,我会怎么样?我大概会选择早点去见佛祖。而鸠摩罗什忍下来了。他不仅能忍下来,而且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绕不开的一座丰碑,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等我写完了,你就知道了。

  和所有的天才一样,鸠摩罗什从小就令本人这样的低智商黯然失色。甚至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他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可思议之处:他母亲怀他期间,无师自通,突然就会说梵语。而生出他来之后,这个功能就又莫名消失了。所以当时就有高人向他母亲指出:你怀的这孩子肯定是个天才儿童。

  关于鸠摩罗什的母亲,这里必须先浓墨重彩地写一笔。她的故事是一个特别好的电影大片题材,是一部爱情加奇幻的悲喜剧,拍出来的卖座率肯定超过什么《大话西游》。同时,他母亲和他父亲的往事,也在鸠摩罗什“僧涯”最大的挫折中起到过关键作用。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她哥哥是龟兹王白纯(在位时间349年到382年,相当于东晋年间),她本人的名字叫耆婆。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是天竺某国的宰相(相当于这个官吧)之子。鸠摩炎本来应该世袭父亲的官位,但他对这个没兴趣,很潇洒地出家为僧,去云游四海。不曾想,云游到龟兹,被耆婆公主一眼相中(口味真奇特,大概鸠摩炎长得很帅?),死活非要嫁给他。对一个僧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被异性爱上更倒霉的事了,鸠摩炎当然不肯,但人家是公主,她哥哥是国王,你不肯又能怎么样,有的是办法让你肯。所以,鸠摩炎就成了龟兹的驸马,从此和公主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吗?

  不!不是这样的。

  据《高僧传》的记载,耆婆公主智商肯定超过180,看什么书都过目成诵,而且身上长有红痣,按相术来说,肯定要生天才儿子,所以西域各国都来提亲。可是她一个王子也看不上,就看上了鸠摩炎,强迫人家还俗结婚。这可以说是典型的公主脾气。但生了鸠摩罗什之后,不知怎么的,她的公主脾气又突然向反方向发作了,她宣布:“我要出家!”鸠摩炎当然不同意:你在玩我吗?!

  丈夫不同意,妻子是不能出家的,公主也一样,所以她就耗着。后来有一次她出城游玩,看见荒冢间枯骨累累,对生死之苦的感悟又深了一层,于是发誓:“这回一定要出家!”丈夫不同意怎么办?绝食!绝食六天六夜。鸠摩炎实在是扛不住了,小老百姓的老婆,饿死就饿死吧,可万一公主饿死了,他还有命吗?一咬牙,同意了。耆婆公主不放心,不给我落发我还是坚持不吃饭!于是赶紧又找人来给她剃度。不仅她自己出家,她还带着七岁的鸠摩罗什一起出家。出家以后怎么样呢?呵呵,人家轻轻松松,证到初果。初果是什么概念?就是从此超凡入圣,跟我们凡夫再也不是一个档次。

  作为圣人的耆婆公主,不,耆婆圣僧,带着儿子鸠摩罗什到处学习。至于幼年的鸠摩罗什能日诵万言之类的事情就不必多说了,从遗传的角度这一点也不奇怪。后来耆婆带着儿子往西度过印度河到了罽宾国,拜罽宾国王的弟弟、法师槃头达多为师,学习《中阿含》、《长阿含》等小乘经典,又在王宫用辩论折服外道,声名大振。十二岁以后,鸠摩罗什又被大乘高僧须利耶苏摩折服,改宗大乘,受学《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

  十二岁,鸠摩罗什的人生中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一年,他母亲带他到了月氏山,遇到一位阿罗汉。阿罗汉看到鸠摩罗什以后,对他母亲说:“这孩子如果到三十五岁没破戒,就会大宏佛法,度无数人,就像当年的优波掘多尊者一样(优波掘多,禅宗尊他为西天第四祖,以度人无数闻名),但如果破戒,那就什么也干不了,最多做个很有才学的法师。”这段话,就引发了鸠摩罗什生平的一个最大谜案,也就是:他后来到底破戒没有?如果破戒,是在几岁?

  但这里还是先说回耆婆。耆婆后来带着鸠摩罗什在西域地图上转了一大圈以后回到龟兹,在鸠摩罗什年满二十岁的时候,耆婆又准备去印度。她向哥哥白纯王辞行,并预言说,龟兹很快就要完了。临走之前,她问了鸠摩罗什一个问题,她说:“大乘教法应该在震旦(即指中国)得到弘扬,这只有靠你。但你去那里弘法,对自身没什么好处,你要怎么办?”《高僧传》中记载,鸠摩罗什此时说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来回答母亲,他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这意思就是说,大乘菩萨们为了利益众生是不会顾及自己的,如果大乘佛法能够因为我而传到中国,令那里的人得到开化,那我就算是死,也绝没有遗憾!这个回答可谓震烁古今。但鸠摩罗什当时可能根本就没想到,他将为这句话付出了多大代价。

  耆婆得到儿子的回答后,即只身去了天竺,到天竺时,就证到了三果圣位——这个境界离阿罗汉也不太远了。史书上对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未再提及,更没记载他对自己那位伟大的前妻作何感想。如果有人问他感想,恐怕他会无语凝噎、泪流满面吧。鸠摩炎被迫还俗又被迫离婚,他个人苦逼的牺牲造就了两位圣僧,这笔账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反正是没人算得清了。

  出身高贵的天才少年鸠摩罗什,自从在罽宾国王宫和外道辩论并一战成名后,就此走上了求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康庄大道,这些年也可能是他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这期间,鸠摩罗什做的最被后世传为美谈的事,就是他折服了自己的老师槃头达多,让他改宗大乘。

  当时鸠摩罗什在西域已经名声大噪,槃头达多听说以后感到很莫名其妙,就亲自大老远的从罽宾跑到龟兹,来跟学生进行“学术讨论”。鸠摩罗什对老师宣讲了大乘《德女问经》。大乘的思想,本来老师槃头达多和弟子鸠摩罗什都是不信的,因为大乘经说空说假,和小乘经讲的诸法实有完全不同,而此时鸠摩罗什居然给他讲大乘经,槃头达多根本不能接受。但好歹也是有德高僧嘛,不能掀桌子吧?还是要表现涵养吧?于是他就给鸠摩罗什讲故事,说你啊,说这些干嘛啊,啥空啊空的,多可怕啊,你听我给你说个故事呗!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脑袋有病,极度偏执,要求给他纺线的师傅纺很细很细的线。纺线师傅尽了最大努力,把线弄到极细极细,那人还不满意。最后师傅大怒,指着空气说:“这就是细线了!”偏执狂问:“那我咋看不见呢?”师傅说:“这线太细啦,我这么好的工匠尚且看不到,你哪儿能看得到?”偏执狂就大喜,付钱拿着空气走了。小乘的法师是很擅长讲譬喻讲故事的。老师说这故事啥意思呢?意思就是:你鸠摩罗什跟这个纺线工一样,受着别人的供养,实际却什么也拿不出来,拿出来的就是个“空“!更难听的话没说出口——你不就是一骗子吗?!鸠摩罗什被老师讽刺,很耐心,不放弃,足足跟老师解释了一个多月,槃头达多这才相信大乘所说的空假是真的有道理。于是,槃头达多做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他反过来拜鸠摩罗什为师,并且说了一句名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这个故事可谓流芳百世,但我插句题外话:槃头达多老师讲的那个纺线的故事,怎么就越看越跟《皇帝的新衣》有关系?搞文学研究的人还真可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从这件事以后,鸠摩罗什的名声就更不得了了,西域诸王都以极度的虔诚来礼敬他,甚至他每年讲法,来听讲的国王们都会跪下来,拿自己的身子当人梯,让鸠摩罗什踩着坐上法座。

  如果生活永远这么美好下去,可能鸠摩罗什也就是西域历史上一位传说中的高僧,和中国没什么关系,我们今天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圣人之一来尊敬了。

  所谓人怕出名,青年英俊的鸠摩罗什,因为声名太大,终于遭遇了他生命中的滑铁卢。

  因为,他被一个惹不起的人看中了,这个人,就是前秦皇帝苻坚。我们一般人对苻坚的了解,最多也就是淝水之战和“草木皆兵”,好像他很脓包的样子。其实苻坚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他非常重视人才、爱惜人才。

  当时,龟兹王的弟弟白震想要谋反,推翻白纯。于是他就和前部王一起到苻坚那里朝见,想搞里应外合。到公元377年,太史报告苻坚,说天象显示会有外国的大德智人出现来辅佐他。苻坚这个人特别爱才,当时他最倾慕的高僧有两位,一位是龟兹的鸠摩罗什,一位就是襄阳的道安大师,于是他认为,莫非连老天都在帮他得到这两位高人?实际上,后来道安大师跟了苻坚以后,也多次在苻坚面前推荐鸠摩罗什。可以说,苻坚这辈子都想得到鸠摩罗什。

  终于,公元382年,苻坚开始行动了。他派遣大将军吕光帅兵七万,西伐龟兹,并且在吕光临行之前,苻坚还殷切嘱咐,说自己不是贪龟兹那块地,纯粹是爱惜鸠摩罗什这个人才,让吕光一获得鸠摩罗什就赶紧给他送来。这话说得也未免太欲盖弥彰,实际上作为一个帝王,征服西域才是他的根本目的,但鸠摩罗什作为附属品,当然也是必须的。

  于是,吕光就带着大军开拔了。

  到384年,龟兹被吕光攻破,《晋书》上说,龟兹王白纯携珍宝逃走,《高僧传》则说白纯被吕光杀了,吕光又立白震为新的龟兹王。总之,随着舅舅白纯的失败,鸠摩罗什家破人亡,变成了吕光的阶下囚。

  吕光此人是一个非常骁勇善战的将才,精通兵法谋略,但《晋书》也记载,这人不爱读书,所以他只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是文化人。没文化,他怎么能欣赏鸠摩罗什?苻坚只让他带回鸠摩罗什,又没叮嘱他不许对鸠摩罗什干嘛干嘛,而鸠摩罗什名气这么大,年纪又这么轻,现在落到了自己手里,吕光会放弃这个娱乐的好机会吗?于是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拿鸠摩罗什开心。

  很快,他就想出了一个非常恶俗变态的节目:

  “鸠摩罗什法师,你娶个媳妇吧!”

  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吗?在不是很多年以前,大批僧人被赶出寺院的时候,逼他们放弃宗教身份的手段,最奏效也最恶毒的一招不就是千方百计给他们塞个老婆吗?所以,这种事,根本就不稀奇,千百年来,有权有势者想虐待僧人,思路都是一样下流的。不过,对吕光强迫鸠摩罗什娶妻这件事,我有个朋友还有更独到的见解。他说,鸠摩罗什的父亲如果长得不美好,耆婆公主也不会非要嫁给他,耆婆作为公主,想必也十分貌美,所以,鸠摩罗什的基因必定非常出色,再加既有名又年轻,粗人吕光一看到这样名震西域的小帅哥现在落到任自己宰割的田地,当然会想虐待他啊!这根本就是一种变态的性心理嘛!对这个说法,我也觉得很赞同!

  吕光逼迫鸠摩罗什结婚,鸠摩罗什当然拒绝,苦苦哀求,坚决不接受。而吕光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他的上诉全部驳回了,他说:“你的道德不能高过你爹!”估计鸠摩罗什听到这句话时,真要悲愤欲死:这叫什么逻辑?!这叫什么伦理?!所以我前面就说了,鸠摩罗什的悲剧和他的父母有很大关系:如果他爸爸当初没有扛不住压力还俗娶他妈妈,吕光到此时也就拿不出这么一个乍听很有理、实则是狗屁的借口。当然,即使没有这个借口,吕光也还会想出其他招数,只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现成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吕光把鸠摩罗什灌醉,然后和一个美女一起关进了小黑屋。僧人的戒律是禁止喝酒更禁止女色的,吕光可算得无所不用其极。他给鸠摩罗什安排的妻子,是白震的女儿,也就是鸠摩罗什的表妹。被灌醉后和表妹一起被反锁在屋里的鸠摩罗什,最终屈服了。当然,如果他不屈服,下场想必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

  对这件事,后世评价不一。有道德圣斗士认为,不管怎么说,破戒就是破戒,鸠摩罗什的节操有污点,他本应该自杀护戒!也有人认为,人嘛,到了这个时候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太苛求了。

  但,我完全不苟同这两派看法。鸠摩罗什最终选择忍辱屈从,的确是因为他不肯死。他为什么不肯死?我们回忆一下前文,当母亲耆婆劝他弘化中国的时候,鸠摩罗什说了什么?他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为了把他发誓弘扬的大乘佛法播撒到中国去,他就一定要活着,再屈辱也要活下去!

  这,就是他实践的菩萨行。

责任编辑:王冠

热闻

  • 图片
<<>>
22

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六

壬辰年 壬子月 丁巳日